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南都学坛》2017,(3):123-124
<正>一、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与地方区域经济之联系1.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水平由区域经济水平所决定第一,地方经济发展程度直接决定着河南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地方区域性经济需求和经济实力制约着河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人才的众寡与素质由地方经济的发展程度所决定。而人才培养的多少与素质的提高,需要对应的教育支出,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与教育支出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时代基础教育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培养适应未来需求的教师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亟须面对的课题。“学习管理师”富有“一专多能”的特质,承担着“三双育人”的职责,是具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教合一”功能的新型职业。“学习管理师”型师范人才培养有利于实现基础教育的减负增效和环境重构,地方高师院校应立足于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结构调整,坚持需求导向,积极进行“学习管理师”型师范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采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管理师”型师范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探索,从“理念体系、内容体系、工具体系”三方面建构了“学习管理师”型师范人才培养体系。在取得阶段性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将继续从申请“学习管理师”证书认证、将“学习管理师”培养纳入国培省培体系、建立“学习管理师”校级及国家级标准等方面深入探索,以期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由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转型发展提供启示借鉴。  相似文献   

3.
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形成于近代,它经历了晚清时期的三级视学制度时期和民国督学制度时期,制度体系逐渐完善。但是,受时局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教育督导制度在设计、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从河南地区教育督导制度的演变过程,可以观察到教育督导制度在地方推行的具体情况。当时,民国时论对教育督导制度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然而,从具体的实施情况来看,包括河南在内的各地巡学、督学制度,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不完善,都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其中,一些诸如视导与行政关系的探索等,可以为当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论河南民歌歌词特点与衬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民歌的歌词在艺术表现上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它沿袭和继承了中原文化的传统,发展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体裁和形式。河南民歌中的衬词按字词长短可分为衬字、衬词和衬句三类,按词性可分为语气助词类、象声拟声类、指代称谓类和表意性衬词,按应用形式可分为首衬和习惯性用语衬词、间衬、尾衬和衬词段。衬词结合独特的河南地方方言和词曲音调,表达了特定的情绪和氛围,丰富了河南民歌的内涵,进一步体现了河南民歌的地方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5.
河南旅游业在经济环境和相关政策的带动下迅猛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取得了较大成效,旅游经济呈现出较强劲的增长态势。在提升传统旅游产品竞争力的同时,要以资源为依托、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和完善产品结构,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促进河南旅游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成都大学"在二十世纪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三度命名,昭示着相同的历史走向。成都大学创办的意义和价值,远不止于满足地方经济的人才需求,她对高教改革的探索,乃至对过去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突破,都具有更深的意味。成都大学创办在于率先突破了大学教育由中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集中统筹管理的模式,是改革开放以后放权由地方政府主办大学的开创性尝试。  相似文献   

7.
试述清朝至民国时期西藏教育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自古以来地方教育都是以宗教教育为主的,而且享受教育一直是贵族的专利,绝大部分平民阶层都没有学习的机会.至清代,西藏教育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直至民国,出现了宗教教育、政府教育、私塾教育、地方政府教育、外国西方教育等多种不同的教育形式共存的局面.究其缘由,与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多变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北魏自孝文帝迁都洛阳后 ,中原 (大致相当于今河南 )地区的官学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尤其是地方官学在政府的提倡下 ,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地方官学体制 ,为隋唐教育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 ,中原地区的私学也方兴未艾 ,实施不坠 ,呈现出新的特点 ,对我国专门学科的研究和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播 ,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中国,共产党获得民众执政认同即其执政合法性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历史的选择;二是现实政绩。目前,两类合法性的证明方式都遭遇了挑战:历史的选择随时光流逝将会弱化年轻一代对执政合法性的认同;经济增长趋缓对经济政绩形成冲击,部分地方政府及官员对社会问题和矛盾的不当处理、部分干部变质腐败等损害了执政党威信,弱化了社会底层和弱势群体对执政党合法性的认同。共产党要应对挑战,保持和维护执政合法性,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历史叙说的教育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宣传工作能力、教育手段的综合运用能力;二是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坚决惩治腐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共产党执政应以合理法治的形式表现出来,切实做到依法治国。这样,共产党执政才能形成以法理型合法性为基础,以历史的选择和现实政绩为两翼的执政合法性体系。  相似文献   

10.
明代河南科举与人才的消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举是明朝选官话途中最主要的一途。明代的河南,科举考试的概况怎样?科举人才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特点及其历史作用如何?科举考试对人才的消长趋势有何制约机制?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明代河南科举考试概况 1.乡试。明代河南的区划分八府一直隶州,合有108个县、(州),总计人口3240180人①。洪武三年河南首开乡试、地点在布政司衙门(今开封),出典乡试的考官是河南提学使及地方名儒(后又由京官任主考官)。三场考试完毕后约十天发录取榜,取额由政府控制分  相似文献   

