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当前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多关注无形文化如技艺习得与技艺传承,容易忽略手工艺发展所依托的有形之物,即物质性基础的研究。人类学整体观视角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整体,统合了物质与非物质,自然与文化。因此,研究者应对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层面同时进行深度的考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体性存在,还包括了流动性与可变性,它并非是凝滞的地方特色产物,其存在与发展始终伴随着与地方社会以外世界的连接与互动。  相似文献   

2.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培计划带来的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是通过非学历教育的方式对传承人的传承能力、展示和推广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持久的存续力、传承人的文化自信等多方面的培养,经过近四年的推广已经渐成规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需要给其传承人更强的传承能力和文化自信,让他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传播是其发展的动力,传播不是传承,但却能让更多人参与到传承的工作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加入到扶贫队伍中,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人们就业,展现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独特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培计划在各地的培养模式大致相同,但研培效果却有所差异。结合具体案例,大胆质疑,并提出解决方略,对今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培工作以及学者的深入理论阐释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如何建设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是许多学人高度关注的问题,曾一度引发了热议。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高校应做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育与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育相结合;依托地方文化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尽量避免相同专业的相互"踩踏";专业课程设置做到基础文化课与地方文化课相结合,理论课与传习课、拓展课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濒危语言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特类。当前濒危语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身份得不到确认,不利于濒危语言的深度记录、整理、保存以及实际传承和具体保护。加强濒危语言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可与依赖其作为重要载体的民间文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活态的群体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前广受关注的话题,大学是文化遗产学习传承之地,高等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传承和发展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高校体育教育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重视本民族、本地区体育文化的教育与传承,让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进课堂,保护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与繁荣复兴的丰厚滋养,彰显着民族的文化身份,但其传承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作为文化传播与传承的主阵地,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库伯的体验式学习理论主张学习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包含具体体验、观察反思、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4个环节。结合非遗的实践属性,将该理论引入高校非遗教育活动中,梳理了非遗十大门类的体验重点,并探讨了创设非遗体验的实践路径,从而从内容和形式上关注具体体验的构建,旨在为高校非遗教育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培养思维与技能俱佳的非遗人才。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学科,当在起步阶段,随其传承保护与研究的逐步深入,一些较早介入该领域的有识之士,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进行多角度的探讨并取得一定的共识。针对目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诸多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从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储备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规范,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培养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存续"活态传承",这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不同,保护其活态传承的方式也不一样.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生产"、"表演".打着文化遗产"原生态"旗号进行商业性炒作是个误区.  相似文献   

9.
苏州昆曲、苏剧、苏州评弹、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是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苏州文艺类品种。调查显示,昆曲等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剧目流失严重、演职员后备不足、传承计划不尽合理、理论研究与舞台实践相脱节等等。鉴于此,应制订苏州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与发展平台的方案;统一协调管理,将政府工程、剧团院所工程、教育工程等协同联姻;拓宽传播渠道,扩大投入,使传承与发展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花鼓灯是盛行于沿淮两岸广大农村地区的民间艺术,有着表现内容丰富、表演形式复杂、表演风格热烈等艺术特点,具有南北地域兼容并包的过渡文化背景,蕴含着道家随遇而安、顺势而为的逍遥文化观。花鼓灯艺术富含了淮河流域自然、历史、社会和文化等多重因子,体现了淮河流域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心理素质和思想情感。花鼓灯艺术深受淮河沿岸群众的喜爱和高度文化认同。新时期花鼓灯艺术所独有的历史民俗价值、文化传承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价值,对于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文化发展繁荣离不开传承和创新。文化传承创新关乎到国家的统一、富强以及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作为地方高校,应针对区域文化的特点,努力发掘区域文化资源,推进区域文化传承创新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充分发挥其在区域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双语教学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地方高校实施双语教学更多地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地方高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校制宜,开展双语教学工作。同时,积极运用评价手段对双语教学课程进行有效监控,促进双语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论大学应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丰富多彩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频临消失和灭绝。大学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在非物质文化传承创新和保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条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肩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定位问题非常重要,每个组织系统都无法回避.事实上,有关地方重点院校定位问题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实践.本文围绕定位问题,从纵向的、横向的、现实的三个维度出发,对地方重点院校这一特定群体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加强宣传、兼顾教学科研、向多领域辐射、特色兴校等项主张.  相似文献   

15.
地方工科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地方工科院校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地方工科院校在教学与科研的发展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于求生存、谋发展的地方高校,教育创新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教育创新要极大关注和认真探索实践构想的基本规定性;要加强地方高校教育创新的内在文化机制和地方社会制约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地方师范院校办学特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大背景下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 ,地方师 对地方师范院校办学特色的思考           范院校的生存策略必然指向办学特色。地方师范院校办学特色主要由前瞻性的办学理念、准确的办学定位、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和优良的学生素质等成分构成 ,它们有助于地方师范院校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有助于学校的发展和丰富教育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是通过设置专业、进行专业教学完成的?专业是支撑地方高校发展的基础,专业结构是否科学、合理,专业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格局和办学水平。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前提下,要强化自身和地方特色,加强课程内容调整,增加实践比例,加强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新建本科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院校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兴建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条件,因此,其不能简单照搬重点大学发展的路径模式。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中要认清自身特点,以地方服务为功能定位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提出了以"一个中心,三方互动"为原则的地方服务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0.
服务型实践育人教学体系是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所选择的主要模式之一。宝鸡文理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普通高校,以"面向地方、服务地方"为取向,本着"基于实践育人教学、为了实践育人教学、在实践育人教学中"的实践育人教学改革理念和思路,探索和形成的"以优化实践育人教学内容为载体"、"以创新实践育人教学模式为手段"和"以建立实践育人保障机制为支撑"的三个维度上的三个有机结合的"三三制"服务型实践育人教学体系,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育人教学范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同类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在目标功能、教学模式、运行过程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实践育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