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竞争性行业竞争激烈程度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不得不面对艰难的抉择:要么冒风险实施战略转型,要么坐以待毙被市场淘汰。对这些公司而言,转型是公司持续成长的源泉,通过转型来克服衰退、恢复成长能力,已经成为公司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给出跨行业转型的概念与判定入手,分析跨行业转型的主要动因:产业的演变使企业主存空间、盈利能力发生了变化。对上市公司跨行业转型的途径与转型的方式进行划分。  相似文献   

2.
王永贵  汪淋淋 《管理评论》2021,33(11):84-93
数字化转型战略和转型模式的选择,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核心问题.但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实践却不容乐观,如何选择数字化转型战略和数字化转型模式仍然是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悬而未决的重要难题.本文创新性地识别出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不同战略类型,并从战略与模式匹配的视角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与转型模式的选择问题.具体而言,本文率先从数字化资源投入和组织适应性两个关键维度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划分为变革依赖型、生态导向型、业务主导型和技术主导型四种转型战略;在此基础上,本文又提出了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与转型模式匹配的过程模型,以期对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提供有价值的洞见与指引.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三来一补"使东莞的产业面临危机。"三来一补"企业正在面临着诸如经营模式、管理体制和中国入世等一系列的转型问题,而企业能否顺利地升级转型,关键在于企业战略转型问题的正确分析和把握。本文通过对研究对东莞"三来一补"企业进行SWOT分析,探讨"三来一补"企业选择的战略转型问题,并对就企业选择转型战略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持续发展除了需要高效严格的日常管理外,还要有恰当的战略设计以及有效的战略执行,这其中关键就是产业选择,涉及到产品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以及产业生命周期,以及企业对环境和资源的整合等因素。本文以诺基亚公司为例,回顾了诺基亚业务转型的发展历程,着重分析了诺基亚转型互联网的战略环境和自身条件,以其进军互联网来说明战略转型对于企业长期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进而考察企业实施战略转型的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5.
近年朱,深纺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方面主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成功由传统纺织服装加工业转型为以偏光片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立足公司战略转型,培育特色企业文化,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转型是当前传统企业面临的重大组织变革,基于企业互联网转型的高风险和双重风险特征,本文通过4家企业的多案例研究,对企业互联网转型的战略风险识别与控制机制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企业互联网转型由突破组织惯性和形成新惯例两个阶段构成。前一阶段,企业面临的战略风险主要是模式、能力和资源的变异风险,企业通过组合变革、组合学习和组合重构形成风险控制机制,以降低突破组织惯性过程的风险;后一阶段,企业面临的战略风险主要是模式、能力和资源的适应风险,企业通过模式迭代匹配、能力迭代提升和资源迭代整合形成风险控制机制,以降低形成新惯例过程的风险。由此提出企业互联网转型的"组合—迭代"战略风险控制框架。这一研究一方面将战略风险引入到组织变革和组织惯性的讨论中,丰富了组织变革和组织惯性的研究视角;另一方面,通过对互联网转型情境下战略风险的探讨,拓展了战略风险领域对转型战略风险的讨论。研究结论对技术突变情境下的转型风险控制形成理论创新,对解决企业互联网转型面临的"转不好找死"的现实难题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产业不断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关注受信息技术影响的劳动者如何通过跨行业流动实现再就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实证分析地区—行业层面信息技术渗透度对微观劳动者跨行业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行业信息技术渗透度的提升会显著增加该行业劳动者跨行业流动的概率。一方面,行业信息技术渗透度的提升分别通过就业替代效应和结构效应提高常规任务从业者和非常规认知任务从业者的跨行业流动概率;另一方面,行业信息技术渗透度的提升会促使高、中技能水平劳动者跨行业流动。针对流动方向的分析表明,从事常规任务劳动者倾向于被动地“向下流动”,流向与原行业“技能距离”较远的行业,并承受一定的工资损失。本研究为科学评估信息技术发展对劳动就业的结构影响,以及制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的就业配套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研究影响企业产业转型绩效的关键因素,首先需要揭示企业产业转型动因。为此,本文以2000-2006年为研究区间,选取沪深两市726家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主观动机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产业转型动因进行实证检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产业转型与公司经营风险、经营业绩、实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结构、公司规模及所属行业的整体绩效等因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国有企业进行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国有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需要明确数字化转型的战略目标,分析当前业务和市场情况,进而确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选择。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建立数字化转型团队和领导机构,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和时间表,加强数字化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重视组织文化和人才培养等,从而从实践角度来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选择,具体介绍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也可以说是一次新的产业革命。针对福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该文通过引入"互联网+"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战略规划,阐述了福建实施"互联网+"战略的基础优势、战略途径,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互联网+"推动福建产业升级转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济转型与我国中央—地方关系制度变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我国中央—地方关系制度变迁与经济体制转型紧密联系 ,其路径体现为:由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中央政府推进转向双轨制下地方政府推进 ,最终过渡到市场推进下的中央—地方关系制度变迁。我国中央—地方关系的死乱循环本质上是经济制度的不稳定状态在政府体制上的一种折射 ,因此应从战略角度出发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完善的市场才能反馈供给并扩大中央—地方关系调整的社会资源总量 ,构筑国家能力提升的战略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 ,联众网络游戏的成功引起了业界极大关注 ,其成功的原因也成为分析家谈论的焦点。但是这些分析由于没有考虑网络企业独特的行为模式和产业环境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因而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本文试图把联众的发展过程置于产业环境与网络企业行为模式的背景下 ,剖析联众成功的关键因素 ,提出梯度竞争优势理论 ,作为解释联众和其他网络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3.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reasons for the decline in the importance and practice of strategic planning across American industry. The article identifies numerous bureaucratic obstacles to effective planning, and suggests how these obstacles can most effectively be eliminated by attacking their root causes.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e risks to the planning process that are created by attempts to eliminate these obstacles. But, it concludes that unless these obstacles are removed and the promised financial returns from strategic business planning realized, the decline of long-term strategic business planning will continue.  相似文献   

