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篇连贯并不一定要依靠表层/显性衔接手段,而主要是靠心智上的连贯性取得,即必须从认知角度来分析。在Fillmore的框架理论的基础之上,探讨构建认知框架这一深层/隐性衔接手段如何作用于语篇连贯性的生成与建立。  相似文献   

2.
连贯是篇章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表层的衔接手段并非是语篇连贯实现的必要条件。语篇连贯的实现在很多情况下还依赖于人类的心智体验并受到深层的认知模式的影响和制约。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语篇,其连贯的实现大多需要受到非语言因素的支持。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一些理论如ICM、概念隐喻及当前语篇空间理论,来分析中英文诗歌语篇连贯的构建及解读。  相似文献   

3.
词汇衔接与语篇中词汇项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关,是衔接的一种主要方式。近年来,许多语言学家认为转喻是人类认知的重要方式,语言本质上是转喻的,所以我们认为转喻也可以用来解释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本文将以当代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从语篇的层面上用转喻来对词汇衔接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4.
论认知语言学视域下汉英语篇翻译连贯性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涉及的两种语言反映了各自的现实世界与认知方式,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间认知世界差异造成了可译性限度和目标读者的认知盲点。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可将翻译语篇生成过程视为把原语语篇下心智连贯转化为具有相似心智连贯的译语语篇的过程。在汉译英生成英语译文的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汉英两种语言在语篇连贯性表征上的异同,预测分析目标英语读者解读译文时的认知世界知识,根据忠实性原则,实施相关的、一致的表征补偿,从而恰当建构基于原文连贯的译文语篇连贯性。  相似文献   

5.
转喻与回指现象的整合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现代语言学认为,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内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概念实体提供心理可及,它对名词回指现象有一定的解释力。基于理想化认知模型、凸显原则以及语篇转喻模型可以建立回指的转喻认知模型,运用这一模型对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中的名词回指进行认知阐释,能清楚地揭示名词回指语与先行项之间的认知转喻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转喻思维,加深对名词回指以及语篇衔接与连贯的理解,对学生语篇理解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语境理论是用来研究语篇连贯的有效手段.新的认知语境理论具有较完整的理论框架从而从方法论角度使为其分析语篇连贯性成为可能,它结合了关联理论的语境观与认知模式理论中的有益思想,这就必将为研究语篇连贯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在信息传递中,使读者或听者在一个立体的结构里探寻语篇的连贯,从而达到理解语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语境理论是用来研究语篇连贯的有效手段。新的认知语境理论具有较完整的理论框架从而从方法论角度使为其分析语篇连贯性成为可能,它结合了关联理论的语境观与认知模式理论中的有益思想,这就必将为研究语篇连贯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在信息传递中,使读者或听者在一个立体的结构里探寻语篇的连贯,从而达到理解语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隐喻与转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机制,语篇的生成和理解离不开这两种认知机制.从隐喻、转喻结合的角度研究语篇,不仅可以揭示隐转喻的功能,还可以更好地阐释语篇信息的发展、语篇组织机制和语篇的衔接、连贯性,也能进一步丰富语篇研究的内容,扩大语篇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原文连贯的认知与译文连贯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认知的角度看 ,译者的认知构建意识与译文语篇的连贯性有着直接的关系 ,译者的认知构建意识与能力在译文语篇连贯中有多种体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翻译即是以译文语篇呈现原文语篇.连贯性是语篇的根本特性之一,所以译文语篇应具有对等的连贯性.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以语篇为翻译单位的翻译实践中,从文化角度出发,借助语篇分析的连贯理论,探讨译文对译文读者是否连贯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根据陈平(1987)关于回指的分类,零形回指(zero anaphora)是其中一类。它指的是无回指语的回指。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就可以从转喻的角度探析英语语篇中的零形回指。本文将从四方面讨论:(1)零形回指概述;(2)构建转喻的语篇模式;(3)零形回指的转喻研究与理论与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2.
衔接理论从语言表层功能研究语篇的连贯,ICM理论从认知基础角度研究语篇的连贯,所以两者的相互结合可以为连贯研究提供一条通过现象看本质的途径。目前ICM理论已被广泛用于分析"语篇理解"中的连贯问题,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将ICM理论创新性地应用于研究"语篇翻译"中的连贯问题,并突破性地吸纳认知语言学原本否定的"衔接"手段,便有望开拓一条"现象-本质-现象"的辩证的翻译认知途径。  相似文献   

