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部性、产业集群与城市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又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结果,外部性、产业集群从聚集生产要素与产业方面共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工业园区建设中的集群战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工业园区是我国地方政府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着力打造的增长极。我国实施集群导向的工业园区发展战略,重点在于制定集群导向的工业园区规划,推行创业导向的产业集群政策,确立地方工业园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专业、特色价值定位,依托地方化、城市化运动将工业园打造成服务全球、嵌入地方的产业社区。地方工业园区的集群战略面临一些制度缺陷,需要从转变政府职能、促进企业家阶层的崛起、激活中介组织的治理功能、构建创业型园区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创新制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城市化研究文献综述基础之上,提出以农村产业组织参与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过程分工,不仅能够形成农村产业组织参与城市化进程的收益预期,而且能够形成实施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的非农产业组织参与城市化进程的成本预期.从分工维度建立了一个把土地流转内生于承载城市化进程的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过程的可持续城市化分析框架,并从流转土地使用效率同农村产业组织交易效率和农民参与产业分工交易效率之间的计量分析,对本文可持续城市化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4.
农村产业组织参与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过程的分工,不仅能够形成农村产业组织参与城市化进程的收益预期而且能够形成实施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的非农产业组织参与城市化进程的成本预期,据此从分工维度建立了一个把土地流转内生于承载城市化进程的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过程的可持续城市化分析框架,并从流转土地使用效率同农村产业组织交易效率和农民参与产业分工交易效率之间的计量分析对可持续城市化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后,证明农民参与产业分工和农村产业组织的交易效率对土地的使用效率有着显著而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的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从集群形成、产业类别、产业水平、中介机构、分工协作以及社会网络等方面对我国产业集群与意大利产业集群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我国产业集群尚处于相对较低发展层次的结论。借鉴意大利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增强我国集群竞争力,对于进一步培育发展我国集群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发展企业集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集群多为中小企业集群,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集群的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相辅相成,推动着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7.
作为区域振兴的有效方法,产业集群战略受到广泛的关注。集群内企业具有高效率、高生产率等特性。高度的产业集群化是日本获得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借鉴其发展经验对我国制定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与集群政策,促进、引导和规范产业集群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文章从日本区域政策的视角,分析了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的理论发展,并对我国的集群发展作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凸显经济崛起的强大张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形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是增强一个国家、地区、企业经济竞争力的战略性措施.长期以来,我国考虑工业化问题往往集中在国家一级的政策和产业层面上,对正在兴起的产业集群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健康发展,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国家竞争力、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一种重要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陈雄 《学术探索》2005,(6):25-29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形态,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理论界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有效地提升了当地经济的竞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产业集聚现象日益引起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纷纷加以研究和推广。有鉴于此,从理论上研究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规律,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产业集群在更宽、更广的区域和领域中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特别是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产业集群的信任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任是嵌入在社会结构、经济交易之中的一种功能化的社会机制,是产业集群运作机理的核心。在社会网络、分工合作和空间集聚三种力量作用下,产业集群中信任机制依靠交易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两种途径来形成,信任能够增加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降低交易成本,促进集群竞争优势的产生。产业集群的信任的产生和发挥作用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变迁轨迹为:从依靠人际信任、计算型信任等延展到包含制度信任、契约信任、过程型信任等诸多类型的信任体系。我国一些地区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时,需要重视通过构建社会网络,积累社会资本来塑造产业集群信任机制,并把握集群信任机制的动态发展轨迹,形成各种信任类型相互补充的信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