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股指期货做空机制与做多机制对指数现货的影响有无异同的问题,将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间中国股市的大幅波动分为上涨期和下跌期,通过沪深300股指期货以及沪深300指数现货每5分钟的数据,利用Garman & Klass波动率度量公式、双变量GARCH模型和EGARCH模型来分析波动中股指期货对指数现货波动的影响。研究认为,在市场处于大幅波动期,股指期货和指数现货两个市场之间存在双向价格引导关系,其中指数现货市场处于主导地位,两个市场之间风险是相互传递的,其中指数现货市场的风险传递更加显著;在中国股市波动的利多阶段,股指期货的负收益会促进指数现货的波动,在利空阶段,股指期货的负收益影响大于正收益影响,股指期货的做空机制对指数现货市场带来的影响大于做多机制带来的影响;股指期货以其本身固有的领先于股指的特性,在应该抑制波动的时候反而加剧了波动,造成了负面影响,中国金融市场应重视其负面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对负面影响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利用传统线性 Granger 因果检验以及最近发展的非线性 Granger 因果非参数 Tn 检验法,对股指期货和现货的互动关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从研究的整个阶段来看,股指现货和期货之间存在线性和非线性的 Granger 因果关系;在期货上市之初,股指期货与现货互为线性 Granger 因果关系,且只存在期货对现货的非线性 Granger 因果关系;在随后的几个不同阶段内,期货对现货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仍然显著,而现货对期货的线性和非线性 Granger 作用逐渐减弱。说明随着市场运行的不断深入,无论从线性还是非线性角度,期货对价格发现起主导作用。进一步发现,若存在股指现货对期货的 Granger 因果关系,现货对期货的线性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以来,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其价格发现功能,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以5分钟高频数据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通过IS和PT模型分析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各自在价格发现中的贡献度,结果表明: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在价格发现过程中股指期货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超前滞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误差修正模型(ECM),对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的超前滞后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股指期货能够快捷有效地反映市场信息,股指期货信息领先于现货市场信息。进一步验证了期货和现货超前滞后关系的一般性结论,研究结论有利于认识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套利活动对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有潜在的影响。有学者认为股指期货能向现货市场传递信息,可提高信息质量,加快证券价格对新信息的反应速度,促进信息效率,从而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但是,股指期货信息传递效应对现货市场的稳定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源于:第一,股指期货有限的价格发现功能;第二,股指期货有可能向现货市场传递有噪音信息;第三,市场解释信息方式影响稳定作用发挥的程度;第四,股指期货引起信息同质性,使市场丧失信念多样性,更易反应过度。  相似文献   

6.
股指期货理论上具有较强价格发现功能.借助沪深300股指期货5分钟高频模拟数据,利用DB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结合Information Share(IS)和Component Share(CS)实证测算我国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价格发现功能和效率,发现在连续和约条件下,我国股指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并价格发现效率低于股指现货.  相似文献   

7.
期权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促进市场价格发现。基于台湾加权股票指数及其期货、期权的高频数据,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可对股指期权价格发现的动态过程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首先,股票指数、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在短期内存在相互引领的关系,而股指期权在长期的价格调整速度最高,因而其价格发现速度最快;其次,金融危机期间三者之间的相互引领关系与平时有所不同;最后,随着涨跌幅的变化,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对现货的影响呈现非对称的"U"型,现货市场对期权市场的影响呈现正向"W"型,而期货市场对期权市场的影响呈现反向"W"型走势。  相似文献   

8.
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的价格发现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研究了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市场对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仿真交易的沪深300股指期货对沪深300指数具有长期价格发现的功能,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股指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协整关系来实现的;在短期内,现货指数对股指期货具有一定的价格发现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不断加强。这表明,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交易规则和制度设计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期货和基金作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资金融通和经济横向联系的重要方式,在我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沪深300ETF基金与沪深300指数三者间的价格引导关系以及价格发现功能的强弱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指期货市场、ETF市场以及指数现货市场之间存在相互的价格引导关系;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作用最强,ETF基金次之,指数现货最弱;但长期内股指期货对ETF市场的价格发现作用有限,而短期内ETF市场对指数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VEC模型及其相关部分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的沪深300现货市场和股指期货的价格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的检验、协整性的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的分析发现:沪深300现货价格和股指期货价格之间存在着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且股指期货的价格引导现货价格,期货冲击引起的波动幅度大于现货冲击。  相似文献   

11.
股指期货的风险主要是由于价格波动、非理性投机、杠杆效应和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的。为防范股指期货风险,可采取的措施有:建立严密的法规与监管体系;科学合理地设计股指期货合约;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的合作;壮大与完善股指期货的投资主体;加强股指期货宣传以加强风险意识与投资技巧的培养;对国际游资建立适时监控和防范预警制度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适时推出金融创新产品股指期货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鉴于金融创新产品股指期货的功能特性,分析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我国已具备推出股指期货的环境条件。适时推出股指期货,必须注意选用权威性指数做标准,认真分析风险类型,并注重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3.
通过推导金融期货持有成本理论的一般模型,针对持有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股指期货合约标的的成本的不同特点,引入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指期货的定价模型,对其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1月8日,沪深300股指期权仿真交易开始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运行,这意味着我国即将正式推出股指期权交易项目。基于Fischer Black、Myron Scholes和Robert Merton于1973年建立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可以对沪深300股指期权定价进行模拟实证研究,计算出期限为1个月的沪深300股指期权合约的看涨期权价格和看跌期权价格,通过比较模拟交易数据,可以看出使用该定价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出沪深300股指期权价格,从而显示出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对沪深300股指期权定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金融期货是现代金融市场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股指期货是金融期货中的主导品种 ,它的建立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对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规避股市系统风险 ,丰富投资工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目前经济、金融的稳步发展 ,奠定了开设股指期货交易的现实基础。因而 ,开设股指期货既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沪深300 股指期货合约IF1112 的1 分钟高频交易数据,按照-定的规则将交易量分解为开仓交易量、平仓交易量和换手交易量,采用-定方法测度市场波动性,研究股指期货的不同类型的分解交易量对股指期货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差异性,得到的结论是:分解交易量比未分解交易量包含更多解释市场波动性的增量信息,各类分解交易量对波动性均存在正向影响,影响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开仓交易量、换手交易量、平仓交易量.  相似文献   

17.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4月,中国股市股指期货上市交易,人们对股指期货寄以重望。然而我们看到的是,在股指期货推出至今已近一年的时间里,股市并没有因它而变得更加稳定,特别是刚推出后的两个月中我国股票市场大跌。如何看待股指期货的风险?通过采用基于GARCH模型的VaR方法比较S&P500指数期货推出前后其指数的波动情况,可以得出股指期货的推出在短期内将导致股票指数较大波动,但长期不会给市场带来大的动荡;而且从我国沪深300指数的波动状况看,也可以得出在短期内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市的波动有相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从平稳序列的角度,通过基本统计量、Kolmogorov-Smirnov检验和自相关函数检验对上证综指和深成指收益率分布及非线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证综指和深成指收益率序列是非正态分布的非线性过程。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沪深两市的月度数据,选取新成立基金数目、换手率、市盈率、成交量、新增开户数、消费者信心指数6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标,实证分析投资者情绪与股票价格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沪深300指数和投资者情绪在长期和短期内均具有稳定的均衡关系;股票价格的波动与投资者情绪的波动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股票价格波动是投资者情绪波动的格兰杰原因,说明股票价格的波动能够引起投资者情绪的波动;投资者情绪波动对其自身情绪的影响是消极的,股票价格波动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是积极的,二者均受自身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