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形成双宾结构的必要条件有两个,一是正确的句法形式,即V+N_1+N_2;二是合理的语义关系,即“三目谓词+与格的项+受事格的项”。语义关系是深层的、内在的、隐性的,既作用于句法关系,又能在句法平面上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N_1的N_2格式研究的范图 (一)关于N_1的N_2格式研究的范围“N_1的N_2”格式即“名_1的名_2”格式(名_1可以是人称代词或疑问代词“谁”)。由于N的变换,可以有以下几种类型: 1、大地主的父亲 2、鲁迅的书 8、石膏的少女 4、木头的房子第4类N_1和N_2皆为非生物名词;第3类N_1为非生物名词,N_2为生物名词,这两类一般不构成岐义。第2类N_1为生物名词,N_2为非生物名词,有歧义。“鲁迅的书”  相似文献   

3.
公式N_s+[给+N_1+N_2+VP]中,N_s代表主语,“给”是动词,表示“给予”的意义,它要求带两个宾语:N_1代表直接宾语,主要指人;N_2代表间接宾语,主要指物,有时也可以指人。VP代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例如: ①他给孩子们茴香豆吃。 N_s N_1 N_2 VP ②妈妈给小王一块布料作裙子。 ③组织上给老张三天时间考虑这个问题。 ④我给他一只猫捉耗子。 ⑤学校给老教授两个年轻人作助手。 N_2 本文似对该句式的句法结构、语义结构以及该句式的语法意义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N1+N2=N3结构。文章从语法和语义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英汉N1+N2=N3结构的表层结构(语法关系)和深层结构(语义关系)的异同,指出"同形异构"和"同构异义"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大量例证说明英语的形合和汉语的意合各有巧妙,各领风骚。文章进而强调,在具体语言实践中,望文生义是要不得的。  相似文献   

5.
“N_1 V得 N_2 VP”句式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的述补结构是一种很复杂的现象,其复杂性表现在“结构类型的多样性”,“结构上的缩略性质”,“补语语义指向的多样性”,“结构分析上的困惑”等。①“N1+V得+N2+VP”句式则充分体现了述补结构的这种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废名在1932年所作《〈周作人散文钞〉序》中,曾经说"所谓新文化运动,其实就是新文学运动"(见止庵编《废名文集》第115页,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废名的概括或许经不起严密的学理推敲,但毫无疑问,文学确实是那个启蒙时代的某种意义上的中心,甚至,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段内,文学都是社会生活中的焦点,是整个文化的代言和表征。进入现代文学,是进入中国现代思想、现代历史的"不二法门"。而在新文学运动中,"新诗"的发生发展,又是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命名模式,是认识活动和交际活动共同的研究对象,可以 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分别进行研究。菜肴名称是交际活动中最常见的语言形式,其中有大量 的名名组合结构,是研究语言结构模式和命名模式的“语料库”。命名模式具有不同的层次 性,从语言的角度看,有语法、语义、语音等不同的层次,从文化的角度看,有修辞、心理 等不同的层次,把“名+名”式菜名放在这样的层级系统中考察,可以窥见名名组合结构的 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8.
1+1的梦想>2     
1名视障人+1名肢残人高山是一个瘦瘦的大男孩.如果没有游弋不定的眼神和度数无法估量的眼镜,人们不会想到他是视障人士.因患有先天性眼球振颤致使物体在眼睛里无法稳定成像,他的视力其实不及0.1.  相似文献   

9.
中国菜举世闻名,而那含蓄隽永深远、富有诗情画意的菜名,则被世人誉之为"菜单文学"。中国菜名,用词典雅秀丽,制作出来的菜则色、香、味、型、器俱全。例如将豆苗比作"龙须"、菠菜唤作"红嘴绿鹦哥",鸡蛋美名为"芙蓉",鸡翅喻为"华  相似文献   

10.
中国菜,尤其是中国传统特色菜,不仅爽口,而且韵味。为了让这种美食吸引更多的外国客人,一个响当当的菜名是必要的。是为了方便外国朋友理解而将中国菜名意译还是为保留其文化内涵而将其用汉语拼音音译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从目的论的视度看,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传统特色菜菜名应以音译为主,采用这种方法去翻译不但可行而且必要。  相似文献   

11.
有关“副名”和“S比N1还N2”构式的研究较多,但几乎没有涉及两者之间的压制研究。鉴于此,文章从句法和语义两方面分析“副名”对“S比N1还N2”构式的压制作用。研究发现:当“副名”压制“S比N1还N2”时,后者对前者的信息既有传承,也有阻断。在句法方面,传承了名词形化和增强语的特征,传承了名词的部分特征。在语义方面,传承了名词表典型意义的特征,但阻断了表典型意义的突显方式;传承了增强语表主观性的特征,但其主观性比“副名”更强;传承了抽象名词和指人名词具有语义对立关系的特征,但其具有的语义对立关系名词比“副名”构式更多。  相似文献   

