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曾经和学生们谈论有关作文如何得高分的问题。我的结论是:高分作文,归根到底有两种:一是新,一是真。新,是指作文创新,包括立意新,题材新,体裁新,结构新,语言风格新等。真,是指作文内容真实,情感真挚。此类作文是以真情实感打动人,因而得高分。话虽如此,但是历年高考作文中不乏有创新、有哲理、有文采的文章,但是靠真情实感得高分的作文似乎很少。为什么呢?我想原因大概有两方面:一是学生方面,写真实感人的作文难而少;二是教师方面,对真实感人的作文评价标准不一致。对后一种情形,我想得和同行  相似文献   

2.
<正>一我的山水画,采自亲历之山川,虽只载造化之万一,亦常思山川之泽惠我终生,不可不以诗画相酬也。我以为,中国画之精神,当与道、艺、技相通;又与情、理、法相融。明大道者,意远;得真艺者,畅神:知诸技者,通律。有真情者,谓真人;明真理者,得真画;辨诸法者,谓真能。唐·王摩诘云:"水墨为上",因水墨"元气淋漓障尤湿"之故。水墨者,无论浓或澹,均幻妙无穷,不可明状。千百年来,诸大家以水墨之法得之,其幽远浩荡,可敌万千之谨细,五彩之斑斓,亦可撼人心魄,惊天地,泣鬼神。  相似文献   

3.
松涛 《经营管理者》2004,(11):52-52
很多人都会这样想,道德与我的工作有多大的关系?他们一定会 问; “了解了道德,难道就能帮助我把工作做得更好吗?”  相似文献   

4.
<正>我在一个小镇机关做秘书那年,二十出头的年纪。那年,我伯父来到小镇晃了一圈儿后,对我谆谆教诲:侄儿,你得为我们这个家族争气啊,至少得当个乡长嘛!我用不屑的口气说,乡长算个啥,我的目标是县长!堂伯父大喜,回乡下后对族人说,得准备重修祖坟了。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术界对于影响供应链整合的因素、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到供应链整合的研究相对匮乏。本研究则以广东省珠三角地区251家制造业为调查对象,构建了政府支持、信任与供应链外部整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结构方程为工具,对政府支持、客户信任、供应商信任、客户整合、供应商整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支持对客户信任、供应商信任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支持对客户整合、供应商整合也均有显著的影响;信任对供应链外部整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政府支持会以信任为中介,间接地对供应链外部整合产生影响,本研究弥补了我国情境下制度与信任因素对供应链整合影响相关研究的空缺,研究结果对我国制造业进行高效供应链整合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母亲印象     
萧波 《办公室业务》2012,(20):60-61
<正>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我,一眨眼,人生已过半。每每忆旧,印象最烈者当属母亲。我出生在华坪县船房乡高桥村的一户贫苦农家,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我有记忆起,因为父亲做得一手好木活,常被生产队抽到外地建水库、修国道,架桥梁,因而与我朝夕相处的就是母亲。或许,这便是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主因。母亲特别勤劳能干。她无日不劳作,总是闲不住。由于父亲常年不在家,女人干的活,她全都要干;男人干的活,她也得拼命去干。她那娇小的身躯,承载着比其她农妇更为沉重的负荷。  相似文献   

7.
正一说到互联网,大家都认为传统制造业会被互联网整合掉、消灭掉,我想对制造业的同行说,不要把互联网想得太神秘,我们和互联网的关系没严重到你死我活的地步,相反,它只是我们制造业转型升级可利用的思维、模式和渠道。制造要融合互联网现在很多人谈互联网思维,从制造业企业角度,有没有先去想两个问题: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怎么和我们有关?它对我们到底改变了什么?  相似文献   

8.
乡镇干部给十里八村的乡亲们讲话,传达上级精神,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但能够讲得让群众明白、爱听,却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本事.有的讲得漫无边际,抓不住要领;有的讲得层次混乱,反反复复;有的讲得艰涩难懂,无人领会……笔者在乡镇工作多年,听过许多乡镇干部讲话,自己也跟乡亲们经常打交道.我认为,乡镇干部,尤其是年轻的乡镇干部要讲得让群众明白、爱听,必须练好演讲功.  相似文献   

9.
加强和维护党委班子团结,历来是党的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各级领导班子要始终强调有原则的团结、有质量的团结,在党委班子内部大力倡导新风、弘扬正气,努力营造人人讲党性、讲原则、讲大局、讲真理、讲感情、讲友谊的良好风气。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党委班子在团结上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譬如,有些班子成员在工作上不是以加强单位建设为出发点,而是相互“贴金”,你说我干得好,我反映你也干得不错,工作都有“新成效”;在生活上不是以增进同志间纯洁友谊为目的,而是相互“关心”,你的事我积极办,我的事你出面解决,搞“好人主义”;在作风…  相似文献   

