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论饭店体验服务产品及其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饭店体验服务产品应运而生,给饭店业带来了新的商机,着重论述饭店体验服务产品的产生背景,产品的种类、特性及其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2.
论"体验"概念的发展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概念在西方美学史上经历了认识论、本体论和解释学这三个发展阶段.体验概念的发展有二个特点:其一,随着体验概念的发展,体验的主体性精神一步步凸现;其二,随着体验概念的发展,体验的非理性因素越来越浓烈."体验"是作为"理性"的对立面而出现的.我们可以把"体验"视为现代西方哲学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对理性主义哲学惯用的逻辑思维方式的一种有力反抗.  相似文献   

3.
我国发展体验旅游的背景、开发思路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体验经济的产生特征、消费者心理、我国目前的营销技术水平、市场本身的环境和企业职工的素质等方面对我国发展体验旅游经济的有利和不利人文背景因素的具体分析,结合体验经济的内涵特征,笔者认为目前我国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应把握"一个思路、三个前提"的原则,并进一步提出了注重市场调查、突出产品主题性、强化市场法规和从业人员品德熏陶、培养消费者自主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营销理念、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增加互动性的活动项目等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4.
体验消费与顾客体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代市场的竞争来看,市场就是消费的心.今天企业要赢得市场就必须赢得消费者的心.从国内外实践和理论分析来看,今天消费者的心理最需要的不仅是产品和服务,更需要的是体验.因此,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应该转到为顾客提供"全面客户体验"的管理理念上来.  相似文献   

5.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说,是旅游者的一种精神和文化活动.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享受和精神愉悦外,旅游活动也是旅游者的文化"体验"和"表演",这种文化表达使旅游者的心理世界更为丰富.把握旅游活动的文化品质,是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学术界大多只把格柏森当作"非理性主义"、"生命直觉主义"的代表,正面的评价不多.事实上,如果把柏格森放到整个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美学流派发展史中来看的话,他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桥梁.正是他和他所代表的生命美学流派,导致了美学研究从传统"理念"论到现代"生成"论的总体转向,他和整个生命美学流派带来的两个核心观念--"生成"与"体验",让后来的许多学派如解释学和接受美学等,获得了很多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从实用层次转向体验层次,在这样的情况下,体验经济开始步入历史舞台,一种以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为核心的营销方式--体验营销随之应运而生.本文试着在认识体验营销的基础上,简单探讨一下对运动产品开展体验营销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8.
体验经济时代的媒介消费特征及功能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验经济时代的媒介功能的嬗变集中体现在制造符号、提供娱乐和创造体验3个方面.而这3个功能都与体验有关,都注重精神感受,又最终归结到了体验上来.体验经济时代的媒介观的变化和媒介产品的新特征,为新经济注入了全新的营销思维、理念和方法,也为媒介工作者指明了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
体验经济背景下的攀枝花漂流体育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经济是以提供体验作为主要产品形式的新经济形态.四川省攀枝花市凭借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成功打造出 "万里长江第一漂"的漂流体育旅游品牌.虽然目前还存在着客源区域过于集中、市场化程度低、旅游产品设计和宣传不到位、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等问题,但通过策划独特的体验主题、进行市场细分、实施体验营销战略、提供全程的服务体验等措施可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诗人穆旦不但在他的作品中,也在他给朋友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写到他对冬天的喜爱.这份强烈的"冬天意识"的形成与诗人坎坷的生命体验密不可分,它使得诗人以坚忍的毅力在虚伪的现代社会的围困之下选择了承担,并用他的笔对其进行了深刻入骨的揭露和鞭挞.  相似文献   

11.
释爨及西爨白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古籍文献及碑碣资料,对历史上南中大姓的主要代表爨氏家族的历史源流作了全新的考证,并对云南地方史和民族史中颇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提出新的看法,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逻辑哲学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是基于现代逻辑方法进行论述的,包括他对"死亡"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利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尝试对"死亡"概念的诠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死亡"的对立面就是"生活,生存的状态"。"死亡"意味着个体生活世界在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面终止,而整个"逻辑可能世界"并不因此而改变,只是消长;(2)"死亡"和"生活世界"属于不同的世界,人不能体验"死亡";(3)"生活世界"在个体那里是无限的;(4)对于"死亡的灵魂"与"在世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只能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来理解,但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对“隘、狭、窄”三个词,从西周到元明清的历史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和原因进行考察,并结合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区中的分布,讨论了这三个词的历时替换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化研究"日益成为一门"显学",而备受青睐的"意识形态"研究好像退出了文学研究的历史舞台。本文试图在阐明"文化研究"、"意识形态"概念内涵,辨析二者差异、互补关系的基础上揭橥"意识形态"在现时语境下的"改头换面"。  相似文献   

15.
"日"是《周易》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周易》卦象中乾、离、震、艮为日。"日"、"实"同义,乾、坤、艮为实。"实"、"是"同义,"是"象征"帝"与"王命"。  相似文献   

16.
"前""后"对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有学者认为现代汉语中的时间词“后”不能指过去,因此时间词“前”“后”在语义上是不对称的。其实,“后”可以指过去,时间词“前”“后”在语义上是对称的。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前”“后”对称的语义基础,以指导我们的语言运用。  相似文献   

17.
"势"是一个重要的中国古代哲学与美学范畴,人们对它的解释多种多样.势的主要含义可以理解为"力",即艺术感染力."势"具体表现为体势、气势、理势等.体势指结构之力,气势指生命之力,理势指逻辑之力,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18.
19.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思辨等方法,对体育概念、体育功能以及体育"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论述与判别.通过转变视角,得出体育价值由"显"入"微"的价值演变与体育"供给"对"需求"的本质超越.虽说体育"供给"在逻辑思辨与历史实践中完成了对体育"需求"的超越,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有效避免或减少不可控因素的发生,不仅需要掌握较为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也需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体育、参与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20.
古书中"堕"和"坠"当"落、落下"讲是同义词,二者都有使动用法,但"堕"的使动用法比"坠"普遍,这对"堕胎"与"坠胎"的出现以及二者使用上的普遍与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堕胎"开始出现于魏晋文献,"坠胎"较为可靠的起源当在明朝,且使用的频率远不及"堕胎"普遍.<现代汉语词典>不收"坠胎",当是出于规范化的要求.今天,尤其是网络上普遍使用"坠胎",从历史渊源上看并没有错,然而从规范化的角度看,这是不合规范的.我们应该自觉地为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与健康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