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科学哲学对西方经济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思想根源于经济实践,而经济思想的理论框架与论证方式的形成又离不开哲学方法论的支持.19世纪中叶以后,以逻辑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哲学从方法论上给西方经济学以深刻的影响,成为经济学理论建构中重要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问题是现代社会的理论缩影和主导话语,诸多不同领域的思想家都从各自的视角给予普遍关注,结论莫衷一是。因此有必要对现代性问题的前提进行反思。现代性的方法论之思表明必须超越狭隘的"视角主义"走向"视域共现";与之相关的是,现代性的多重论域之思表明现代性问题研究的"领域共现";作为哲学言说主题的现代性之思,旨在开显思入现代性问题的通路:启蒙——现代性的品格;自我——现代性的灵魂;理性——现代性的生命。可以说,启蒙、自我与理性共同勾勒和描绘出了现代性问题的全新图景。  相似文献   

3.
论经济哲学的认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经济哲学的认识论考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展开:对经济本体的认识论考察,其基础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主体的主体意识与经济行为或活动的关系问题;对经济学的认识论的考察,它把经济本体的认识论问题折射为对研究方法论的反思,它不仅反映在对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分野的反思上,反映在对演绎方法与归纳方法的对立的反思上,也反映在个体主义方法论和整体主义方法论的反思上;对经济哲学这一学科的认识论考察,包括经济哲学赖以建立起来的认识论根据和经济哲学的认识论意义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后形而上学时代理性与民主这一核心问题.韦默尔认为,后形而上学现代性是"第二现代性",是一个没有终极基础与和解梦想的现代性,一个不可避免地带有偶然性、不确定性、只有靠解释学的反思才能继续前进的现代性.理性批判需要抛弃绝对主义和先验主义立场,回到日常交往的生活世界.只有借助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反思,才能走出自我意识的囚笼,找到通向"他者"的道路.后形而上学理性观为民主的思考确定了新的哲学坐标.政治现代性是个人的否定自由和人类共同自由的历史和解,民主既不是一个确定的乌托邦,也没有一个先验的基础,它只能依赖于后传统的民主伦理生活形式.现代民主既依赖保护个人自由的法律和市场经济,也依赖公共自由的政治实践和制度,如公共辩论和民主决策.这一政治思想本质上是自由主义的,因为它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和政治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5.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对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影响甚巨,但其内在缺陷也在经济学方法论文献中表现出来。波普尔的自然科学哲学内部,以及他的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哲学之间的张力,使证伪主义的经济学方法论面临严重困难。对证伪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否定性评价,并不意味着经济学无法从波普尔哲学中获得某些洞见。  相似文献   

6.
从科学主义到非科学主义──现代西方哲学的范式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近代到现代,西方哲学经历了由科学主义模式到非科学主义的范式转换。对科学主义的挑战首先来自康德、新康德主义与早期解释学,它们主要是以人文科学方法论的特殊性问题出发展开思考的。本世纪对科学主义的批判反思则深入到"科学危机"、"理性危机"的层面,并在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那里实现了哲学思考范式的根本转变,即由"我思"模式变为"我在"的思考。现代西方哲学的这种反科学主义有其必然性,它是由社会、文化的发展背景以及哲学自身的语言转向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基础是以大工业生产实践为基础的现代经济社会,近代对这个社会真正作出科学理解的是经济学,新哲学以经济学为基础实现二者的内在同一是历史和逻辑的必然.蒲鲁东是第一个自觉地将哲学经济学化、经济学哲学化努力的思想家,他对马克思实现哲学的经济学转向具有重要启示和推动力.哲学和经济学的内在融合构成马克思真正实现总体性全方位的理论革命的基础.马克思哲学就是经济哲学.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唯物史观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对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对熊彼特、诺思理论的影响。波普则从科学哲学角度进行了批评。在它成为官方理性后 ,其批判性大为削弱 ,我们应促使其科学精神复归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有感性、理性和反思-超越三个层面.中国现代性存在着感性现代性不足、理性现代性片面和反思现代性薄弱的结构性缺陷.同时,中国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意识之间存在着冲突,致使现代性发展受阻.中国现代性具有未完成性,因此当前还要坚持启蒙主义,不能认同后殖民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0.
徐訏深受西方文化的浸染,马克思主义,理性与非理性人文主义,基督教,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等都对徐訏产生了很大影响.中西文化对比是徐言于文化反思的中心,崇尚西方现代文化中的科学、民主、自由.徐訏小说受到中西文化两方面的影响,传统与现代性交织并向现代性倾斜是其小说明显的文化反思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