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采取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篇章语言学角度对大学生的英语作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大学生的英语作文中存在较少的非语篇性的词汇和语法错误,语篇层面的错误所占比例很大,影响了语篇的衔接、连贯、意图性、可接受性和信息性。基于篇章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错误进行归纳与分类,错误类型包括:语篇的宏观结构错误、段落内容与段落间连贯错误、句子间的连贯和衔接错误。  相似文献   

2.
语篇教学法与大学英语精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篇教学法是随着篇章语言学(text ling uistics)的理论在西方的兴起进入外语教学课堂的.不同于传统的以句子作为基本单位的“句子教学法”,它是以语篇作为基本单位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语篇分析为主,先从表达完整而确切的意义和思想内容的语段篇章的结构形式入手,再分析句子、段落之间的衔接和相关意义及逻辑思维的连贯.采用语篇教学法,在精读课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把对课文的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根据语篇分析的理论,对一个语篇的分析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因此.在讲解一篇课文时,首先从上宏观上着手,立足于篇章整体,对课文进行分析、理解和概括;然后,从微观上探讨各种语言形式在具体语言环境下的  相似文献   

3.
把主位结构作为功能语篇分析的重要手段,对具体语篇进行主位分析,并利用语义场理论去解读语篇句际间的语义联系是如何通过主位推进模式进行建构的。研究表明,语义场理论发掘了主位结构的语义内涵,使研究的范围从词汇层面经由小句层面扩展到篇章层面,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功能语篇分析。  相似文献   

4.
英语语篇中存在着大量的象似性,从词的音、形到句子结构和篇章结构。本文对英语语篇中措辞的象似性进行归类和分析,从而说明作者的语篇措辞不仅是有理据性的,而且通过对语篇措辞的象似性探讨,试图为语篇措辞的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并为语篇分析和词汇教学开辟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篇章语言学理论,对狄更斯的作品《雾都孤儿》(简化本)的开头部分和其相应的原著原文在衔接方式和连贯性上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其在语篇和词汇语法上的层次差别。研究结果表明从词汇层次来看简化语篇的难度有所下降,在语篇层次上看简化语篇的衔接项的数量和密度都超过了原著,篇章组织更为紧密,然而原著的自然衔接机制受到破坏,影响了原著的修辞和文体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闻文本是普通公众了解最新时事资讯最便捷的媒介,英语新闻语篇的词汇衔接与语篇连贯之间的通达关系有助于读者迅捷而深度地解读语篇。词汇复现是词汇衔接最常见最重要的手段,文章从篇章语言学的词汇衔接与语篇连贯视角探析了英语新闻语篇的词汇复现手段。  相似文献   

7.
语篇建构与解构活动建立在语法关于词汇是最小运用单位理论之上,但以词汇为最小运用单位,以字典释义为语篇词汇定义不足以解释语篇构成实际存在的语用顺应意义框结构,语篇主题句与支撑句展开模式和语篇主述位推进模式证明对语篇结构和解构有积极解释意义的是语用顺应意义框理论。  相似文献   

8.
文化语境是语篇解读的重要依据。在语篇翻译过程中,文化语境对译语的词汇语义重构、句间连接和篇章结构重建都起到重要作用。译者应充分关注文化语境,以建立连贯的译文语篇。  相似文献   

9.
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崭新领域.它从研究比句子更大单位的语篇出发,考察在特定的语境(Linguistic Context)中,篇章结构的安排与组成及其产生的效果.通篇分析这一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拓宽了语言研究的视野,而且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观点、新方法.本文就是应用语篇分析理论,从文体学(Stylistics)角度对一文学语篇进行的探讨.由于篇幅有限,笔者仅选海明威(He-  相似文献   

10.
自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篇章语言学和话语分析蓬勃兴起,它使语言学从对语言系统的研究发展到了对语言使用的研究,对语言使用的研究则超出了句子的范围,对大于句子的结构——句群、段落、篇章等进行研究,研究句与句、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各种关系。其中反映篇章结构成分之间联系的衔接研究在现代语言学中引起了普遍重视和关注。一、衔接研究的提出率先提出衔接研究的主要是韩礼德。韩礼德受弗斯(J·R·Firth)搭配概念的启示,在话语结构中揭示了衔接范畴。有关衔接思想的最初萌芽,见于他的《文学研究与描写语言学》(1962)和《文学话语的语言学研究》(1964)二文。韩礼德(1962)在用语言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1.
通过溶剂超临界CO2雾化萃取法制得了乙基纤维素微粒.研究了溶液喷口流速、溶液浓度、温度、压力对颗粒粒径及其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工艺参数,可在较大范围内调控微粒大小,所得微粒平均粒径为0.64~10.83μm.随着温度和溶液浓度的增加,颗粒粒径及其粒径分布增加;随着压力和溶液喷口流速的增加,颗粒粒径及其粒径分布减小.  相似文献   

