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古典诗歌形成意境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要求对诗歌意象进行艺术的组合;分析意象组合的方式,有助于诗歌审美意境的把握。文章从意象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古典诗歌意象的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衬托式等四种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 ,而诗歌主要通过意象和意境传达思想感情。本文旨在讨论古典诗歌意境的创造、意境和意象的关系 ,并由此分析古典诗歌虚实相生、意与境浑、韵味无穷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传统诗歌的重要美学范畴。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审美意象。中国新诗作为从中国古代文化中生长出来的异质文化,在呈现纷繁意象的同时,缺失了古典诗歌天人合一的意境美。朦胧诗在将意象化语体进行到底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反意境化倾向,但艺术上的反意境并不能阻止他们心灵上对意境的深深缅怀。  相似文献   

4.
戴望舒诗歌的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原型意象演变生成的 ,并带上了时代特征和个人特征 ;在意象表现上采用了渐进式、轴心式、并列式、迭加式、通感式等多种组合方式 ,因而戴望舒诗歌的意象具有独特的美感  相似文献   

5.
诗歌:意境营造与意象的拼接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靖 《南都学坛》2009,29(6):71-74
对于诗歌而言,意象是取自客观事物表象、蕴含诗人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用语言文字显现的诗意形象。意象的拼接组合直接影响诗歌意境的生成。诗歌中意境营造与意象的拼接组合分三方面:直接拼合,即并置——在横向的空间里拼接组合意象;间接拼合,即流动——在纵向的时间内拼接组合意象;立体拼合,即叠加——在交错和跨越的时空中拼接组合意象。因此,在诗歌创作过程中,诗人要用意象营造意境,就必须对意象与意象之间的拼接、组合进行一定的归纳和梳理。只有掌握了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组合规律,出神入化地对意象进行磨合、拼接,才能使诗句生辉、意境灿烂。  相似文献   

6.
朱熹在诗歌意象和意境创作上有自己个性化的风格。在构筑意象言词上的倾向性选择 ,对表现意象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和自比意识 ,形成其诗歌意象色彩丰富 ,或孤凄、悲寒 ,或幽淡、宁静 ,或奇伟非常 ,或神通广大 ;同时其诗歌意境或苍寒幽深 ,或悠适淡泊 ,或雄奇豪壮 ,或古典雅致  相似文献   

7.
众多的研究者都强调诗歌的创作重在意境创造.本文认为,诗歌创作一开始就强调意境创造是抽象的、空洞的,诗歌的创作应是意象选择在先,意境完成在后,即起点在意象,终点在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其实就是意象组合形成意境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诗歌的意象集中体现了诗歌的意境和神韵。如何对诗歌的意象进行翻译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庞德的意象翻译观入手,提出了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时应该进行"忠实性"和"叛逆性"的创造。"创造性"的翻译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因此,本文对诗歌意象翻译的译者主体性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近现代以来,意境——这种在中国古典诗歌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美学价值的理论——已经失去了其话语权。仔细审视古今学人对意境概念内涵的阐述,会发现其中蕴含着的稳固的原素,即:富于主体生命体验的思想情感、丰富多彩的意象群和读者的审美享受。对这些富有生命力的原素的重新整合,当能生成一个富有现代气息的意境概念。而运用这个意境概念去审视现当代诗歌实践活动,应能实现古典诗歌意境理论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古代山水诗审美意境的空间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山水诗意境的研究对于理解我国古代诗歌意境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山水诗是由意象的不同空间组合而产生意境的,所以意境在山水诗中表现为空间感。空间感是通过诗歌意象间的节奏、数量的组合以及动词的运用实现的。同时空间感根据不同的形成方式分为突破型和层次型。空间感产生于中国特有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意识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唐代送别诗中的意象组合极具特色,诗人巧妙利用送别时的地点、行人所往之地以及沿途的文化特色形成的空间地点意象组合,造成了峰断云连、辞断意属的审美意境;借用明显的时令节侯、景物气象等特点组合的意象,则增添了送别诗意象的斑斓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当代美国著名汉学家和翻译家伯顿.沃森在中国经典英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译文的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容忽视。以他英译《楚辞》为例,从描写的角度,对原诗和译诗神话意象组合、香草与配饰意象组合、时间意象组合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译者主要采用了直译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直译法基本再现了原诗的美学形式和功能,但也有对原诗的文化误读和误译。  相似文献   

13.
诗歌意象的组合可以产生奇妙的效果。唐诗中的月意象与日、星、风、酒等意象相组合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构思,也表现了作者的情绪和思想。这些组合所产生的审美价值,创造了独特的审美效应,构筑起意味不尽的意蕴空间,从而使诗的意义得以拓展和升华。  相似文献   

14.
店铺形象结构包括商品形象、服务形象、价格形象、便利形象、促销形象、气氛形象、设施形象和声誉形象等八个因素。店铺形象二阶单因子模型在百货商店、超级市场和购物中心样本中具有普适性,而店铺形象不同维度的相对重要性在不同业态之间存在差异。零售企业可以从商品形象、服务形象、价格形象、促销形象、气氛形象、便利形象、设施形象和声誉形象中选择一个或若干要素的组合作为店铺形象塑造和优化的突破口,但其侧重点则因零售业态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百货商店来说,可以侧重于便利形象、商品形象、服务形象或气氛形象;对于超级市场来说,可以侧重于服务形象、便利形象、商品形象和设施形象;对于购物中心来说,则可以侧重于便利形象、促销形象和价格形象和服务形象。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进步 ,以形象为逻辑元范畴的形象学走到了文明史的前台 ,作为“大科学”与“大教育”的深刻结合 ,其内在建设性将使人们在变化万千的形象世界中获得坚实的本体论支撑 ,从而为人的生存和发展赢得真正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6.
试论韩诗奇险意象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奇险意象"是韩诗内容的主要构成,具有五个显著特征:一、意象创造的主观化;二、意象选择的怪异化;三、意象描写的动态化;四、意象排列的密集化;五、意象组合的叙事化。奇险的韩诗是一种为将来的艺术,在宋代以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的造型观是意象造型,是神与物游,物我两忘的主客观结合产物。“意象”是指绘画作品中客观物象和主观物象相互融合,交织而成的艺术精神。“似与不似之间”,对形与神的总体把握,是中国画意象造型观的核心。中国绘画的意象造型观念是中华民族绘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意象与意境是诗歌创作、欣赏与评论中常遇到的两个美学术语。一般人认为诗歌创作的焦点问题在于意境的创造,对儿童诗来说,创作的焦点却是意象的组合。儿童诗意象的描写和意境的表达有其特殊性。儿童诗中意象与意境创造的关键是捕捉意象。  相似文献   

19.
明代复古主义诗学的意象论归纳起来有三方面的含义:意象是意与象二者的结合;意象是一;意象俱无。进而从主体与世界诗的审美关系的凝结——情意物象之诗化融合的角度,由意象而把握中国诗歌——抒情诗的文体性质(纯体)。与英美意象主义诗学比较,Image着重在客观画面(意识中不同感性事物和经验的联想与呈现),而排斥主观情意的抒发;而明代复古主义诗学的意象是意与象的凝结、冥合,最终达到意象俱无的境界,其中始终依赖情兴的融会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