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原湘为性灵派主将袁枚大弟子,性灵派的重要成员。其诗学观不仅继承了袁枚性灵说的内涵,而且予以深化,堪称是性灵派之功臣。其诗歌创作亦抒写真性情,表现个性,具有性灵诗的审美特征;但却丧失了前辈讽谕社会的批判意识,又浪使才情于艳诗,不乏过失,实乃性灵派走向衰败的一个中介人物  相似文献   

2.
清代性灵派以袁枚性灵说为理论旗帜。而性灵说与性灵派的出现,既是中国性灵美学思想传统发展的产物,又有乾嘉时期的思想文化特点为背景。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探讨性灵说与性灵派产生的原因,可深刻认识性灵说的内涵与性灵派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袁枚是名列乾嘉三大家之首,为性灵派之领袖。袁枚论诗,注重“性灵”,也极其强调诗人的天分。本文从袁枚与公安派性灵之分野、袁枚的诗才论、袁枚论诗才中的灵感、才与学、识的关系等方面剖析袁枚的诗才论,从另一个侧面探讨性灵说。  相似文献   

4.
《性灵派研究》是一部展示真正学术品味的著作:其一具体展出了性灵派的总体风貌,雄辩地证明性灵派在诗学史上是个巨大存在,不可忽视;其二深入探讨了性灵派的诗学体系,首次对性灵派成员进行了全方位的考究、辨析,为中国诗学研究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晚明纷繁复杂的文学思潮中,公安派和竟陵派是以标举“性灵”耸动一时的两个诗文创作流派。以袁宏道为首的公安派首倡“性灵说”,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有力地涤荡了笼罩于晚明文坛百年之久的拟古阴霾,给当时的诗文创作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以钟惺、谭友夏为首的竟陵派接过“性灵”的旗子,强调诗是性情的自然流露,非人力之强为。他们扩大了“性灵说”的影响,“世之论者曰:钟、谭一出,海内始知性灵二字。”(钱  相似文献   

6.
乾嘉之际,诗风异动,无论诗坛主创还是诗风都与清前中期不同。时代与文人士子的人生走向促成了乾嘉之际诗风的异动,而诗风的异动又反过来影响了文人士子的人生选择和整个时代的风尚。孙原湘选择了以袁枚为首的性灵派,并且虽以师事之又始终保持自己的主张,不仅与袁枚及以其为首的性灵派在当时的影响力有关,更是乾嘉之际诗风异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郑板桥与性灵文学的关系立论,探讨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文章指出,郑板桥的文学观体现了性灵派的美学思想,而在性灵文学中,郑板桥又有自己的特点,如在内容上强调性灵与功利的结合,在艺术上善于提炼作品的主题,抓住典型生活细节与意象等等。  相似文献   

8.
王英志所著的《袁枚暨性灵派诗传》全面探讨了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的文化倾向与审美特征,也介绍了性灵派有代表性的诗人,并对其诗作进行了选注。  相似文献   

9.
浙西词派在乾嘉时期开始走向衰落,主要原因是盛世不在,使浙派"醇雅"的审美主张失去了依凭的社会基础,与此同时,浙派在发展的过程中,过分强调对词体形式、语言的雅化追求,忽略了对词作内容的关注,造成了内容的重复与空洞,浙派词也因此失去了生命力与感染力。与此相应,浙派流弊的具体表现是:性灵不存、用典无度、风格单一。  相似文献   

10.
《性灵派研究》是我国学术界全面系统地研究性灵诗派的一部力作。本书无论是在材料的梳理、研究的视野、研究的方法 ,还是得出的结论上 ,都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就 ,在我国学术界的性灵派研究方面具有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11.
袁宏道在尘封三百余年之后的20世纪前期重见天日,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1932年)无疑具有开创之功,但周氏对公安派文学之近代化价值的判断主要建立在明代性灵派与复古派的二元对立认识基础之上。周质平《公安派的文学批评及其发展》(1986年)批评了以"载道"与"言志"划分七子与三袁的做法,并质疑林语堂、刘大杰等人过誉袁宏道的行为。那么,性灵派与复古派关系如何?性灵说与王学关系怎样?性灵派文学的近代化价值何在?若想就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齐梁文坛的三派:复古派、折中派和新变派。着重介绍昭明太子萧统是折中派的代表,这一派的特点是基本上肯定魏晋以来骈体文学的发展,重视文采,重视雅正,主张文章要华实相扶,文质彬彬。新变派以萧统的同母弟萧纲等人为代表,这一派肯定南朝文学的新变,不像汉儒那样强调教化和美刺,侧重于抒发情性和陶冶性灵。  相似文献   

