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鸦片战争使国门洞开后,科学教育应运产生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科学精神的失落始终是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症结。封建的政治体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强大的儒学正宗文化,科技发展的落后等,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科学教育发展的政治、经济、教育传统、文化传统、科技发展等社会制约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在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中国古代科学教育传统为近代科学教育的产生奠定了文化基础;另一方面,中国近代实施科学教育引发的激烈论争及影响,传统的治学方式对近代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影响等,又透视出传统文化对近代科学教育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吴稚晖当时看来,教育是一个国家盛衰的"总因",而配称教育二字者只是科学工艺,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就在于科学工艺发展的迟滞.在批判国内旧式教育的同时,他编报印书,普及科学常识以提高国民素质,鼓吹科学工艺来倡导青年劳作.特别是他创造性发起的留法俭学运动和创办海外中国大学,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高科技人才,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在吴稚晖当时看来,教育是一个国家盛衰的"总因",而配称教育二字者只是科学工艺,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就在于科学工艺发展的迟滞。在批判国内旧式教育的同时,他编报印书,普及科学常识以提高国民素质,鼓吹科学工艺来倡导青年劳作。特别是他创造性发起的留法俭学运动和创办海外中国大学,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高科技人才,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任鸿隽一生致力于中国的科学事业和科学教育事业。他针砭时弊,探讨中国无科学的原因;主张科学与教育联系,倡导科学教育为近代社会生产及生活服务。与前人相比,任鸿隽更加重视科学精神的养成和科学方法的运用,在中国近代科学教育思潮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学校科学教育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但科学精神的缺失是中国近代学校科学教育的致命弱点。探其原因,近代学校科学教育的产生动因是科学精神缺失的直接缘由;畸形的科学文化理论构建是科学精神缺失的深刻缘由;传统的治学方式是科学精神缺失的重要缘由。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的竺可桢,是中国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更是近代科学救国思想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不仅在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和科学组织等领域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而且深刻地认识到倡兴科学与振兴中华之间的关系,致力于科学救国思想的宣传和实践。在科学知识的宣传、推广,人才的培养以及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科学教育理念的提倡等诸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科技未能发展到近代的科学是由于中国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缺乏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重农抑商政策,官本位导向也阻碍了近代科学的产生。中国传统的认知方式在早期科学本身不十分复杂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较辉煌的成就,但是近现代科学的内涵越来越复杂.继续原来的思维方式已经难以跟上科学发展的脚步。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近代期刊史上,《东方杂志》是一种重要的综合性期刊,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思想流变的缩影.倡导科学是它的重要内容之一,也能反映它的基本态度与价值取向.宣传西方科学与发明,主张用科学来反对封建迷信,改良社会习俗、发展科学教育、培养科技人才,从而促进实业建设.科学还激发了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等终极价值的形上思辨,社会影响深刻,思想上具有进步性与民族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科学教育从洋务运动时期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萌芽,经历了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深化,在民国时期形成制度化。山西大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建立的三所具有近代意义的大学之一,在近代教育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探讨其科学教育开展状况与特点,对今天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科学理性的匮乏——我国科学自明清以来落后的原因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古代有科学为前提 ,视科学理性为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从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来界定科学理性的内涵 ,并比照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 ,从而得出理性的匮乏是我国自明代以来科学落后的原因之一。并进一步从中国传统的主观思维模式和客观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角度分析了科学理性匮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缺失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提高,科学方法的传授引导和科学活动能力的锻炼加强,从而形成综合的科学观,最终达到科学精神的形成.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统领,形成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核心要求,也只有在科学精神的统领下,科学教育才能有实效性.但是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突出问题是在教育过程中缺少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形成不是抽象的,要在符合科学精神的科学知识传授过程中和科学方法训练中获得和体现.反之,科学教育中就不具备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把科学教育视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根本,国家富强的根本,积极提倡和普及科学教育,倡导科学下嫁,尤其重视儿童科学教育.立志为中国培养科学人才,创造富裕、文明的社会.研究并借鉴陶行知的科学教育思想,对于促进我国科学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古代有科学为前提,视科学理性为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从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来界定科学理性的内涵,并比照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从而得出理性的匮乏是我国自明代以来科学落后的原因之一。并进一步从中国传统的主观思维模式和客观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角度分析了科学理性匮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中西自然环境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 ,中西科技传统有着本质性的差异。由于这种差异的深刻影响 ,造成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也使当前科学在面临大量复杂性现象时有着巨大的困惑。对中华科学传统的某种回归 ,实现东西文化的结合已成为当代国内外学术界许多学者的共识。重新审视中华科学传统 ,大力进行中西科学传统的比较研究 ,这是中国学术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借此可以推动新世纪世界科学和中国科学的突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中日两国都在为探索强国之路学习西方科技。面对西方科学技术,中国没能彻底转变思想,认识仅在器物层面;日本却发出向世界学习科学的时代强音,迅速发展起来。在科学本土化的进程上,日本步步领先中国,表现在普及科学教育与建设本国特色的科研体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与民主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重要起点。近代西方科学在中国制度层面的发展,源于洋务运动时期的科学教育。笔者就洋务学堂中的科学教育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对此时科学教育的特征及对中国的影响加以分析。洋务运动虽然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告以失败,但作为科学发展史的一个环节,这一时期的科学教育具有极其深远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科学道德建设与科技工作者的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强调科学道德是中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创新文化的重要方面;科学道德是关系科学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每一位科技工作者应了解和遵循国际道德准则,研究和借鉴欧洲国家科学道德建设的有些先进经验;应倡导科学道德和优良传统学风,对违背科学道德行为和不良学风应引起高度警惕;同时针对中国科技界存在的科技道德滑波问题,提出了加强科学道德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曾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播火拓荒的中国科学社,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人物的胡适曾是中国科学社的重要成员;而胡适对白话诗的倡导也得助于他与科学社的朋友们之间的切磋和争论。但当时反对胡适倡导白话诗的主角也是科学社的成员,因此,不能简单地依据白话诗之争中的立场来划分新旧文化营垒,而需要作更深入、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科学精神的失落:近代中国科学观的庸俗化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的精神传统和实验技术是西方科学发展的基础.近代中国的思想家们在学习西方科学的过程中,从功利的原则出发,接受西方科学的技术传统,却漠视和抛弃其精神传统,甚至把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异化为一种技术手段.因此,近代中国的科学观弥漫着强烈的功利化和庸俗化倾向.这种倾向对中国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