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上古汉语时期的语气词“也”是一种语气强化标记,能够强化各种语气,同时也具有篇章功能和人际功能。“也”还能够与其他语气词合用来强化语气。句中语气词“也”和副词“亦”连用形成的跨层结构“也亦”则可能是“也”由句中语气词发展为表示类同意义的副词“也”的句法诱因。  相似文献   

2.
朱熹注《中庸》时,追求义理上的贯通,发明“中和新说”,明确指出“中和”乃兼言性情,“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朱子在贯释孟子“四端”、“四德”说时,也依循伊川的思路,作出了性情论的理解。朱熹的性情论说解,是针对佛禅的“反情”、“恶情”说,李翱等人的“灭情”说而提出的重情的主张;而其“心统性情”论中的“心”,则为一种“有限心”,须“持敬”、“格物致知”,才可达于“理”,这也同佛禅之“心”及受佛禅影响之“心即理”说划清了界线。  相似文献   

3.
先秦两汉时期表陈述语气的语气词有不少,在先秦两汉时期的文献里,常用的陈述语气词有“也”、“矣”、“耳”、“尔”、“而已”、“焉”等,但以“也”、“矣”为主。魏晋南北朝时期陈述语气词,基本上承继先秦两汉,但在运用方面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主要是先秦两汉时期主要表静态的“也”,其功能扩展到表动态的“矣”的功能领域;先秦两汉时期主要表限制作用的“耳”,常常可以替代表判断的语气词“也”。  相似文献   

4.
“谓之”句中被释词的位置 ,既非一概在“谓之”前面 ,也非全部在“谓之”后面 ,而是兼而有之 :在训诂著作中 ,被释词多在“谓之”之后 ,也有少数在“谓之”之前 ;在其典籍中 ,被释词多在“谓之”之前 ,也有少数是在“谓之”之后的。  相似文献   

5.
训诂学“义训”有“同义相训”和“反义相训”的条目。前者易于理解,后者“治”训“乱”、“臭”训“香”、“学”读“教”等等,比较费解。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似乎不可思议,但古汉语确有“反义相训”和一字存在对偶两义的现象。《尔雅·释训》:“徂,存也;乱,治也,故,今也;曩,(日乡)也。”郭璞注:“以徂为  相似文献   

6.
黄庭坚诗论中的“用意”“道意中事”“意有所属”等诗学观念, 是连接他诗论中的“句法”“句中眼”等修辞概念与“心性”“读书”等修养概念之间的中介。它的“体”既包含了“心性”存养的要求, 也包含了作为存养工夫的“洞见”和“见解”等;它的“用”则既有以“意”贯通“古人之陈言”的意思, 也有“寓意于物”的心物观。但是, 这些观念的内涵既不同于单纯的心性存养, 也不仅仅是诗歌形式的寓言化, 更超出了道学家的“观物”。其复杂的肌理标志着诗人感知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对这种变化的把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黄庭坚, 也为我们理解宋诗提供一个颇有启发性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副词“也”具有标记反预期信息的功能,信息类型表现为“反常理信息”、“反听话人预设”和“反说话人预设”三种.“也”的这种功能与“添加”义的泛化有关,说话人主观地把某成员“添加”进某范畴,就会形成“出乎意料”的效果,而这种在“类同”基础上的“添加”又降低了说话人的施为用意,具有特殊的语用效果;“也”字句前提句的缺失,也是说话人利用不足量原则语用策略的表现,对“也”所标示的反预期信息的理解是“图形—背景”分离原则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再论“也”对“亦”历时替换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宗江先生《“也”的来源及其对“亦”的历时替换》前半部分对“也”的来源讨论较详,后半部分对“也”、“亦”的历时替换谈得很简略,只从出现频率的发展状况得出“也”、“亦”完成替换的时间应是元初,未能解释“也”能替换“亦”的原因。本文针对这一论证尚不充足的地方展开深入讨论,通过比较“亦”、“也”各自所在句子的形式及其谓语结构类型的历史发展状况,指出:表层语法形式的精密是“也”最终取代“亦”的根本原因。“也”字句为什么有这些发展呢?这跟“也”的口语词性质很有关系,因为它在口语中习用,而口语的发展比书面语快,口语中的一些新词和新的结构形式必然会先与“也”字句结合,再影响到书面语中的“亦”字句。随着白话势力的强大,书面语渐渐由文言文变成白话文,“亦”也渐渐失去了地位。“也”字句发展基本成熟、“亦”字句停止发展是在宋末元初,正与李文所说的替换时间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传统上对“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一句话的解释分歧颇多,问题主要集中在“攻”的意义是“攻击”还是“攻治”,“也已”的“已”是动词还是语气词.本文从句法分析的角度说明:“攻乎”的“攻”只能理解为“攻击”而不能理解为“攻治”;“斯害也已”的“斯”是一个代词,复指前一分句;“已”是语气词而不是动词,“也已”是语气词连用.  相似文献   

