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隐喻艺术思维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思维形式,它具有情感性、整体性、象征性和启发性的特征。艺术通过隐喻使情感得以外化或物化,隐喻思维贯穿于艺术创造的全过程,象征性构成了艺术元素之间的联系,填补了意象之间的空缺,启发性是隐喻艺术思维的根本所指,它增强了隐喻艺术思维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意象是思维的,意象是隐喻的,意象是隐喻艺术思维的核心。意象的形成离不开影像。意象具有不完整性、模糊性、暗示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证艺术思维的特征、活动规律及其艺术表现.从而认为艺术思维是文艺的生命。全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证艺术思维是艺术家特有的审视,构想与建造艺术作品的思维方式,思维素质与能力;第二部分论证艺术思维是一种审美活动;第三部分论证艺术思维是形成自我风格的保证;第四部分论证艺术思维大于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4.
隐喻是思维。艺术隐喻就是人脑运用隐喻方法,通过已知的某一事物的个别属性来暗示或者隐合另一事物相似属性的信息加工处理及整合过程。艺术隐喻具有发散性与跳跃性、形象生动性与创造性、以相似性和类型性选择为基础、意向的不确定性等特征。艺术隐喻的主要方法有主动隐喻法、存在性隐喻法和可能性隐喻法。  相似文献   

5.
禅思维与艺术思维存在着共性,受禅思维影响的士人,将禅思维引入艺术思维中,孕育生产了物我同一的作物方式,在情(理)景交融的民族性艺术特色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比兴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比和兴在作为修辞方法时两者有别,但作为一种艺术思维方式,则比兴有许多共性,都具有用此意象代替彼意象的隐喻特征。用格式塔心理学和美学理论来看比兴思维,能为我们重新阐释古代诗歌经典理论的心理机制提供一个科学性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联想是人类古老的一种隐喻思维形式,它从一产生起,就带有根本的隐喻性质。艺术联想思维具有情感性、偶然性、隐蔽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汉代的赋体文学具有其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汉赋以象喻志,这是隐喻思维的标准流程.汉赋在内容上着力"体物",而"体物"的目的则是为了"写志",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这其实正是隐喻的方式.汉赋作为一种文学体式,在对隐喻方式的运用上可以说已经很成熟.汉赋大多采用假托的方式,实际上主要是艺术隐喻方式之一的借喻,也就是假借一个事物来表现某种情志.汉代的赋体作品,尤其是大赋作品,之所以在当时如此受到文人的厚爱并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巨大影响,其关键因素就是隐喻思维方式的被看重和广泛应用.同时,汉赋也采用讽喻的方式实现其隐喻价值.汉赋在艺术意象的创造上具有很高的隐喻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商代青铜酒器造型倾向和装饰思维的分析,阐明了这种艺术思维方式和形象特征是形成中国艺术观念的核心和基础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以往的艺术思维理论割裂了思维和语言的辩证关系,割裂了创作过程不同阶段之间的有机联系,没有正确指出不同艺术思维方式的基本区别。文章指出,艺术语言是以抒情为指归的按审美规律构造的符号系统,这一系统是艺术思维的唯一工具,而形象则仅仅是艺术思维的对象之一;不同种类的艺术有不同的艺术语言;要想学会艺术思维的方式,提高艺术思维的能力,就必须进行艺术语言的学习和训练。  相似文献   

11.
叙事文本中隐喻地表达和理解都依赖于隐喻思维,叙事隐喻思维在认知过程中体现了从特殊到特殊、从一到多、此岸到彼岸的哲学二元对立关系。叙事隐喻不仅仅是艺术问题,还具有哲学意味,最终实现了人类“诗意地栖居”,完成了对真与美的传达。隐喻叙事构成了叙事隐喻文本艺术哲学层面上的真实,叙事隐喻思维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哲学思维。  相似文献   

12.
隐喻理论的认知本质与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存在于语言之中,又存在于生活之中,对于隐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与把握。隐喻是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途径,它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起着主要和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将隐喻的研究和应用提高到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文化中的隐喻对其思维方式、艺术创作、语言使用等的影响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国英语学习者时常在英语隐喻理解过程中产生困惑。图式理论可以为英语隐喻理解架起一座桥梁。本文试图根据隐喻特点及某些相关的运作机制对英语隐喻理解程序进行多维度的分析,从而促进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隐喻的领会与欣赏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东北民间故事以其独特的审美特性的构成,即思维形态的虚幻性、象征意象的隐喻性、结构模式的立体性,建构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跨越了浩瀚悠邈的时空,满足了东北民众及其他地区民众多种多样的审美需求,同时也使得东北民间故事获得了永久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隐喻与委婉语的实质,对词汇,语法隐喻在委婉语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在语法隐喻中分析了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隐喻与委婉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词汇隐喻中的委婉语是自下而上的思维模式,而语法隐喻是委婉语自上而下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与词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介绍了隐喻与词汇的概念和关系,指出在英语词汇习得中应充分运用隐喻知识,重视基本范畴词汇及其隐喻意义的学习,这样学生的词汇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从英汉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等几方面探讨了英汉隐喻的文化特性,认为隐喻具有民族特性。它以思维为本源,以相似和联想为基础,其意义源于思维与认知客体的互动,是一种文化行为。这种行为制约于民族思维方式、传统习俗以及民族历史与典籍,使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隐喻是一种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思维现象,具备多方面的功能。从其自身语言系统的角度来看,它是语言发展和变化的动力机制;从修辞学的角度看,它是表达复杂的事物和思想的有力工具;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它表达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从隐喻思维的发展、隐喻和思维的内在联系等角度出发,以隐喻在翻译和诗歌中的应用为例,阐述了隐喻和思维认知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