10.
黑松林——松树林绿得发黑,黑得冒烟。松林敢于称“黑”,还要大到一定的规模,走进去深不可测,外面阳光灿烂,林内黑古隆冬。黑松林还要绿得无边无际,波澜壮阔,才会绿出层次,产生出深绿和墨绿。我的家乡就曾经有过这样一片黑松林。它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占有重要位置,大多惊险刺激的故事都发生在黑松林里。比如,天一黑,黑松林就变得恐怖无比;三伏天,黑松林里胜过现在的空调房;越是急着赶路,就越是闯不出黑松林;越是害怕,在黑松林内就越容易碰上鬼打墙;松林内有千年的大蟒蛇,还有能把人像抓小鸡一样抓到空中的老雕……历史上曾经有那么一个时期,这…  相似文献   

11.
对话     
<正>表叔一家住在山旮旯里,多年前我曾去过一次,那地方,用三个字可以概括:偏、远、穷。前几天,由于工作需要,我又去了一次。我以为经过了这么多年,应该有较大的发展。但我错了,跟原先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我不解地问表叔:"怎么还是老样子?"表叔慢腾腾地回答:"年轻人出去得少,老年人出不去,还能怎么样?"  相似文献   

12.
一篇好的作文要有详实的内容,内容空洞是习作的"大碍"。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一篇作文写得具体呢?我认为克服作文内容空洞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一个"细"字;加上教师的具体示范;把所看、所想、所感、所悟的有真实的语言  相似文献   

13.
<正>人们遇到障碍,通常会采取两种处理办法:一种是绕过障碍,一种是摧毁障碍。但我认为,这两种办法都有其弊端。为什么呢?先看绕过障碍,要绕过障碍,你就得走弯路,走弯路你就得延误抵达目的地的时间;再看摧毁障碍,要摧毁障碍,你就得与障碍进行一场战争,有战争就会有伤害,无论你是胜者还是败者,都会削弱你的力量,给你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伤害。那  相似文献   

14.
更新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强力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常言到:"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利教学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5.
正刚才主持人说我想得比较远,跑得比较快,好像很了不起。其实我们都一样,我不太相信这个世界有特别了不起的人,只是有人看中了一个机会,坚持做了点事情而已。想得比较远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办法想得近,想得近的机会都不是我们的,我们只能想得远。我们跑得慢,更没有机会,只能跑得快。很多人觉得我了不起,做了阿里巴巴,做了淘宝,还做了支付宝。我想告诉大家,那些不是我做的,是一个团队做的。但毫无疑问,今天的淘宝、阿里巴巴和支付宝,都是十三四年前我们对  相似文献   

16.
<正> 有位50多岁的企业老板,从来没有丢过东西,也没有被人偷走过东西。他的解释是:我上了火车,总是把周围的人看成贼,触目皆是小偷,所以我的钱总是放在内衣的夹缝里。我的东西我藏得很严,包总是随身带,包上还有个小链子。由于看得很紧,谁也偷不走东西。这已经形成习惯。 这个老板的行为使我想起了制度建设。无论我们建立什么制度,一般不把人想得那么坏,所以制度本身往往就欠缺严密。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专业技术人员都要评职称的,而且,职称与其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么重要的事惰,关系到千千万万的人,国家有没有专门的法律?没有。人事部有没有什么稳定的行政法规?没有。各地的土规矩、土办法自然就五花八门举不胜举。就以山东来说,省人事厅和教育厅对中小学及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评  相似文献   

17.
<正>有一件事情对我来说至关重要,于是,我想拜访张局长。我给他打电话,问他的家在哪里。张局长回答道,我家不好找,在某某新村左边的一条深巷里,来时可以问问巷口那个卖食杂的。晚上,我直奔张局长在电话中说的那条巷子,见巷口有一家食杂店,店内一位漂亮小姐在营业。这家食杂店面积不大,装修得却精致  相似文献   

18.
<正>无庸讳言,写书法,有人出钱购买很重要,没有金钱的应酬之作不容易写得好。有顾客出钱,用心就不遗余力。这可不是为钱的本身——这些收入我自己不要。是的,免费求字的朋友不少,但历来的经验,不付钱的要碰巧才写得好。有人出钱呢?怎样也要写得有个交代。钱的多少不是那么重要,但出钱较多的,在情在理,要先作交代。有人出钱写得格外用心,顾客于是成为自己书法进境的"监管人"。不是个人独有的心态。周慧王君老师曾经对我说,三十年前有人出钱求字,只几块钱,一小幅她也写得不睡觉。  相似文献   

19.
<正> 任何一本杂志都应该有自己明确的定位,我想贵刊起名《经营管理者》,也应有自己的定位。但定位的关键在于要让读者能清楚地在众多的杂志中把贵刊区分出来,而我觉得贵刊在这一点上还做得不够,我还看不出贵刊与其它很多管理类杂志有太清晰的不同。比如《管理世界》大家都知道它的理  相似文献   

20.
<正>晁错,我们习惯于把他看成法家。司马迁和班固都说他"为人峭直刻深",但我以为,法家人物有他们自己的处世规则,他们往往有大仁大德,能大公无私,事情往往做得大模大样。不像儒家那样小恩小惠,小里小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