14.
基于企业属性的IT价值多维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业界对于IT为企业所带来的战略价值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IT已经成为基础设施,是企业的一种纯技术工具,将不再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企业对于IT只需进行风险管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IT仍然具有战略价值,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仍具有推动作用。本文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审视IT价值,结合企业特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探讨了IT带给企业的差异性,从行业、规模、组织结构、管理流程以及企业文化五个企业属性维度分析了IT对企业具有的不同战略价值,认为IT仍然是企业未来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5.
宏观金融风险与政府财政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宏观金融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其责任主体是政府,而微观金融风险属于个体(私人)风险,其责任主体是金融机构。中国的宏观金融风险仍处于发散状态,呈现出行业特性(风险业)与金融转轨风险“叠加”的特征。当前的金融改革既是防范宏观金融风险的战略举措,其改革本身也是宏观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政府防范宏观金融风险需要改变“一事一议”的个案方式,迫切需要建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金融危机的应急反应机制,并把宏观金融风险纳入国家财政风险管理框架,以避免政府财政责任变为仅仅是事后买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态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主要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第9轮经济周期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为了全面、详尽、准确地反映这一轮周期波动的扩张和收缩持续时间和波峰、波谷转折点的位置 ,我们以月度指标来描述波动轨迹。根据统计指标体系的特征和构造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本文选择了以反映生产规模、市场环境、开放度为主要内容的六个指标 ,即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货物周转量和进出口总额 ,按照一定的步骤 ,构造了一个能综合反映周期波动的短期波动综合指数 ,通过该指数1990年2月~2002年4月共147个月的具体数值 ,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进行统计描述和特征归纳。这有利于准确把握本轮周期的波动特点 ,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esents three in-depth case studies of UK small manufacturers from the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ith global supply chains. There is no overlap in products, suppliers or customers and over time, each has developed a distinct and different strategy for managing an extended supply chain. The outcomes and experiences though are not markedly different. The operational challenges they encounter around quality and delivery, as well as the strategic dimensions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capability fit are discussed. The study identifies the financial risks the firms are exposed to, the constraints to innovation and the wider strategic implications for long-term business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描述了上海与广东企业 ,因连锁董事的企业间联系而构成的区域企业网络的形态。研究发现 ,上海企业镶嵌于一个具有整体的、广泛的企业连锁网络之中 ,而广东企业镶嵌于一个离散的、小型的企业连锁格局之中。结合西方关于企业间连锁董事网络形成的理论和本研究的实证结果 ,本文得出以下可能的推论:(1)从网络形成的角度讲 ,地区企业网络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具体的讲 ,上海企业连锁董事网的形成很大程度上镶嵌于广泛而紧密的社会、经济关系之中。而广东企业间离散的、小型的连锁格局很大程度上与其依据于市场的经济运作模式相关。由于广东的企业更多地依赖市场实现企业的相关战略 ,企业间的非经济关系诸如企业间的连锁董事网相对简单和缺省。 (2)从企业间的连锁董事网对企业行为及地区经济可能造成的影响讲 ,上海企业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多多少少地受其特有的企业间连锁董事网形态的影响———其有可能促进企业成功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有利于政府对企业以及企业间的协调与控制、以及有利于企业对资源的获取。但同时 ,广泛而紧密的企业间连锁也可能促进企业层面或管理者阶层的共谋 ,破环经济秩序与效率。虽然广东企业主要依赖发达的市场来获得快捷而足够的信息 ,其并不能完全替代企业?  相似文献   

19.
万向集团之所以被大家称为“民营企业常青树” ,之所以在“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能够成功地收购美国上市公司和有著名品牌的公司 ,是因为万向集团主席鲁冠球的企业家禀性使得其在“国内形势所逼”下主动开发国际市场 ,并且在出口规模升级和产品升级的情况下 ,鲁冠球能适时有效地在企业内部实行企业家职能分工和企业家职能网络化 ,从而把握了发展的机遇和及时地掌握了国际市场竞争的知识和能力。相比那些经历过生生死死的和长不大的民营企业来说 ,万向集团的企业家职能市场环境和自身认知能力提高所作的适应性调整及相应的组织结构调整 ,是万向集团成功的保证和关键之所在。因此 ,无论在企业成长的初期还是发展、成熟阶段 ,只要有明确的企业家禀性及其“与时俱进” ,企业的顺利成长是可以预期的。  相似文献   

20.
The extended enterprise (EE) paradigm has been adopted in the civil aerospace industry to enhance collaboration and product innovation among supply chain partners. Nevertheless, key aspects of this collaborative form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In particular, the interrelation of strategic and operational considerations has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in the literature. Our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is area, using two dyads as case studies, where three companies were involved in an EE form of collaboration. The primary case company was a leading manufacturer in the civil aerospace industry that employs EE principles on both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sides of its supply chain. The other two case companies were key suppliers embedded in the EE. This paper aimed to develop a more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how sharing risks and rewards results in effective collaboration among EE partners with key strategic and operational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