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发展问题特别是人口问题(女性人口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中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中国女性人口占世界女性人口的1/4,中国农村妇女又占中国妇女的80%左右,文盲妇女、贫困妇女大多在农村。研究和探讨中国农村妇女与发展问题,切实提高农村妇女的地位,对中国实现《内罗毕战略》目标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焦明凤 《金陵瞭望》2007,(11):74-74,73
建设小康社会.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大举措.农村妇女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力量.如何动员占农村劳动力60%以上的广大妇女积极投身于小康社会建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新形势下各级妇联组织面临的新课题。江宁区湖熟镇对妇女参与小康社会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就如何动员基层妇女积极投身小康社会建设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当今,“农村妇女发展”深受社会和学术界关注。无论是倡导和推动农村妇女发展,还是研究农村社会中的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人们都会发现一个基本事实:农村妇女社会角色日益突显,而现有的体制却无法及时提供农村妇女承担多重角色的社会条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妇女步履艰辛。多年来一些妇女研究者、妇联组织、政府、“三农”问题专家和相关社会团体,从不同角度探索农村妇女如何改善自己的生存境遇,努力寻找满足农村妇女社会角色需求的途径和促进农村妇女发展的各种对策,呈现出许多成果。在此,笔者欲介绍一个较新的视角,即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与农村妇女社会角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西部地区24个行政村千余名农村妇女的调查数据,对农村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本项研究发现,虽然留守妇女的婚姻稳定性不及非留守妇女,但高稳定性仍然是两类妇女婚姻的共同特征。分析表明,“留守”将通过扩大夫妻之间的人格特质差异,促进农村妇女婚育观念的现代化,增加其精神压力,降低其婚姻关系和性生活满意度,进而对婚姻稳定产生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一项回顾性质性调查数据分析了1980年至2009年间187例农村妇女自杀状况的基本分布和趋势演变,通过引入出生队列分析,发现了1920年至1939年间出生的“传统代”农村妇女在2000年至2009年间的“老年时期”自杀,而1960—1979年间出生的“现代代”农村妇女则在1980年至1999年间的“青年时期”自杀。由此建构了理解出生队列、家庭结构转型与农村妇女自杀的转型象限理论。通过这一理论分析,家庭结构的权力轴与观念轴的转型不同步是导致两代女性自杀的主要原因,当两者转型同步完成时,农村妇女自杀可能会退潮。最后援引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主要数据对之进行了简要的支撑论证。后两次的数据所揭示的妇女地位提升的增量,实质上都是由新出生队列的妇女进入调查样本序列而贡献的,而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所构建的理论框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社区》2017,(6):8-12
2016年,全球74亿人口中,有6.7亿人口是中国妇女,占全球人口近一成,而其中过半是农村妇女,约为3.35亿人。她们不仅照顾家庭,教育下一代,更提供了65%的农业劳动力,足以撑起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半边天。支持妇女,让她们的能力淋漓发挥,对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广东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留守妇女群体是个特殊的群体,其生存状况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广东是经济发达地区,但由于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家庭状况等条件的制约,在农村中仍然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留守妇女,而且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本调查从经济状况、政治权利、婚姻家庭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状况进行调查,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施综合素质工程,提高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消除农村妇女向城镇转移的阻碍,实现家庭团聚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福建省农村社会保障政策落实过程中妇女权益状况进行了调查,指出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为广大农村妇女提供了许多帮助,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妇女权益受侵害的现象依然存在。在对妇女权益受侵害的客观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保护农村妇女权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宁夏长沟村妇女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的是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丁家塘乡长沟村妇女状况的调查。报告通过对长沟乡妇女家庭物质状况、教育、文化生活、健康状况及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及其发展意识等的调查,说明了当前部分贫困地区农村妇女脱贫致富问题的重要性,并对贫困地区农村妇女脱贫致富的具体途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肇庆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现状的调查表明:妇女在农村民主化进程中处于农村政治资源分配的边缘地位。这种现象很不利于农村政治文明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约妇女政治参与的因素在于妇女们经济地位低下、政策存在疏漏、思想观念落后以及自身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鼓励妇女积极参与经济活动、加强制度建设以及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发挥妇联的作用等是保障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加强落后地区农村妇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调动广大妇女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必然要求,更是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落后地区农村妇女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得妇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开展,妇女思想政治素质普遍低。结合落后地区农村妇女生存现状和妇女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对落后地区农村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对广东农村452名妇女的调查分析表明:农村妇女的日常沟通具有事件一关系结合性特征,基于事件的沟通对象种类相对单一,基于对象的沟通事件信息相对集中;丈夫、娘家人是农村妇女主要的沟通对象,夫家人处于沟通边缘;农村妇女的对外沟通主要围绕生育遭遇、身体健康和抚育子女等话题展开:夫妻关系融洽虽是妇女评价生活幸福的最主要标准,但很少有妇女与丈夫谈论该话题。  相似文献   

13.
