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故事新编·起死》篇从创作来源上看,实际上是鲁迅先生对古代"庄子与骷髅"母题的重构,又揉合了现代风格改编而成的。《故事新编》中"庄子叹骷髅"情节框架则主要来源于清代小说《续金瓶梅》,骷髅复活、恩将仇报情节是两部作品的相同之处。鲁迅《故事新编·起死》不仅有着多重隐喻的故事内涵,而且增加了荒诞的情节与人物,成为"庄子叹骷髅"故事母题的集大成之作。  相似文献   

2.
《华阳国志》所载竹王神话传说,还有人类起源、植物起源、英雄故事等母题,不能因瞩目于族源母题而对多重母题视而不见。竹王神话传说"版权"归属何民族?经搜集彝族、苗族、布依族、仡佬族竹王神话传说的资料,与《华阳国志》文本比较,认为由于仡佬族资料更亲和《华阳国志》文本,因而据有"版权"。在进行上述论证中,注意从文本阅读、神话素结构分析、图腾类型及图腾崇拜仪式内涵分析方面,去综合理解各种竹王神话传说材料。认为这是理解《华阳国志》竹王神话传说多重母题、确定仡佬族版权等认识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俄狄浦斯王》、《儿子与情人》和《海边的卡夫卡》这三部作品是"俄狄浦斯母题"在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典型范式的演变,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从人的成长角度对俄狄浦斯故事及其现代嬗变进行探索,思考人类的成长必须建立在对父辈和母辈的超越之中,杀父、娶母、流亡就是文学作品表现人成长所经历的三次蜕皮式质的飞跃,"俄狄浦斯母题"在后工业社会背景下促使我们思考人类的成长和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感应母题"是中外文学共有的文化母题。中国古代早期的文史记载中便蕴含了"天人感应"母题。从印度传入的大量佛经及民间故事中也蕴含了这一母题。佛经"感应"故事所具有的印度神话的夸张性、荒诞性、神异性及虚幻性对唐传奇小说母题起到了很大的触媒作用。此外,佛教"感应母题"所宣扬的果报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天人感应"思想的有机融合,亦极大地催化了"感应母题"的风靡。  相似文献   

5.
古代蒙古文学史上一直未能确定翻译底本的小说《娜仁格日勒的故事》就是明代戏曲《葵花记》完整的蒙古文译本。《葵花记》蒙古文译本在蒙古地区广泛传播,并产生了很多口头故事。这些口头故事中,蒙古族民众基于本民族的民间文学传统,运用蒙古民间故事的传统母题和结构重新编织娜仁格日勒的口头故事的时候,不仅在故事情节上推旧出新,而且按照本民族的审美情趣,对原来戏曲故事的叙事主题和"割骨疗亲"、秀才赶考等题材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文化过滤。笔者还通过本文的具体研究提出,民间文学也可以为古典文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旁证。  相似文献   

6.
古罗马作家阿普列尤斯的《金驴记》与中国唐传奇中《薛伟》、《张逢》等故事,都使用了相同的母题———人变形为动物,但在主题上却有着迥异之处。借助对主题与母题的分析,可折射出中西异质文化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中国诗史的重要源头,引发中国诗歌的若干创作母题。其中,江水母题即是重要一例。《诗经》的江水意象,其情之抒发,其情之种种,均奠定了中国诗史的重要传统。然而,《诗经》独特之"用",使之超越"诗"的本身,以之可以窥见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若干内涵,此又集中反映于中国的传统人生论、中国古代道德文化。  相似文献   

8.
古罗马作家阿普列尤斯的《金驴记》与中国唐传奇中《薛伟》、《张逢》等故事,都使用了相同的母题——人变形为动物,但在主题上却有着迥异之处。借助对主题与母题的分析,可折射出中西异质文化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9.
《阿诺楚》是在黔西北地区广泛流传的彝族民间故事,被誉为彝族的“灰姑娘”型故事。通过对其母题的分析,我们可以说《阿诺楚》是一个融合了多个故事类型中较为经典的母题的复合型故事,其主要的故事情节不在于讲述阿诺楚的婚姻,而在于讲述在婚姻形成的家庭中,继女与继母、继女与亲生母亲、继女与继妹之间的复杂的斗争关系,突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灰姑娘”这一母题属于世界范围的共通母题,以“灰姑娘”为母题的故事数量繁多。而《落洼物语》和《叶限》则分别是日本版和中国版的“灰姑娘”。两作品在同一母题下,在文化、社会背景和内容方面既表现出某些相同之处,也呈现出诸多相异之处。从上述两方面出发对两作品进行对比考察可以加深对两部作品理解的同时也究明其异同点。  相似文献   