12.
战后日本在语言研究领域,一反过去,即以统合[语法、逻辑、习惯]的语言结构体系、语言分析理论相继问世,为研究日本语言开创了局面。近些年来,日语语法的研究已涉及到日语语法领域的方方面面。语法研究的成果也层出不穷。涌现出许多研究学者。早期的有山田孝雄、桥本进吉、松下大三郎、时枝诚记等几位语法学者,都提出自己的语法体系。他们研究的主要特点是侧重句子结构方面的研究。例如,山田孝雄先生的语法学说力求解释人的思维方式与外在的表现形式的语言之间的关系;桥本进吉先生的语法体系最大特征是更加重视语言的外形,最为突出的成果就是设立了句节的概念;松下大三郎先生的语法体系更为独特,使用的概念也不同,主要对词素进行了研究;时枝诚记先生指出思想的表达和理解的过程就是语言。20世纪七十年代后,以铃木重幸、奥津敬一郎、森田良行、高桥太郎、寺村秀夫、沼田善子等为代表的研究,较前期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语言学家对英语双关 (pun)的长期研究认为,pun只存在于词语 (word)或词组(phrase)这一级别。通过与汉语中双关语的对比分析,借鉴汉语双关修辞手法应用范围的最新突破研究,认为pun(英语双关或一语多关 )也应是一种修辞格,其体现不局限于同音 (近音 )异义或同词多义这些手段,其他修辞格如暗喻、反语、象征也可被使用。根据研究提出把英语中pun的应用范围从语素、词、词组延伸到了句子、句群、语段以及语篇。  相似文献   

14.
国内语言学界对于英汉语对比研究的重点,多集中于语音、词汇、语法、句子等传统语言层面,对英汉语篇的对比研究相对薄弱。我们从英汉语篇差异三方面的表现(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螺旋式与直线形以及意合与形合的对立)及其哲学根源出发,选择《围城》中、英文本为对比语料,揭示了在英汉语篇翻译时,如何针对英汉语篇粘连性和连贯性的差异,借用各种衔接手段进行合理必要的调整,力争"得其意"而不"忘其形",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的风貌。  相似文献   

15.
在国外,对语言的研究开始从词的层面和句子层面转移到篇章层面,从句法转移到语义,从语言内部的静态分析研究转向语言与语言外部因素之间互动关系的动态研究。在外语教学中,必须注重对篇章结构分析,加深对语篇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关系从句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句子结构,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众多语言学家和二语习得研究者们就对其进行过深入研究,而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语言迁移理论研究的不甚多。因此,通过对比分析英汉关系从句,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关系从句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进行探讨,并提出对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关系从句的合理方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国外研究者以修辞结构理论为支撑对大批量的英语语篇结构进行标注,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这为汉语语篇标注带来很多启示。鉴于英汉语篇之间的差异,提出以汉语的句群理论为支撑对汉语语篇结构进行标注。首先,汉语的句群理论与RST理论的根本假设、主要性质是一致的;其次,RST理论的分析基于从句和小句,这顺应了英语重形合的特征。然而,对于汉语重意合的特征RST理论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后,清华的多层级中文树库中已经涉及到篇章层面句群的识别,为以句群理论为支撑的汉语篇章结构标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MichaelHoey关于语篇中的词汇模式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对非记叙文的篇章主题的解读重点在于寻找篇章主题的关键词,而关键词又和篇章中的高频词息息相关,在找到关键词的基础上,围绕关键词构建关于主题的短语或句子。  相似文献   

19.
词汇模式理论从词汇复现的角度提出英语语篇的分析模式(词汇复现-句子联系-句子衔接).词汇在语篇中的复现模式把词汇、语法和语篇等连接手段统归于词汇,可以简化语篇衔接分析的过程,操作性强.本文利用此理论分析汉英新闻语篇各一篇,从词汇复现的角度对比汉英语篇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有关篇章分析与汉语篇章连接成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探讨了语法研究范围从句子扩大到句群、段落、篇章的原因。简述了国内外篇章分析研究的基本状况。比较了国内有代表性的两家关于篇章中句间连接关系类型的不同看法。最后 ,着重分析了汉语篇章中四种关系类型的表现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