13.
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人们的一种认知思维方式,它基于人们的身体体验,触发人们的联想认知,使人们能够通过相关联的它事物来对该事物进行概念化。转喻在某种程度上是构成语篇的主要成分,它渗透于语篇的各个层面。概念功能是所有语言的基本功能,该功能在语言中得到体现是与说话者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认知世界的程度密切相关的。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为基础,从及物性和语态两个方面研究转喻在语言结构和语篇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概念功能,可以丰富语篇转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语篇连贯的主观性是言语交际中通过交际主体心智或心理表征建构起来的连贯性所体现出来的立场、态度、感情、意向等主观意识.它对语篇的连贯性具有构建作用,主要体现在:语篇连贯的"自我"印记与"意向"印记.因此,理解与把握这种主观性,是研究语篇连贯性的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语篇连贯性的角度看,连贯的语篇是按照人们的一般认知习惯、遵循普遍认知模式的语篇,因此决定语篇连贯性的因素不完全是衔接方式,还要看语篇是否依循了人的认知行为模式。以美国纯爱小说作家NicholasSparks的作品Dear John中的片段为例,分析其语篇衔接和信息结构。  相似文献   

16.
在认知语言学视野中,转喻由一种普通的修辞格提升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由此引发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转喻的关注,转喻功能的探讨成为研究的热点。从宏观层面来看,文章认为转喻不仅具有较强的修辞功能和语言学功能,更具有强大的认知功能、语用功能和语篇功能。  相似文献   

17.
英语阅读理解中建立篇章连贯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词汇语法衔接、结构衔接、语域一致、语类结构一致综合作用决定语篇连贯;语篇是受话者和读者视为连贯的意义完整的话语;英语阅读理解中要综合运用语法词汇衔接策略、主位推进策略、语域一致策略和语类结构一致策略,综合分析“语篇特征”,才能建立篇章的表层衔接和深层连贯。一方面,上述策略可以帮助交际双方完成交际目的,构建语篇连贯性;另一方面,对篇章知识的充分认知既有利于分析、解读和欣赏其他语篇,又有利于深化篇章分析理论,并进而为篇章生产构建一定的理论与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语域对语篇连贯的构建起重要的作用。语域连贯性是保持语篇连贯的基础。在对语域及连贯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分别从语场、语旨、语式三个方面探讨了它们与语篇连贯的关系。其研究意义在于突破传统的基于语篇词汇、句法等表层结构的研究,探讨建构语篇连贯研究的深层内在机制问题,为语篇连贯研究的深化注入了多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对有关衔接和连贯的理论进行了评述,认为衔接并不能保证语篇的连贯,缺乏衔接手段的连贯语篇必然存在着隐性的衔接机制。基于此,本文运用ICM理论中的隐喻和转喻图式作为隐性衔接机制对诗歌语篇进行解释,为缺乏衔接手段的连贯诗篇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证明理想化认知模型对诗篇的连贯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20.
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是语篇研究的核心。传统研究仅从分析语篇的衔接手段入手来论述语篇的连贯性,注重分析语篇实际行文中的语法和词语,忽视了交际主体的主观因素和认知作用。本文分析了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对语篇连贯的认知作用和意义。语篇连贯的生成和理解是基于语篇实体的动态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语境支配着意义的交流,同时也是实现意义的非语言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