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化观照下的英汉数字崇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是一种语言符号,更是一种社会符号,一种文化符号。它鲜明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心理、传统与特色。数字崇拜对于英汉民族来说具有普遍的社会文化背景,主要表现为数字物教和数字禁忌。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文化交流活动,即从一种语言符号到另一种语言符号的转换活动。本文从两个方面阐述了翻译过程改写现象的必然,一是英汉语言结构的不同决定了翻译过程中改写现象;二是英汉语言所在不同文化系统间的差异决定了翻译过程中改写现象。文化因素对翻译活动影响决定了翻译改写的性质,在翻译实践中,改写是经常出现的,有时贯穿整个翻译过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3.
副语言符号的汉英互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达到相当高程度文化交流的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非语言交际同语言交际一样在翻译这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副语言符号又称辅助性语言符号,它是文化翻译中的难点,本文简述了副语言及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汉英互译过程中副语言符号的笔译原则.  相似文献   

4.
社会符号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所使用的各种符号系统的一门学科.从符号学理论角度来看,翻译本质上是两种符号系统的转换;广告是对社会的反映,它是由依附于特定文化的符号组成,对广告翻译进行符号学分析,译者应当重视文化因素.本文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分析了商品广告跨文化翻译的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于如何翻译语言符号中的文化信息这一问题,从符号学角度进行了例证分析。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体系本质上的差异,翻译过程中语言符号的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不可能完全传达出来,我们必须有所选择地优先传达符号的某层意义。言内翻译多见诸于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所体现出来的意义的翻译;指称翻译紧紧抓住符号与其所指进行翻译;语用翻译则突出语言符号的使用者与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文化因素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它不仅是不同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而且也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所选取的翻译策略永远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本文从语言、文化和翻译的关系入手,探讨影响和制约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做出的各种策略选择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它不但是不同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而且也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所选取的翻译策略永远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本文从语言、文化和翻译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影响和制约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做出的各种策略选择的文化因素,这对于揭示翻译活动的规律和丰富翻译理论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谚语是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的语言符号。谚语的英汉互译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转换,还涉及到文化的转换。本质上看,翻译是一种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的广义的文化翻译。归化和异化是文化翻译中的两个重要的概念和处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具体策略。本文就这两策略进了分析和探索,以便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形式,从一开始便嵌入了政治的符号,并在一定程度上受政治的影响与制约。当前,翻译界已经逐渐意识到翻译活动并不是纯粹的语言转换过程,而是涉及源语及目的语两种文化,有着复杂交往行为的过程。翻译是一种文化与政治的行为,渗透着社会文化的政治特性。  相似文献   

10.
谚语是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的语言符号。谚语的英汉互译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转换,还涉及到文化的转换。本质上看,翻译是一种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的广义的文化翻译。归化和异化是文化翻译中的两个重要的概念和处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具体策略。本文就这两策略进了分析和探索,以便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数字除了其计算功能外,在日常交际中还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人类文化的一般进化导致英汉数词的共性,人类文化进化的特殊性使英汉数词存在差异。在进行数词翻译时,我们应首先理解其文化内涵,弄懂它们的文化差异,然后采取直译法、归化法、意译法、解释法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语互译中数词的对应问题及其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英汉语互译中,数词的对应和翻译方式体现了英汉两种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发展、语言习惯的差异和某些共性。本文从英汉语数词对应、含有数词的特殊名称和词组的翻译、含有数词的习语翻译三个方面,以实例来探讨翻译数词时所考虑的文化、语言因素,以及探讨数词的具体翻译技巧,使数词的翻译既传神达意又能体现原文的文体文采。  相似文献   

13.
汉诗英译中的数字处理不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数字的翻译,需要译者具有更深厚的语言文化功底,更广阔的理论视域。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不同诗歌涉及数字应用的具体情况,辨识出其中包含的玄机,作出通观性的考察,从而提供合理、合度、合法(语法)的译文。文章以陶渊明《责子》诗的几种英译版本为例,从数字的功能维度、数字的修辞维度、数字的文化维度、数字的语篇维度、数字的创造维度等五个方面,对汉诗英译中数字该如何处理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考察,以期引起诗译者的加倍注意和促进诗评者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英汉语中的数字符号深深地打上了各自文化的烙印,并呈现出诸多不同的所指和能指,而这源于许多不同的因素,如民族心理、民族历史、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汉语数字符号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与英语对应物有相异之处,造成了在英汉互译时,译者应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方能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由于英语与汉语的文化差异 ,英汉数词在构词能力、使用频率及其语用意义、习语的结构等方面存在不少差异。对于“归化法”和“异化法”等翻译方法 ,无论采取哪种 ,均需对中、英两种语言与文化有较全面的了解 ,才能译出形神兼备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英汉颜色词所表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于民族风俗、地理环境、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文化背景的差异,英、汉两个民族对各种颜色词在视觉上和心理上所产生的联想、象征的意义、蕴含的寓意不尽相同,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了解并掌握这些颜色词的语义及其引申意义差异性,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翻译实践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模糊语言理论为数字模糊语义翻译开辟了新的途径。英汉数字在民间语言和文学作品中具有模糊语义,重在表义、言情、显势。本文从英汉数字模糊语义出发,对其翻译三原则和五种互译方法进行探讨,寄望于对模糊语言翻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文化融合视角中的古诗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全球化进程加快和不同文化间出现融合趋势的背景下,译者应以介绍源语文化为目的,以忠实为原则,有效地传播源语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本文通过对两首中国古诗英译例子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如何在古诗英译中保存和有效地传达源语的文化信息。在古诗翻译中,译者多采用同化或异化策略。本文认为,异化策略能更有效地传达源语的文化信息,传播源语的文化,同化策略则可以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19.
框架理论认为,语言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存在于认知框架内,语言形式只是激活框架的符号。因此,古诗英译的关键是找到适当的英语符号,在目标语言中激活与原语相同或大致相同的框架,引出诗歌中隐含的意义,从而使目标读者也能体会诗歌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20.
中英文数字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语数字泛化的内涵和外延,由于受民族心理、宗教信仰、语言崇拜等文化差异的影响,虽有共同的规律,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中英文数字的文化观及其语义的模糊性进行比较和分析,是数字翻译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