12.
江苏“随园菜”与北京“谭家菜”、山东“孔府菜”并称为中国最著名的三大官府菜,其中的“随园菜”得名于江苏历史名人,清代著名散文家、诗人袁枚的饮食文化著作《随园食单》。采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随园食单》中菜品名称的音节数目、组成结构、命名特点等,以挖掘江苏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中国菜常用的刀工和主要的烹调方法的译法,菜肴的三类命名方式:写实命名法、虚实命名法、艺术命名法,及其文化内涵,并结合实例归纳提出了几种具体实用的中式菜肴名称的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转译法,音译法及直译加注释类。  相似文献   

14.
中餐菜谱的翻译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外交流中,中华饮食文化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各国餐饮和文化的巨大差异,翻译中文菜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笔者从中餐菜名入手,结合翻译目的论,提出了中餐菜谱英语翻译中的一些问题和应遵循的求实、简洁、音译和增补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殷夫虽然很早就参加革命, 但其初期诗歌创作以爱情诗和个人主体 “我” 为中心, 直到 1929 年发表 《别了, 哥哥》 后, 才明确转向了革命诗和类主体 “我们”, 但是转向后的殷夫, 仍旧存在 “正负情 感” 的 “矛盾和交战”, 甚至有着难以割舍的 “阴面的果实”。 它们并不仅仅是五四个人主义的残留物和左 翼革命无法解决的难题, 更是现代主体诞生时自带的哲学难题, 即 “我” 和 “我们” 背后的个人与社会阶 级的关系该如何解决的问题。 而 “殷夫矛盾” 的研究意义, 就在其不是这个难题的解决, 而是难题的探索 和症候。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有关“S比N1还N2”构式的研究较多,但关于“S比N还A”构式对其压制的研究却极少。有鉴于此,本文从构式语法的视角分析了“S比N还A”对“S比N1还N2”构式的句法压制及后者对前者句法信息的传承。“S比N还A”构式分为表比较类和表比况类构式两种。研究发现,“S比N1还N2”构式除其N2传承了“S比N还A”构式中A的句法特征外,还传承了“S比N还A”构式无否定形式;传承了表比况类构式中A不能转换为其反义词、S与N不能互换、不能省略“还”的特征;阻断了“S比N还A”构式中A后面可用数量词,以及表比较类构式中A可转换为其反义词、S与N可互换、可省略“还”的信息。在传承“S比N还A”构式的5个句法特征中,有3个传承自表比况类构式。这表明,“S比N1还N2”构式主要受到表比况类构式的压制,即其句法特征的形成主要与后者相关。  相似文献   

17.
根据出现在格式中的能产生歧义的名词小类和两个名词在格式中不同的深层语义关系,对"N1+的+N2"组合的几类歧义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一类是N1、N2都是表示人物或身份范畴的名词;一类是N1是表示人物或动物的名词,N2是表示具体事物或抽象事物的名词;还有一类是N1为表示地区、单位的名词,N2为表示人或物的名词。从语义关系角度指出这种歧义类别产生的条件及形成的原因,并给出分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名1 名2”语符串如果能构成词组,对应着定中、联合、同位、主谓四种结构关系。从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角度对现代汉语“名1 名2”的四种结构关系逐一进行探讨,并廓清四者的不同之处,以便计算机对这几种结构类型进行自动识别。  相似文献   

19.
英语NP1 be NP2判断句表达主项NP1、谓项NP2两个概念外延相容的逻辑语义关系.表达抽象概念的抽象名词短语赋予NP1 be NP2句概括、客观和静态表达的句式意义,将抽象名词短语逆转换为具体表达是识解NP1 be NP2句语义的关键.NP1 be NP2句按NP1、NP2不同的语义表达,可汉译为"是"字句、及物动词谓语句、不及物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或无主句等多种情况.通过翻译实例分析,为汉英科技翻译实践中恰当运用NP1 be NP2句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俊民 《南都学坛》2010,30(1):10-21
从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出土的近1.8万枚简牍资料所见的"亭名"、"亭长"和亭来看,其中"亭"可以分三种:边塞候望之亭、行政治安之亭和邮驿之亭。部分亭存在的时间很短,有兴替之变。以"亭"为中心研究悬泉汉简文书,揭示西汉之时相关的社会信息,特别是效谷县的邮驿道里和邮驿系统之结构。"置"、"骑置"和"亭"构成了效谷县的邮驿系统和文书传递线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