精准扶贫中最为关键的三个环节在于:准确识别贫困人口、动员社会力量帮扶贫困人口、采取具体有效的手段使贫困人口脱贫。在农村贫困地区男性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留守人口结构严重失衡的背景下,本文聚焦农村妇女群体,以社会工作为中介,利用行动研究,从优势视角出发,设计出促进农村留守妇女参与精准扶贫的动力机制(成员资格、对话与合作、抗逆力和赋权),以此来探讨农村妇女参与精准扶贫的可能性。研究发现,优势视角不仅能够促进农村妇女意识觉醒,还有助于形成一套促进农村妇女参与精准扶贫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妇女婚居模式与计划生育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发现,我国农村妇女的婚居模式对她们生育行为能产生决定性影响。在普遍盛行的“嫁女娶媳”婚居模式下,妇女们追求多生多育和生男孩,计划生育工作因此困难重重;“招赘”婚居模式下妇女生育观念却发生了急遽变化,普遍自觉少生,模范地实行计划生育。文章指出,差异的产生是由于“招赘”婚居模式提高了妇女对子女的预期收益价值;改变了妇女的子女性别偏好;重塑了妇女生育有目的。文章认为,可以在农村现有经济、教育状况下,通过变革婚居模式转变妇女生育观念,使计划生育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5.
对四川省西昌市和罗江县农村育龄妇女健康知识和行为的调查发现:农村妇女的饮食卫生习惯和饮食卫生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妇女避孕使用情况较好,但避孕套使用率低,避孕措施失败率较高,应大力宣传、介绍紧急避孕方法,降低流产的发生率;生殖道感染情况依然不容忽视,应加强与良好健康行为相关的卫生知识健康教育,促进农村妇女健康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甘肃农村地区妇女婚姻家庭权利保护还比较薄弱,大部分妇女或不知晓其应得权利,或者在实行起来非常困难。作者通过分析调查数据,阐述了甘肃农村妇女婚姻家庭权利保护现状,分析了影响甘肃农村妇女婚姻家庭权利实现和保护的根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安徽省怀宁县某镇四个行政村的妇女进行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以外出务工返乡与未外出妇女对比为视角,从8项指标分析我国农村妇女生育生殖健康状况。调查发现,我国目前农村妇女生育生殖健康条件有待提高。但同时也发现外出务工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增强妇女自我保健和自我主宰生命的能力和意识。为此,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体制和管理改革建议,提出要加强对农村妇女生育与生殖健康教育、服务和提供必要的经济救助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工作与青年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青年价值观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就青年的整体而言,这种变化基本上还是沿着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的,一些陈腐的传统观念日益被淘汰,一些适应当今社会生活的新观念正在青年头脑中如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据笔者对在宁部分高校一年级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价值观属于积极的和比较积极的约占18.8%,中间状态的约占53.4%,消极的约占11.7%,破坏的约占0.1%;另一项调查表明,有主见的青年约占37.4%;,从众的约占21.5%,无所谓的约占41.1%。值得指出的是,就在这价值观念大破大立之际…  相似文献   

19.
利用萧山区6个乡镇418位农村妇女的调查资料,就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妇女经济地位的变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妇女就业率、就业方式和收入水平均得到了提高,其绝对经济地位变迁与农村工业化发展具有同向性;农村妇女经济地位变迁受自身内在属性(如年龄、婚姻、生育、受教育程度以及其丈夫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和外在变量(如农村工业化发展模式、区域经济特色以及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和观念意识)的制约,其中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方式是决定其经济地位变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安徽省农村妇女社会支持情况及其对农村生存状况的影响,研究者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某农村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该村妇女社会支持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共调查137人,社会支持总分为41.69土6.27,主观支持分为26.49士4.28,客观支持分为8.13土2.55,对支持的利用度分值为7.06土2.18。调查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对孤独感(r=-0.250)、抑郁(r=-O.363)、安全感(r=0.320)、幸福感(r=0.413)显著相关。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对农村妇女有较大的影响,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农村妇女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