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语言与传播"丛书是新世纪以来展示我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成果的一个窗口,也是语言生活研究的重要成果。全套丛书可以分为理论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研究,语言生活现象研究,语言应用专论等七个方面,记录了我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经验,具有一定的探索创新性和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要真正重视并深入开展"文革语言"研究,首先需要解决对其意义和价值的认识问题。"文革语言"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汉语语言学本身而言,无论从共时还是历时的角度,"文革语言"研究都是一个非常值得认真研究的领域,并且为现代汉语研究增添许多新的内容。二是对社会语言学而言,"文革语言"研究也有相当的促进作用,甚至"文革语言"本身的很多内容也都可以归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之中。三是对"文革学"及"文革史"而言,"文革语言"研究理应成为其重要的内容之一,甚至可以构成隶属于前者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3.
在"语言学概论"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问题是传统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所不能解决的,这就要求我们寻求其他的解决方法。本文试运用原型范畴理论来解释汉语词类划分和外来词种类划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说明"语言学概论"教学中应当扩大我们的研究视野,引入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构建新的理论框架,使语言的分析进一步走上精密化、科学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语言学视域中的哲学问题——谈后语言哲学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部分学者的努力下,西方语言哲学在国内语言学研究中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探索后语言哲学的方向和发展等问题,正成为国内语言学界研究语言哲学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从语言学涉入哲学"这一思路对语言学研究方向注入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问题探讨——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从"课程地位与培养目标定位"、"师资"、"教法和教学手段"、"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与衔接"、"教材与课程体系"五个方面探讨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的问题,认为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任课教师的自身建设。语言学概论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修养和语言分析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任课教师应立足于此,用普通语言学的眼光来处理与现代汉语课程重合的语言结构知识的讲授,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用鲜活、生动的语言材料来通俗地说明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6.
先秦时期语言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语言研究尚无独特的方法,更无专门的研究成果。但是先秦时期仍有不自觉的语言研究,有不自觉的研究成果,这就是《尔雅》以及体现在《尔雅》中的语言学思想:一、《尔雅》用先秦时期的共同语──雅言解释各地方言和古语词,体现出"名实相符"的语言学思想。二、《尔雅》首创按词的意义类别编排词汇的体例,形成了后世的"雅学"。三、《尔雅》为后世辞书释义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方光焘语言学论文集》不仅有着对现代语言学理论的某些重要学说精准的把握和恰当的评价,更为重要的是,其体现出来的语言学思想中包含着方先生基于对各种理论的融会贯通而形成的一系列超前于同时代学者的汉语研究观念。因而,加强对方先生等前辈学者语言学思想及汉语研究观的探讨,不仅有利于客观地评价中国的理论语言学史,对我们今天科学地展开汉语研究尤其是汉语语法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启发价值。文章从"历时和共时的相互关系"、"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及相互联系"、"‘广义形态’论"三个方面对方光焘先生的语言学思想展开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批评应用语言学是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不同于传统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式,其倡导的批评性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正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批评语言教育、语言测试两个方面对我国外语教育与研究的富于启示.  相似文献   

9.
彭凤 《东方论坛》2011,(2):64-69
受结构主义视角和方法的局限,古今维吾尔语言后缀为"sⅠz"的词语之间的对比研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浑沌语言文化学为这一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同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维吾尔语言文化的研究打开了新的一扇窗,这是语言文化研究深入到词汇结构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语言学质疑──与申小龙同志商榷方文惠当代科学发展趋势是各学科互相交叉,形成了许多边缘的、内容相互渗透的新学科,也就是从微观的分析走向宏观的综合研究。就语言学而论,人们已经打破了索绪尔当年提出的"在语言本身之中研究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语言"[1]...  相似文献   

11.
语言学与哲学的渊源已久,两者不能完全割裂开来。一方面,语言学为哲学服务,另一方面,哲学思想推动语言研究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发生“语言转向”,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泛语言哲学的研究态势。尽管“语言哲学”这个术语包含着不同的含义,但还是应分为“语言学哲学”和“哲学语言学”两大类。哲学需要研究语言来解决哲学问题,语言学同样需要进行哲学性思考,两者互为影响并促进各自的发展。随着语言学家对语言哲学思考的逐步加深,哲学语言学正在使语言学进入前所未有的哲学境界。  相似文献   

12.
对方法和方法论原则的高度重视,是20世纪语言学的一个特色。方光焘非常重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原则,作为方门弟子王希杰秉承这一治学传统,运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和方法论原则处理丰富复杂的语言学语料,建构了“三一语言学”理论体系。其方法论原则是:简单性原则、语言与言语区分原则、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原则、三一语言学是方法论之学。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大学生英汉笔译语料库,从对比语料库语言学视角出发,考察英语被动式对应的汉语译文中存在的典型学习者①特点。研究表明,学习者译文中存在大量"被"字句、译文类型单调、过于"忠实"原文等特征。这些特征与英汉语言差异、"源语透过效应"、学习者自身语言能力的局限有关。研究结果对深入了解学习者习得英语被动式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语料库语言学以真实的语言数据为研究对象,从宏观的角度对大量的语言事实进行分析,从中寻找语言使用的规律。以语料库基于频数的研究、二语习得中的“注意假设”为出发点,从理论上论证将语料库应用于外语教学的可行性。外语学习的途径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针对这个方面,从理论的角度阐述语料库基于频数的研究以及影响注意的因素,并结合实例探讨了如何利用语料库基于频数的研究对注意产生的影响,实现对外语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语码转换是两种或多种语言变体的转换,它既是语言现象,也是文化现象。近年来,语码转换在语言界受到了多方关注,语言学家们从句法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会话分析等多维视角来研究语码转换。如果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来看,语码转换句法简单,社会功能丰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作为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主要代表,维特根斯坦在其后期思想中认为语法研究是探索哲学本质的唯一途径,是哲学研究的核心。维特根斯坦从哲学的意义上使用"深层语法"这一概念,认为"深层语法"是对出现于语言实际运用中的语言形式进行内在的分析,是对语言的实际使用进行的描述。他指出只有通过以生活方式为基础的深层语法分析才能消除哲学困惑,匡正人们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任何语言都需要有双元音,任何双元音都有形成机制。任何机制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满语的双元音形成机制的共性是动与静、前位与后位的辩证运动;其个性是i和o对所有单元音的后位选择。从语言哲学上探讨其机制形成的规律,深入揭示满语双元音的形成逻辑,对深化满语基本理论的研究,对双元音主要问题的探索,对语言学某些问题的发思,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X比N还N”句式是现代汉语中一种超常规组合的“比”字句,经常出现在口语和文艺作品中。本文通过考察格式中“前N”与“后N”语义表达上的差异和进入本句式的语义条件限制,并结合认知语言学,分析、探索这一句式。  相似文献   

19.
流行语"XX门"的频繁使用不仅是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而且对汉语语言体系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对"XX门"族词全景式的语言学解读,系统了解其构词特点、句法功能、语义演变的认知机制及其语法化倾向,为接触语言学和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提供更充实的语料。  相似文献   

20.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活动,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空间隐喻是认知隐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很多抽象概念构建的基础。汉语中表示空间的"上"和"下"与英语中相对应的"up"和"down"的隐喻拓展意义对比分析揭示了英汉两种语言空间隐喻在认知模式上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