11.
希望工程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89年发起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援建希望小学与资助贫困学生是希望工程实施的两大主要公益项目。文章重点关注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目前的希望小学援建制度,结合实际调查情况,并与其他民间公益组织运作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了目前制度的利与弊,并对目前的制度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邵式平系解放后首任江西省省长。他曾担任过抗大二分校副校长、陕北公学教育长,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主要创办人。他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在实践中具有独特的教育特色和办学理念。他与汪东兴、刘俊秀等开创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教育事业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完全赞成,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赞扬,他不愧为人民教育家。文章阐述了他的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学校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不同学历层次分级办学,实现全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科学管理体制;毕业生不包分配,可自主择业,为所有人进大学开辟道路的教育思想。这是他整个教育理论的一部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浙东事功派是南宋时期宋学内部与理学相对立的一个重要学派,主要讲究经世致用之学,对于空谈道德性命之学的理学采取批判的态度。在人才教育上,事功派和理学派也有尖锐的对立,尤其突出表现在人才教育观、教育目的论、教育内容观和教育实践观等几个方面。陈亮、叶适作为事功派的主要代表,在理学盛行的南宋时期,能大胆冲破理学的禁锢和束缚,明确提出功利性的人才教育主张,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极大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明代后期启蒙思想的肇端。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地大物博,壮观富饶。西部企业用工、职工继续教育、新生劳动力的就业观念保守、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宣传力度,转变办学观念;健全配套法规,为西部职教保驾护航;专业设置贴近市场;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不断更新;校企联合扩大交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重视实训基地建设,强化技能培养;大力发展职业资格教育,结合工作培养实用性技能人才;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大批量培养西部实用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是一种外语必修制度,它产生于20多年前的特定历史时期,有其历史合理性,但现在已不符合中国的现实情况。笔者从社会学、法学、社会语言学、教育投资学以及国际比较等角度分析提出,中国外语教育制度应遵循自愿化、专业化、基础化、区域化、激励化的系统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16.
近代日本东亚高等预备学校是二战结束前中国留日学生接受预备教育的重要机构之一。该校初为松本龟次郎私人所立,但随着日本侵华野心的日益膨胀,日本当局通过经费投入、人事调整等直接和间接手段将该校操控于手中,并通过专业设置和校外活动等对中国留日生实施殖民教育,企图将其培养成“大东亚建设”的协助者,致使该校逐步沦为日本培植“以华制华”亲日分子的重要基地。深究东亚高等预备学校对中国留日生预备教育发生殖民化转向的实情,可明晰近代日本民间教育机构被纳入政府事业运行轨道的历史宿命之所以然,亦能得出留学教育要遵循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宗旨、对外教育交流需警惕国际非正常因素等结论。  相似文献   

17.
我国超常教育先驱者沈亦珍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亦珍是我国现代超常教育的先驱者。他于1936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央大学教育学教授。早在20世纪30至40年代,沈亦珍就提出了超常教育的思想,并且进行了超常教育的实践探索,他的超常教育思想包括超常人才的客观性、超常教育的重要性、超常教育的特殊性、超常教育的实践性与创造性等观点。抗日战争胜利后,沈亦珍在上海中学主持实施超常教育实验计划。当年参与实验的师生的反映表明,超常教育的效果是显著的。从当时受到实验影响的上海中学学生的后期发展来看,超常教育的意义是深远的。沈亦珍的超常教育思想与实践已经在我国超常教育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厚重的记录。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中国的性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性教育始于20世纪初,而不是60年代中期。教育界率先以学校为主,进行开拓性的研究和实践。 1920年潘公展编译 Bigelow著 Sex Education,为最早翻译成册的性学专著。此外报刊也发表了甚多的性教育和节育的文章;《教育杂志》、《妇女杂志》等还发行了性教育和节育专号。到1937年仅性教育书籍已近100种。1922年新学制颁布后,教育部在《学校卫生实施方案》和师范等学校的课程标准中,均规定有性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新教育》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教育杂志之一,它积极介绍西方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动态,传播西方教育大家思想,为中国教育界开辟了一条研究、借鉴西方教育的重要渠道。《新教育》对近代西方教育的成功传播,对国人了解研究近代西方教育,加速中国近代教育与世界教育的接轨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新教育》之所以能成为中国近代传播西方教育的重要窗口,与其办刊宗旨的贯彻与坚守、汇聚超强的编辑队伍、传播形式上的多样性等办刊策略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焦作路矿学堂创办背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清末的矿山开采中,外资厂矿由于技术先进、资金雄厚,控制着中国绝大部分矿冶的生产和销售。民族厂矿则因技术落后、人才匮乏,致使许多矿山经营亏损,甚或停产倒闭。面对如此困局,有识人士纷纷要求兴办矿冶学堂,培养矿冶人才。焦作路矿学堂就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承担起了"办教育传承文明,引新学泽被华夏"的伟大历史使命,其办学宗旨和使命感一直传承至今,为中国和河南的近现代高等教育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