11.
叶旦捷 《东方论坛》2011,(3):59-63,85
《聊斋志异》中有许多小说与哥特式小说同属鬼怪小说,它们都使用"灵与肉"、"罪与罚"、"死亡与复生"、"此岸与彼岸"的母题。但是,前者关注"灵"与"肉"在人身上的地位,后者则关注"灵"与"肉"的冲突;前者根据"人"的标准为主人公定"罪"设"罚",后者则根据"神"的标准为主人公定"罪"设"罚";前者表现"死亡"悲剧时关注面比后者更为广阔,使用"复生"的母题也比后者更多、更积极;前者的"彼岸"是"此岸"的翻版,两个"世界"的关系是"隔而不绝",后者则将"彼岸"描述为未知的世界、将两个"世界"的关系处理为完全隔绝。因此,《聊斋》中的鬼怪小说具有独特的"中国式"魅力与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直立行走"是人类区别与其他动物种类的根本性身体特征。然而,人类对于自身的这一行为以及由此所连带的文化表述却一直未予重视,原因是"行走"太平常、太平俗。事实上,行走、旅行关乎人类"身体思维"并延伸出许多重要的文化母题。可以这么说,人类文明是"行走"出来的。当今大众旅游的到来,"后行走"被引入到了一个空前的范式变革的高度。文章以行走为题引,并将其置于人类身体遗产的范畴加以讨论,希望将人类这一"失落的主题"重新呈现并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古代小说作品中多有关于“灶下灵异”的记载。一方面,这些叙述受到了自古以来灶神(鬼)崇拜与禁忌观念的深刻影响,折射出文化观念的演变轨迹;另一方面,汉魏以来有关故事内容不断被扩展与丰富,出现了灶鬼作祟、灶器夜谈、灶下通灵等各具特色的题材类型。通过对小说文本的分析,可见出“灶下灵异”叙述在流传中情节模式与美学风格方面的细致变化。  相似文献   

14.
彝族“支嘎阿鲁”史诗母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嘎阿鲁"史诗,有着其他英雄史诗所具有的英雄奇特诞生母题、与恶魔争斗和征服母题、英雄的神奇婚姻母题、英雄救母母题等等,并有自己的独特性,体现着南方英雄史诗的文化英雄特征。这些母题充分说明了"支嘎阿鲁"史诗的英雄史诗特性,也反映了彝族民间文学与世界英雄史诗的可交流性。对跨省传承的"支嘎阿鲁"史诗母题进行研究,可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揭示彝族史诗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汉语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由于书成众手,内容广泛,难免失误。以“力部”为例,可以发现其失误表现在以下方面:字形方面,由于不识俗字以及一些字之间的异体关系而导致正字不清、异体未明,如肋、彪,劬、助等;注音时由于未以反切拼读规则和语音演变规律为依据而造成一些字的注音与所引《广韵》、《集韵》反切不符,如题、劫等;释义方面,有些引证欠妥,如勃、劲。  相似文献   

16.
从认知语义的角度以概念隐喻理论中的实体隐喻为理论参照,对比分析“花”在汉语中,古今隐喻意义的变化及“花”在现代英、汉语中隐喻意义的异同,笔者发现现代汉语中“花”的隐喻词项大大增加了,一些隐喻词词义发生了改变,“花”作为始源域的映射范围越来越广。英、汉民族在认知上义词“花”上有相同点,在感知其下义词上有很大的差异,这与各民族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传统有关。  相似文献   

17.
《尤利西斯》里的中国文化意象,并非是"对中国形象的扭曲、误解和妖魔化",相反,它们体现了乔伊斯以及爱尔兰人民对古老神秘的东方文化的渴慕与认同,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传奇、浪漫的东方国家形象,且对刻画主人公布卢姆的性格特征、突出文本局部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从爱尔兰东方学视角来看,小说里有关东方语言(汉语)及文化意象揭示了古老的东方文明与爱尔兰文明在语言、文化之间的源远流长的关系,增强了布卢姆和爱尔兰人民对东方语言、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这种隐蔽而巧妙的叙事策略是乔伊斯和其他现代爱尔兰作家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有力武器,充分体现了乔伊斯的思想和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8.
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基础,是联系老师和同学的纽带。但由于教育管理上的漏洞和实际工作中的矛盾冲突,一些学生干部出现了"学生"与"干部"角色错位及"干部"与"服务者"、"执行者"之间的角色内冲突,使其难以成功实现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角色转换。有鉴于此,笔者认为要矫正和解决上述角色的错位、冲突,就必须转变观念,完成学生干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由"部门型"向"全局型"、由"守旧型"向"创新型"、由"片面型"向"全面型"的转变,使其更好地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给"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常用词,用法相当复杂。将常用"给"字句放在一起进行考察,目的在于从语义层次上对"给"的各种用法进行一致的解释。"给"的核心义素是"赋予",在不同语境中,赋予物隶属于实体、服务、状态、机会等四个不同的子范畴,分别采用不同的句法形式表示。这样的解释既可以跨越词类,也可以降低"给"字句的学习难度,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20.
现代英、汉语判断句变元之间的链接——判断词"be"和"是"的判断功能都是语法化而来的,其语法化历程存在异同。二者相异之处为:存在语义抽象化和人类对比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判断词"be"语法化的机制和动因;古汉语的特殊句法环境和高使用频率是判断词"是"语法化的机制和动因。二者相同之处为:"be"和"是"都是所属语言的唯一标准判断词和判断结构的标志,其语法化根源都与人类存在观有密切关系,体现人类认知发展的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