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三思而后畏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畏绝不是畏惧,君子有何惧?坦荡荡者方能称之为君子,这绝对是一种彻底的敬畏。敬畏表现了君子之胆,他们并不会以君子自称,或是以君子自骄。他们看到了大人的坦诚、品行与胸怀,三思之后,便不禁要肃然  相似文献   

2.
苏叔阳 《社区》2009,(2):10-10
我小时候,常在街头看见有老者肩头背着粗麻布的褡裢,手持一根长柄铁钩或竹夹子,褡裢上写着“敬惜字纸”,踽踽而行。看见地上有遗弃的字纸,便庄重地夹起,抚平,用一根粗线串起,放进褡裢口袋。他们那严肃的样子,让我觉得神圣复神秘。特别是在苍茫的暮霭中,他们朦胧的身影,总有一种不敢出声的敬畏感填满我的稚子之心。  相似文献   

3.
基于宋明儒家敬畏思想的整体梳理可知,敬畏不仅是一种情感,还是一种工夫和心境。敬畏心境是将天之生于人的性理发明为己身主宰,表现为心处于“诚”且“专”的状态。敬畏心境与敬畏情感、敬畏工夫两者之间存在本末、先后以及体用关系,把持和修行敬畏的情感和工夫可以涵育敬畏心境,持守敬畏的心境也可以使敬畏情感得以中正、敬畏工夫得以自然。敬畏心境也有其独特的涵养之道,一方面可以通过“系心于一事”、“一心在理上”以及“必有事”的工夫为己身确立主宰,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在格物致知中致以“精一之功”使己身之主既“诚”且“专”。  相似文献   

4.
冥币作为中国民俗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物质,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并广泛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中国是二个信仰鬼神的国家,对鬼神有一种天然的崇敬和敬畏,冥币就成为了表现这种敬畏的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
掌上阅读,是以手机、PSP、MP4、手持电子阅读器等诸多高科技电子产品为平台,以TXT、UMD、JAR等格式为载体的一种新型阅读方武,脱离书本,脱离电脑。阅读的内容来源于网络数字化图书,下载之后压缩成小容量的文件储存于机器中,读者只需打开相关程序便可阅读。现在常见的掌上阅读器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6.
沈小平 《中华魂》2012,(9):29-30
"广大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要主动接受监督,常怀敬畏之心,敬畏法律、敬畏组织、敬畏人民、敬畏舆论。"这是某市的一位领导同志在全市党员干部大会上说的话。的确,每个领导干部做人做事、修身养性,其人品官德贵在敬畏。常怀敬畏之心,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关乎党性修养和作风品行。  相似文献   

7.
冰雹是由强对流天气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冰雹对农业危害尤其大。在靠天吃饭的时代,以农业生产为生的民众便产生了一种对冰雹的敬畏,人们把下冰雹当成一种神灵所为,认为有一种叫雹神的神灵,于是产生了雹神信仰,相应地各地也产生各种祈求避免或减轻冰雹灾害禳解仪式。山东省莒南县坪上镇上峪子村的雹神祭祀情景可是例证。  相似文献   

8.
冰雹是由强对流天气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冰雹对农业危害尤其大。在靠天吃饭的时代,以农业生产为生的民众便产生了一种对冰雹的敬畏.人们把下冰雹当成一种神灵所为,认为有一种叫雹神的神灵,于是产生了雹神信仰。相应地各地也产生各种祈求避免或减轻冰雹灾害禳解仪式。山东省莒南县坪上镇上峪子村的雹神祭祀情景可是例证。  相似文献   

9.
人和书的邂逅,也应该算是一种缘分。这种缘分只能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收获。毕竟阅读本身是一件非功利的事情,那种直来直去,每读一书都必求有所得的做法,便显得肤浅了。我们不能和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2012,(4):51-55
面对各类舆情,回避和敷衍,犹如把头埋在沙中的鸵鸟,不能解决问题。 广大干部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要主动接受监督,“夹着尾巴做官”,常怀敬畏之心,敬畏法律、敬畏组织、敬畏人民、敬畏舆论,时刻想着身后有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自觉养成在众目睽睽的监督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段慧群 《社区》2013,(26):40-40
文化的细节体现在方方面面,日本的“傻子”文化体现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品质,表达的是对规则的敬畏和对人的一种尊重。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行为。也就是说阅读是学习者个人的事,任何人都不可替代。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却忽略了这种“不可替代”的个体行为,深怕学习者不懂,千方百计讲清、讲透,结果学生不用思考便轻而易举地“坐享其成”,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学生就有了“惰性”,滋长了厌学的情绪,从而丧失了阅读教学的本义。怎样改变这一状况呢?笔者认为可以实施尝试教学,努力凸显学习主体,培养主体的阅读能力。现在就这个问题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在注重感性消费的今天,人们消费与阅读文学经典的热情依然很高,只不过已从过去的敬畏转为现在的调侃而已。尽管如此,文学经典与感性化的消费观之间仍存在着隔膜。实用主义的阅读与消费观或许是消除隔膜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块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家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  相似文献   

15.
承蒙傅如良教授抬爱,将其《转型时期农民公平问题研究》一书赠我。由于他所讨论的问题也是我的兴趣所在,故此我二天之内便读完了这本20余万字的著述。自然,这样快捷的阅读肯定有其不足之处,即很可能失却对阅读对象的准确识读和深刻领悟,但由于该书内容翔实、特点鲜明,因此读过之后自忖多少还是感受到了一些作者的成功之处,而且觉得不谈点自己的看法,很大程度是对友人赠书的一种辜负。  相似文献   

16.
曾几何时,诗被我们遗弃在荒漠里,无人问津。教材中选录的诗歌很少,据统计,原教材一二年级共选阅读篇目110余篇,而儿童诗仅占阅读总篇目的15%;教师对诗歌教学更是敬畏有加,“诗难教啊!”一度成为老师们的共识,更不敢涉足诗歌写作教学了。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什么是阅读?阅读,就是通过视线的扫描,筛选关键性语言信息,结合头脑中储存的思想材料,引起连锁性思考的过程。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阅读是一种极其个性化的行为。而这种“个性化”的行为所产生的效果一般来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就是读出了新意,超越了文章本身,探索和发现H{文巾没有说flI的答案。这就是创造性阅读,其特点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从渎懂到发现书中和文章中的不足或不对之处,能提出新的看法,发表一种新的见解。我们要的就是这种创造性的阅读。  相似文献   

18.
论网络时代下的文本阅读退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文本”阅读对文本阅读的冲击实际上只是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真正的阅读退化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其根源就在于文化转型带来的理性主义思潮,使文本阅读由传统的教化时代转向了功利主义性时代,文本阅读的衰败似乎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作文》2014,(9):21-21
一提起温泉。很多人的印象都是一池静水,上面腾起一层白雾。即便冰天雪地仍然让人如沐春风。但在日本。却有这么一些温泉。其场景好比传说中的“地狱”,让身临其境者毛骨悚然.油然而生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  相似文献   

20.
马德 《社区》2012,(29):57-57
你若跟他差不多.他不敬畏你。你若不如他,他更不敬畏你。当然了,你比他强,若这种强大,与他关系不大,他还是不敬畏你。——这就是有些国人的敬畏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