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诺齐克不相信罗尔斯公平正义这种通常形式的分配正义有可靠的逻辑和道德基础。他批评它们的非历史原则、模式化和接受者正义的弱点。他不认同差异原则,认为它充满反例,侵犯个人权利。差异原则无论对于重叠共识还是平等主义都是一个难点,它关乎平等的范围和限度。诺齐克的个人自愿行动的权利转让体系对社会本身的理念、全面的政治关系的考虑不完全周全,它偏重道德基础论证,但缺乏共识性考虑。不难看出,罗尔斯的正义共识理想比之诺齐克的权利正义观就缺乏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诺齐克主要从个人权利的获取、个人权利的转让以及对个人权利的矫正这三个方面阐释了个人权利理论。在诺齐克看来,个人拥有的权利不仅是绝对的而且是排他的,并且,个人对其拥有的权利享有很强的自由裁量性。批评者们通常认为,由于诺齐克的个人权利理论缺乏坚实的认识论基础,所以,他不仅没有为我们展示出一个完全清晰的、能够得到充分辩护的权利观念,而且亦没有为我们提供一个有足够说服力的权利获取以及矫正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马晓燕 《中州学刊》2006,(1):175-177
针对诺齐克以权利为基础的持有正义理论,女性主义者奥金从妇女的再生产活动出发,分析并论证了再生产使权利理论必然陷入母权制的困境中。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诺齐克的权利正义论进行质疑和分析,表明权利正义论的论证逻辑和论证基础本身都有问题。  相似文献   

4.
栾亚丽  宋严 《理论界》2006,(8):160-161
罗尔斯与诺齐克分别是当代新自由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代表人物。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论强调平等,而诺齐克的权利正义论则强调自由。两种正义论既有分歧,又有相通性,他们都在为现代社会提供一种更为公平合理的社会发展方案。重视和研究这两种不同的分配正义模式,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诺齐克的“权利”是指自然状态 (TheStateofNa ture)中的个人权利 (IndividualRights) ,它以利益最大化或损害最小化为目标 ,在市场交换中形成“道德边际约束”(MoralSideConstraints)这只“看不见的手”(InvisibleHand)。诺齐克认为 ,国家的产生基于这一“约束” ,国家的存续同样离不开这一“约束”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最小国家”(MinimalState)本于个人权利、立于个人权利、成于个人权利而达于个人权利。这样的国家从性质上讲 ,是“非模式化”的 ;从功能上讲 ,是真正的“最小化”。惟其如此 ,国家才是正义的。与功利主义所禀持的…  相似文献   

6.
自罗尔斯正义理论面世,罗伯特·诺齐克就以其"持有正义"的理论对罗尔斯的分配正义提出挑战。诺齐克的持有正义理论为个人拥有绝对的私有财产权提供了依据,也为最弱意义国家的存在提供了道德上的正当性,从而体现了一种自由至上主义的政治哲学立场,其实质是对私有财产权利的坚定捍卫。然而,诺齐克对自我所有权和持有正义的论述存在种种逻辑上和修辞上的不一致,所有这些都严重削弱了他对广泛的私人所有权的理论依赖。重新审视诺齐克的持有正义与个人权利学说,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尽管自由市场给个人选择和个人自由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自由市场观念并不能简单地否定和取代社会正义的整体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罗尔斯从民主的平等出发,支持国家对社会经济利益的再分配;而诺齐克则从权利理论出发反对经济领域的再分配,对民主的平等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二者的争论揭示了平等和权利的内在张力,使得社会分配如何兼顾平等和权利的问题突显出来。对中国当前的分配体制改革来说,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持有正义论是诺齐克为区别于罗尔斯的分配正义论而提出的 ,包括获取原则、转让原则和矫正原则 ,其核心范畴是权利概念。诺齐克强调个人的自我所有权 ,强调对物、对利益的财产权 ,认为权利是超越于其他任何道德考虑的绝对的价值取向 ,但它不是一个必须最大程度实现的目标 ,而是一种对任何行为都有效的道德边际约束  相似文献   

9.
诺齐克的政治哲学以维护个人权利为核心,因而他在国家问题上主张,最好的国家 是一种管事最少的国家,一种除了只有保护性功能的国家。诺齐克的国家观在形式上虽然不 过是对“古典自由主义”的一种回归,在论证方式上也多少带有契约论逻辑主义的色彩,但 它的确是在一种全新的意义上对国家权力的无度扩张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体现了 保守自由主义重新规范国家、社会、个人权界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价值取向,指出了一条通向 “最弱意义上的国家”的可能道路。所有这些对我们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小政府、大 社会”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先敏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3):58-60,107
分配制度的公正与合理,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决定因素。在诺齐克看来,现实的分配机制普遍以功利主义的方式实现社会财富分配,这违背了其正义分配三原则。诺齐克试图通过设定正义分配原则,实现个体所享有的各种权利的一致,并阻止任意伤害个体权利的行为。诺齐克认为要实现正义分配,需执行自由放任的市场原则,以帮助个体实现权利的最大化目标。  相似文献   

