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3 毫秒
1.
反思高等学校教学评估5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历程可以看到,评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高校普遍认为,教学评估对学校的教学、人才培养、教育质量的提高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人们对评估工作也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其中既有对评估过程中出现的弄虚作假及形式主义现象的批评,也有一些有关评估与大学教育本质、教学秩序、办学自主权等理论问题的探讨。对我国高校教学评估不同认识的评论,有助于厘清今后评估工作的思路。我国高校教学评估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其方式方法需要改进,要建立具有本国特色的高校教学评估体系,促进全国不同类别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浅谈高校系资料室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汤玉香我国高校系资料室是高校图书情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中明确指出:“系资料室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有关专业文献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开展文献情报服务”。...  相似文献   

3.
关于民族院校图书馆深化改革拓宽服务领域的几点思考李万梅长期以来,民族院校图书馆与其他高校图书馆一样,始终把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业务服务范围基本限于校内,几乎与外界社会无任何瓜葛,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4.
遵照国家教委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的指示,为了配合我校教育评估工作的开展和促进我系教育评估工作,我们选择了授课面广,涉及全校二十五个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电工学》作为试点,进行自我评估。根据全国电工学课程指导委员会的统一要求,重点抓了课程基本要求.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和考试评估等环节,取得了一些成绩。国家教委要求,考试评估应通过统考统测进行,尤其是对高校基本规格要求部分.本文着重就电机系电工学教研室三年来在抓好统考,自我评估,努力提高电工学教学质量方面进行总结和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198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定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在中央指示的推动下,山东等省的高校图书馆于1986年率先实行评估.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国高校图书情报事业“七五”规划(要点)中正式把制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实施办法作为健全管理体制,加强宏观指导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此开创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工作评价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我国有世界第一流的最先进的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大图书馆、清华图书馆、上海交大图书馆,他们已采用了计算机管理,增添了各种自动化设备,有的馆已与因特网联网。中国教科网计划到2000年连接全国大部分高校入网。图书馆现代化形势逼人。 在全省高校图书馆中,由于馆舍条件的限制,我校图书馆的发展明显滞后。今年,根据  相似文献   

7.
试论高校图书馆人才结构及其与业务工作的关系王德醇高校图书馆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一所学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必须切实加强图书资料情报工作。国家教委的一位领导同志曾指出:“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水平是学校教学科研...  相似文献   

8.
周博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9):100-103
高校图书馆通过业务外包,可以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节约经费,缓解专业人才不足的压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开展自己的核心业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文中介绍了图书馆业务外包的发展历程和我国高校图书馆业务外包的现状,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业务外包的意义,阐述了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业务外包的范围,探讨了完善高校图书馆业务外包的有效措施,并提出了控制高校图书馆业务外包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著作权法对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著作权法虽然严格了著作权的管理,较好地保护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但却给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一些冲击,使得数字图书馆建设、信息资源的网络传播步履维艰。应该适当放宽合理使用的范围,以便图书馆职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0.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子化图书的便捷,使得高校图书馆馆藏数字化必将是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外购的电子图书产品多、特色馆藏资源少、馆际合作少且资源重复投资等问题。由于我国著作权相关的法律对合理使用权的范围、地域、方式都进行了较为严格的规定,不能满足高校图书馆馆藏数字化发展的需求。我国版权法应借鉴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的做法,对"合理使用"的目的、地域范围、使用方式进行扩展规定,解除对图书馆数字化发展过严的限制,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1.
经济评价中回收固定资产余值是在评价期期末,固定资产净值以资金回收的形式进入现金流。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方式的不同(如一次性投资和滚动投资)以及评价期长短的不同(一般6至15年),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对经济评价结果影响很大,甚至于改变项目可行性的结论。通过对不同投资方式及评价期开发方案的经济评价,提出了对固定资产净值处理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详细介绍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关于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工作的具体做法和创新之处,并公布2011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结果,同时立足于近3年的评价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信实施战略转型已经三年,对转型绩效进行评价,对于明确战略转型的作用和今后战略改进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在分析中国电信战略转型具体内容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绩效评价问题,建立了转型目标、横向(年度)对比、行业对比三层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了业务转型为影响转型绩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学术成果评价作为科研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期刊评价、机构评价等活动的基础,是学术评价体系的重中之重,也是科研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当前,我国学术成果评价模式存在“同行评议黑箱”“引文动机模糊”“评价数据间接且片面”等弊端,阻碍了学术创新,也与当下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战略相悖。而近年来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数据、算法、算力上的突破性发展,特别是判别式模型和生成式模型在机器翻译、文本分类、文本摘要、情感分析、问答系统等领域日益成熟的应用,为传统学术成果评价模式的革新带来契机,为实现更加科学、多元与智能的学术成果评价提供了充分可能。基于对现有学术成果评价模式不足与人工智能应用契合度的分析,文章提出学术成果评价新模式——自然评价。自然评价模式是人工智能与学术成果评价的深度融合,既是对以往同行评议、文献计量、网络计量、替代计量等传统评价模式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也是一种突破与革新。具体而言,自然评价是基于学术共同体在各种学术活动中自然产生的全量化的学术痕迹大数据,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学术成果知识内容和学术共同体学术痕迹数据的语义理解与自动分析中,从而动态形成评价判断,并服务于知识创新与学术进步的一种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中国新办本科院校得到了快速发展,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批在全国高等教育中站稳且能体现自我价值的高等院校。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于2012年1月发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的基础上,将2000年以来开展本科教育且有毕业生的新办本科院校提取出来,从综合竞争力、学校层面的专业评价和专业层面的专业评价3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新办本科院校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处于中下游水平,大部分学校专业星级分布成纺锤形结构,新办本科院校的专业处于中等水平。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新办本科院校还需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办学定位上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近年来我国万人评议机关活动(简称万人评议)在评议对象选择及分类上的模式、特征及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类多分,少评多督"模式,对改进万人评议对象的选择及分类方式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校科技人员的考核制度是人本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该文提出了高校内专业技术人员职务晋升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并据此提出了对各类专业人员定性和定量综合考核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工作对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起着“以评促建”的指导意义。课题组通过试评、调查对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在更加重视办馆效益的环境下,提出了构建“用户参与式高校图书馆评估”的思想及指标体系。对今后研究和建立用户评估图书馆的理论和实践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写作评价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写作动机和写作态度。传统的写作评价方式单一,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了探索二语写作的多元评价模式,对基于博客的二语写作多元评价模式进行了设计与教学实践探索,其中包括诊断性评价、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小组内协作评价、教师评价、写作档案袋评价等评价模式,并利用SPSS11.0社科统计软件包对实验组和对比组学生在写作教学实验前后的英语写作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实验设计的大学英语写作多元评价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二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美国终身教职后评审制度是指大学教师获得终身教职后,定期接受的关于教学、科研、服务等业绩的考核评审。美国终身教职后评审重视教师的发展,强调同行评价的作用,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标准灵活多变。比照美国的终身教职后评审制度,我国高校教师的评价制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引起我们在高校教师评价的主体、评价标准及评价最终目的等方面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