13.
清代性灵派诗歌的内容意旨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成员虽然以表现真挚之情与闲适之趣为创作主旨,但亦具有风雅之怀:一具有仁爱之心,二具有讽谕之意;性灵派诗对白居易新乐府精神是有所继承的。后人斥性灵派诗为“风雅之”,是十分片面的。  相似文献   

14.
性灵派殿军张问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问陶为清代性灵派之殿军,与主将袁枚、副将赵翼鼎足而三。其依据在于张问陶之才识非一般性灵派诗人可比:一是张问陶有明确的、较完备的性灵说诗学追求;二是张问陶诗歌创作成绩斐然。其后则无人可超越了。  相似文献   

15.
舒位诗学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舒位的诗学观表现在:重视诗人道德气节;讲求才学识相结合而强调多读书以培养才识,少用书以贯注真气;认为好诗须以真性情出之;倡导不名一派,融各家之长;注重作诗技法等。文章以舒氏诗歌特色说明其理论,并将舒氏诗学观放在历史及时代背景中作了评论,认为舒氏作为性灵派的骁将却有着与性灵派主张不完全相同,甚至更进步的诗论。  相似文献   

16.
袁枚于乾嘉诗坛影响甚巨 ,不仅其性灵说深入人心 ,形成了性灵派 ,而且使蒋士铨、黄景仁、李调元、陈文述、宋湘等诗坛名家成为性灵派的同盟军。其负面影响则是引起洪亮吉、姚鼐的批评以及章学诚等的攻讦。而正负影响之大 ,皆足以证明袁枚为乾嘉诗坛盟主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万历初期 ,后七子派规模急剧膨胀 ,呈现短期中兴 ,发生界内新变。王世贞晚年学道逃禅 ,疏冷笔砚 ,推崇诗歌“性灵”。新安诗群、末五子构成派中两大新人群体 ,新安诗群之兴与徽州“商而士”世风和汪道昆的推毂关联尤为密切 ;末五子的屠隆、赵用贤追求“性灵”文学 ,其“自适己性”、“师心独运”诗观可称公安派诗论的同声前奏 ,李维桢、胡应麟虽擅长论诗 ,但保守色彩较重。后七子派随着王世贞、汪道昆的谢世走向衰落 ,复古中坚李维桢无法挽回诗歌复古运动的颓局  相似文献   

18.
王夫之对竞陵派进行了最严厉的批判,对他们几乎是全面否定.批判他们直承七子派的王、李,而不是公安派;标举性灵,而实际上根本不是性灵;批评竟陵派的诗学主张"幽情单绪",并认为他们的诗是"亡国之音".王夫之厉批、痛诋竟陵派与其宣泄亡国耻辱和力挽大雅的诗学传统取向有关.  相似文献   

19.
贺贻孙是明清之际著名的诗人与诗学家,他对明代复古派、公安派和竟陵派的诗学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分析批判的同时兼取其长,从而建构起自己的诗学体系。贺贻孙吸取公安派、竟陵派对性灵的追求,提倡诗写本色,反对字模句拟;同时强调师法古人,主张在熟参古人的基础上抒写情思,以避免公安派俚俗之弊。由于身经丧乱,贺贻孙尤其注重变风变雅,强调梗概多气的激越情怀,这就与公安派关注自我、竟陵派幽深孤峭拉开了距离。贺贻孙还提出了"化境"这一审美理想,以避免复古派之赝古、公安派之纤佻以及竟陵派之僻涩,彰显出卓越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0.
谢榛"诗三要"是明代复古理论的发展,不是一种诗法。其"神气"与"体"有关、以"气"和"气格"为主;其"声调"追求音乐性,强调择韵、调(tiáo)韵、审音,虚实相生、妥、平妥、妥帖为"求声调"的具体体现。谢榛所论"精华"是对前人杰作的吸收,但又是以养气为导向,并最终指向"浑沦"、"自然"的审美诉求。谢榛"诗三要"的提出以性灵为导向,一定程度上调和了复古派与性灵派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