11.
罗尔斯、诺齐克之争的时代意蕴──兼论自由与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尔斯的《正义论》是当代政治哲学、政治伦理学的最新成就,罗尔斯本人也因此而被称为当代的洛克,而诺齐克对罗尔斯的反驳话难,则掀起了自由与平等关系争论的新高潮。我们在此以罗尔斯、诺齐克的论争为切入点,于学理上探讨这种论争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迄今为止在政治学领域中的一切重大进步均源于契约论,不过传统契约论是以天赋人权为理论出发点,以自由、平等为前提,关注于制宪、立法、执法等问题,从而构建成完整的民主政治大厦,而对作为其基础前提的自由、平等本身却并没有作进一步的探究。罗尔斯则要进一…  相似文献   

12.
罗尔斯基于其正义原则,选择了社会契约的路径,人们应建立的国家可以说是一种“再分配国家”。诺齐克高扬起“自由”、“权利”的大旗,采取了非契约性的路径,认为人们应建立“最弱意义的国家”。虽然二人的学说矛盾十分尖锐,但实质上是产生于一个共同母体之上的,只不过是不同社会现实的政治表达而已。  相似文献   

13.
洛克认为在一个和平、自由、人人平等的自然状态下,一切物品都为全人类共同所有,正是劳动的因素导致了财产由“公有”转化为“私有”。同时基于其天赋权利的学说,洛克倡导一种权利本位,从而成为财产个人主义、所有权绝对思想的基石;其劳动价值学说更是为财产权找到了合法性基础。洛克的财产权劳动理论对后世在建构财产权理论基础、解释传统财产权的合理性方面依旧具有重大的价值。研究洛克的财产思想对理解其整个政治学说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洛克在《政府论》中指出,政府权力来自人民,人民拥有对政府进行革命的权利,可以推翻他们认为已经失去合法性的政府.这通常被看成是洛克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反映了洛克自由主义的激进因素,很多人据此认为洛克的革命理论是一种赋予人民权利推翻政府的激进理论.然而,这种理解并不能反映洛克革命思想的本来面貌,也无法触及洛克政治思想中的复杂性.洛克认为人们虽然有对非法政府反抗的权利,但这种权利不能随意使用,人们既然通过委托的形式成立了政府,就有义务服从它,只有在政府背离委托的最初目的、违背公共利益时,人们才有可能通过收回委托而反抗政府.也就是说,洛克在赋予人民革命权的同时,也对革命权进行了约束,对人们反抗政府作了限制,这反映了洛克革命理论保守的一面.本文从委托的角度出发,回顾了政府的建立和革命的实现,分析了洛克革命理论中的保守倾向,从而试图挖掘洛克革命理论中隐含的激进与保守的张力,指出洛克革命理论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试论财富分配中自由与平等的优先性问题──兼评罗尔斯和诺齐克关于分配正义的分歧缪德阳自启蒙运动以来,自由与平等一直就是人们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并且被认为具有同等的意义。其实不然,正如基恩·格雷厄姆所说的那样:“自由和平等并不具有完全相同的价值,它们是互相...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社会公正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肃 《河北学刊》2007,27(6):38-44
平等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关于社会公正讨论的一个焦点。罗尔斯站在中间偏左的自由主义立场上提出了两条正义原则,要求在保障广泛的基本自由权利的基础上,让最不利者有所得益。这种有点福利主义倾向的差别原则受到了诺齐克等自由至上主义者的批评,后者认为起点和程序面前的平等才是唯一可行的平等,其他的平等都是空想或模式化的原则,只会伤害公民自由包括私有产权。而社群主义和激进派则不接受普遍道义准则、只承认社群具体善观念、或者是要求一种乌托邦式的彻底平等。所有这些争论对于研究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公正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理论界存在一个关于“平等悖论”的观点,认为权利、机会平等与事实平等相悖。“平等”悖论的成因在于混淆了两个不同的“平等”概念。“平等”概念具有规范性和描述性两种含义,一种是应然的平等,一种是实然的平等。“权利与机会平等”与“事实平等”中的“平等”使用的虽然是同一个语词,却是两个不同的“平等”概念。  相似文献   

18.
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理想代言人的洛克顺应历史、启示未来 ,他的政治理论承中世纪自然法传统 ,以明智理性的态度、朴实简明的语言捍卫了个人权利与自由 ,他的体系也蕴涵了自由主义的政治逻辑并一直影响到当今学人。探析洛克的政治逻辑对于从应然视角揭示人性、政治与制度的互动关系 ,也许不无借鉴意义。一洛克首先预设“政治权力就是为了规定和保护财产而制定法律的权利 ,判处死刑和一切较轻处分的权利 ,以及使用共同体的力量来执行这些法律和保卫国家不受外来侵害的权利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公共福利。”1 他认为要正确理解政治权力并追溯其起源…  相似文献   

19.
"自然权利"是霍布斯和洛克(也是整个古典自然法学派)对自然法理论的一大创见,二者在构建他们的自然权利理论过程中,均以个人为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在对人性的初始分析中,二者就有了不同的趋向霍布斯的逻辑一贯的论证将个人由自然状态送入"利维坦"中,而洛克的折中与调和却为个人营造了一个"有限政府".  相似文献   

20.
以罗尔斯、诺齐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主张权利基础论,把个人权利作为政治哲学的唯一基础.社群主义者麦金太尔(Alasdair MacIntyre)认为权利基础论是错误的,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个人权利没有现实性;个人是社群的成员,个人权利不能自发地实现,只有公共利益的实现才能使个人权利得到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