10.
《论语·公冶长》篇中“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中的“材”,“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中的“与”,“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的“加”,“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敞之而无憾”的“憾”,“愿无伐善,无施劳”的“施”,长期以来存在不同的解释,本文试作辨析,以探求《论语》的原意.  相似文献   

11.
《周易》云“立象以尽意”“易者象也 ,象者像也。”故易象乃“意象” ,是以“象”象征“意”。凡总体构思采取“比” ,以诗的整体“象”象征、比喻“意”的诗 ,均可称“比体诗” ,其诗的整体形象亦即“意象” ,艺术臻于至境者称至境意象  相似文献   

12.
词汇札记     
<正> 一、与“坛”相关的一组新合成词“坛”字在古汉语里是个单音节的形声字,《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壇,祭场也,从土亶声。”这是说“坛”最先是古代指用土石筑成的举行祭祀用的台,如“燔柴于泰坛,祭天也。”今“天坛”“地坛”“月坛”,中的“坛”用的就是这个意思。“坛”的意义和用法扩大,则古代举行誓师等大典用的“台”,也称作“坛”,例如“庄公升坛”“登坛拜将”等等。大约到中古时候,僧道等活动场所也称“坛”,如“法坛”  相似文献   

13.
语气助词“也好”是从宋代开始,因假设句“若(如)……也好”对举,假设连词脱落而形成“……也好,……也好”连用,表示事情的结果不会因为出现的情况而改变,相当于“无论……也……”或者“不管……都……”句式所表达的句法语义,是整个句式省略融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中的点睛之笔是把握文章主旨的钥匙。点睛之笔在表达上灵活多样 ,可长可短、可叙可议……最好的方法是“隐”“秀”式。“隐也者 ,文外之重旨者也 ;秀也者 ,篇中之独拔者也。”(《文心雕龙》)“隐”“秀”式点睛之笔是作者情思与文辞精巧结合而成 ,关键是“自然”二字  相似文献   

15.
劳骥 《中华魂》2012,(15):31-32
人物”的慈善而感动.也为自己在慈善上“大事做不来.小寥义不做”而愧疚。“两毛钱慈善”晓喻世人:“草根一族”也可做善事.“两毛钱慈善”也是“大善”。  相似文献   

16.
《华阳国志·蜀志》说“工商致结驷连骑”及“归女有百两之从车”之“失”,以为“原其由来,染秦化故也”。秦地风习“争奢侈”,在交通方面多有表现。《诗·秦风》已可见“车马之好”。公子鍼车队和穰侯车队有“千乘”规模,都留下深刻的历史记忆。李斯梁山宫故事有“车骑众”,始皇帝“弗善”情节。秦始皇出行,也以队列浩荡形成威仪。秦人出行“结驷连骑”风习,“原其由来”,有“善御”技术传统和“马大蕃息”动力条件方面的优势,很可能也受到草原民族的影响。这一文化特征,促成了秦交通能力优势的形成。其文化惯性,也影响了汉代风俗。丝绸之路史的有关迹象,可以看到具有典型性的史证。  相似文献   

17.
从“羊”一词词源看不同语言的文化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古语和突厥语的“羊”一词具有同源关系 ,它们都来源于 qorin (圈 )的动词 ;汉语的“羊”同“”同源 ,“养”同“羊”也同源。根据“院”、“园”、“垣”同“”之间的语音联系 ,认为“羊”也来源于“院”、“园”、“垣”等。由此看来 ,蒙古语和汉语的“羊”的共同点是在词源上都与“圈养”保持词源关系。  相似文献   

18.
做学术工作,也如学外语,学外语有“听说读写”四会之说,学术工作也有“听说读写”的区别。“听”是听课,听演讲,包括开会听发言在内;“说”指讲课、演讲,也包括开会发言在内;“读”当指“读书”;“写”则指写书、写文章、等等,其意甚明。“听说读写”的次序大概是按学外语的难易程度排列的;要按学术工作的重点或重要性来排,我感到,当是“读写说听”好一些。我认为,就学术工作的“厚积薄发”精神来看,“读”当是第一位的。“读”,包括“读”“社会”和“大自然”的“书”,对于学术工作来说,是基础性的工作。学术工作也有“听说读写”@禾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上古汉语三类“VP也”的基础上,对近代汉语以来表示事态变化的叙述名中“也”的功能、来源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比较各类“VP也”,表明“语境制约原则”及“类推变化”是中古以来“也”在叙述句中活跃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也句来语气词“也”字是否具有表疑问的功能?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的回答是否定的,理由有两点:(1)“也”字本身不表示疑问,“邪”(耶)字本身表示疑问。例如《庄子·齐物论》“子知子之所不知邪?”就不能换用“也”字,一换“也”字就不是疑问句了。(2)“也”字虽然用在疑问句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