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认为在现代汉语使动句中,使动词的前、中、后常常要出现不同的完句成分.有些使动句由于使动词语义特点的限制,必须依附一定的完句成分句式才能成立;还有些完句成分在句中主要起体现交际者对致使事件的主观态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蒙汉语使动句句义结构都由使役+施事+受事+谓词四个成分构成。但它的句法结构形式有差异:蒙古语使动句只有一个动词谓语为核心构成,而汉语兼语式使动句由双动核结构构成;蒙古语使动态语缀是使动句的形式标志,是强制性的,而汉语与此对应施事者前出现"让、使、派、叫、请"等表示使令意义的动词,此外,还有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后加上一些动态助词带上宾语表示致使意义。汉语语序手段决定兼语型使动句式的构成,而蒙古语的附加成分法决定带施事宾语的使动句的构成。在汉语中表示致使意义的句式繁杂,分布于兼语句、"把"字句、连动句等不同句法框架内,然而在蒙古语表达中这一切统统都可以用带使动态标志的使动句对应表达。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使动句是指由使役动词带上宾语作谓语,表致使意义的句子。本文首先对《动词用法词典》中2117条动词义项逐一排查,在描写的基础上归纳出四组与使动句致使意义相匹配的使役动词,提出使役动词的三种形式特征;然后从使动句语义角色和动词的论元成分交叉融合的角度,指出使动句是通过保留、丢弃、增添等表现方式分派句式的表达要素,从而达到句式致使意义的实现;最后结合实例,分析了使动句的语用价值,提出使动句为我们确切表达致使意义提供了句式选择,丰富了汉语致使意义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4.
"教(叫)"在近代汉语中有表示被动与使动的用法.本文讨论了"教(叫)"的这两种意思的源流及发展."教(叫)"的被动义由使动义转化而来.文中并以"教(叫)"和其他词为例说明,在汉语中使动句和被动句有互相转化的可能,转化有两个原因,一是两种句子形式相同,二是两种句子具有语义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5.
句干是句子的主干,是句子除去表达交际用途的语气的那个部分.句干主要用来表达思维结构或信息内容.句干(特指句干的句式)指由一定的语法形式(包括词类序列、特定词、固定格式等)显示的包含句法结构、语义结构以及句式义的抽象结构体.句式具有“三维性”(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是句型、句模和句式义的综合体.句式义指句式自身整体的语用表达功能意义,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反映基本信息的部分,二是反映附加信息的部分,三是反映说话者表达意图的部分.  相似文献   

6.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现代汉语中表示给予义的双宾句表现为一个句式的连续统,而表称、致使、结果三类双宾句则处于这个连续统中不太典型的位置,同时这三类双宾句内部也存在着典型性的差异:表称类两个宾语之间插入的动词动作性越强就越靠近兼语句,反之就越靠近表称类双宾句;使动类内部的典型性为他动使动类高于自动使动类;结果类中“个+谓词性成分”如指向动词后面的间接宾语就可看作双宾句,如果是指向谓语动词或者是指向谓语动词前面的主语,那么在语义上则可看作是靠近动—宾—补语序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在词汇功能语法的框架下考察现代汉语的使动结构.语料分析表明,致使动词实际上属于词汇功能语法所说的功能控制动词,而使动句和传统上所说的兼语句都属于功能控制结构.至于使动结构和兼语结构之间存在的系统差异,则可以在词库中由动词的词条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8.
重动句的句式特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考察,在外部表现为:句型上应归为"主 状 动"句式;在内部表现为重动句的内部差异性:即可以根据语法标记、补语的语义指向、句式在使用时的选择性等角度对重动句进行内部分类。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中“V满”结构的情状(situation)类型对其句式选择有一定限制作用。“V满”结构既可以表达完结类事件(accomplishment)又可以表达状态(state),这一语义特点使其成为一类特殊的动结式结构,具体表现为既能进入一般动结式所构成的句式,还可以进入存在句句式,并且部分“V满”句出现主宾互易现象。此外,“V满”结构在句式选择上表现出的特点,除了有语义方面的限制作用外,与语用、认知等因素也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非独立句式“谁让(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作者汉语口语语法研究系列论文中的一篇,描写并研讨汉语口语中的常用句式"谁让(叫)……".这种句式的特点是语义功能主要是强调责任,其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相悖;语用条件是用于反应一答话,而不能用于叙述,所以属于非独立句;在不同的语境中显示不同的情感意味;是一个开放性的句式,具有很强的组合功能;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语法现象,在现代汉民族的交际中普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