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强势广告的背后必有一个强势产业,因此强势广告的种类是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自身的运动等而发生变化的.就今天的城市大众化传媒来说,强势广告就是房地产广告.培养强势广告并不一定要先培养强势受众再来培养强势广告,实践中两者可以同时进行.根据一个媒介广告强势的综合评价而得出的媒介经营系数,是衡量一个媒体经营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媒介经营系数大于0.4的媒体,经营是成功的;而小于这个数则需要努力,否则就会有被经营得好的媒体取代和超越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佛教文化在中国承袭和衍生的角度,通过对五台山沙门道(辰殳)及其思想的研究,论述了道殷对密教中国化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4.
清末著名政治家翁同(龠禾)40余年的宦海生涯,正当中国由传统向近代艰难过渡,由洋务思潮向维新思潮递相流转的重要历史时期.其思想演进的历程大体上涵化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追随社会变革步伐,趋时更新的走向;但究其思想取向,有着因循保守的特征.这一融新旧于一体的思想,烙下了过渡时代的印记.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依据档案材料及其它文献资料,对抗战初期世界红字会在浙江的难民救济活动进行了梳理与考证,并扼要总结了其救济活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洛伦·艾斯利是当今生态诗歌的早期实践者,他将科学语汇和观念融入抒情载体,这种形式目前被博德曼称为"恰如其分地拟人"。艾斯利试图建立一种读者与自然之间的联系,鼓励、倡导他们同情并认同时至今日日渐式微的自然秩序,力图用有限的语言介质描述深层的时空意象。他全部的诗歌和散文都立足于对一切生物进化的赞赏,其重点在于,并未将人类从这一进化整体中剥离开来。因此,他的诗歌强调的是生物中心意识,而非人类中心观。艾斯利对进化历程的认识并非出于简单的理性判断,而是准确把握了其本质,正如感同身受一般。  相似文献   

9.
“兴会”主要是指审美主体(心)与客体(物)偶然突发的交流互动以及由此产生的深层的审美体验。“兴会”有着重要的诗学价值,是中国审美主义诗学的重要理论范畴,也是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方式的显现。“兴会”对中国现代诗学重构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其多层次多领域多维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在诗学重构中有着重要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诗体的最基本含义是形式体裁,亦有题材、内容、体制类型、创作模式、写作方法、篇章、作品、艺术表现手法、创作技巧及原则之义,又有风格、意境、境界、气象之义.同时,古代诗学中的体往往也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内涵的概念.由于诗体常指由诗歌文本构成要素共同呈现出的艺术特点和审美特征,因此某个诗人或作家所形成的独特个性风格及艺术特征,或某个时代、阶段相对统一的艺术风格、创作手段等,皆以创作者姓名或历史年号作为诗体的名称.还有特指某本书收录的诗文作品所形成的相对独立的文本特征,以及某类题材、手法相一致且一时盛行的诗体.  相似文献   

11.
明初诗学批评家高棅编选的《唐诗品汇》是明代最有影响的唐诗选本,也是以评选结合方式来体现自己诗学批评思想的重要的诗论著作。尤其是其唐诗分期理论,在广泛吸收唐末以来唐诗分期学说的基础上,正式确定了四唐分期说,显示了唐诗分期的批评史意义,对明代唐诗学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海登·怀特对历史文本进行文学式解读,其历史研究是一种基于历史文本的文学批评实践。海登·怀特关于故事解释的模式是诸如原型批评、社会学和意识形态、新批评等多种文学批评理论的移植;话语转移理论则是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理论。因而,尽管都被称为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是对历史进行文学、文化批评的历史诗学,而格林布拉特的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则是对文学进行文化研究的文化诗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诗学从周秦到南北朝,是文学观念逐渐自觉的演进期;唐代到北宋,诗学以诗歌创作理论研究为主。自北宋始,宋人的诗歌创作出现了困境,有了向前代优秀创作学习的诉求,诗学显露出文本转向的端倪,这种文本转向的倾向在南宋得以加强。随着诗学的文本倾向逐步加强,宋人论诗所具有的文学经典意识也逐渐突显出来。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是古代诗学辨体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诗歌独特的文体体制规范逐步形成,确立了诗歌的审美特征。尤其是《文心雕龙》,无论是在语体、文体还是作家风格、时代风格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对后世诗学理论发展有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诗学著作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元代诗学领域以诗法著作为主体.形成了不容忽视的诗学现象。《诗法源流》在宗宋、尊唐和复古、尚今等诗歌主张方面中允、辩证.可以视为元人诗法洪流中既有总结意味、又具创新精神的代表性作品。《诗法源流》在诗歌理论与诗歌批评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宛平 《南都学坛》2006,26(6):68-70
司空图是晚唐重要的文艺理论家。他的文艺理论著述《诗品》及《与李生论诗书》等文论是研究中国唐代诗歌及诗歌理论的经典之作。他提出的不拘一格的作品风格论,重视诗人本身思想修养的创作主体论和辨味外之味的诗歌解读理论是其理论三大组成部分。他的诗歌理论对当代文艺理论研究和文学批评实践具有积极的研究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文论中的情景论经历了五个阶段,即:魏晋南北朝为产生期,唐代为拓展期,宋代为充实期,明代为深化期,清代为完善期。古代文论情景论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历时承传、梯度拓展和不断深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中唐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列锦辞格发展演进的重要时期。中唐踵继初唐与盛唐,在列锦模式上又有了四种新的变化。列锦辞格在中唐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它对诗歌作品意境与画面感的营造,对诗歌韵律美的营造,都有很大作用。不过,中唐诗歌中虽然列锦辞格的运用相当普遍,但也有许多形式上类似列锦而实非列锦的辞例,这种情况是需要予以厘清的。  相似文献   

19.
选本是中国古代诗学的重要批评形态。它可以反映出一个批评家的文学批评观念,也可以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学思想的变化轨迹。研究唐中期唐诗选本可以明了唐中期唐诗观念流变的路向和诗歌审美倾向变化。  相似文献   

20.
《苕溪渔隐丛话》是宋代三大诗话总集之一,《沧浪诗话》是宋代三大诗话别集之一。胡、严二人都对宋代诗学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深刻反思。他们的诗学观既有相合处:如推崇诗骚、汉魏、晋、盛唐,追求诗歌的整体美与含蓄美,注重创新等;也有差异处:对宋诗的批评态度不同,二人提出的师法对象有别,以体派论诗的精深度有别等。他们促进了宋代诗学批评理论体系自身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