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一般谈到中医养生,人们都知道养生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利,其实真正的中医养生,不仅仅是对人的身体有利,中医养生包括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黄帝内经》中讲到的“法于阴阳,和于数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养生的主要内容,在学习养生知识,身体力行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得到身体的健康、内心的宁静,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对人生的体悟。  相似文献   

2.
《中华魂》2013,(8):58-61
年逾九旬的甘肃中医学院教授,对于养生保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养生应要从青壮年就要开始,在未衰老养追求养生之道,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周老现今仍耳聪目明,身体硬朗,并坚持上班。以下总结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3.
秋露 《中华魂》2013,(2):54-55
有幸读到明代御医第八代传人连汝安老先生所著的《黄帝内经、易经、道德经养生精华集》一书。连汝安老先生在书中分八个篇章从养生文化概说、环境养生、经络养生、情志养生、运动养生、饮食养生、起居养生和预防养生方面详细阐述了“三经”养生文化的精华之论。其中对第八篇中最为经典的一句“我命在我不在天”颇有感受。  相似文献   

4.
关鑫 《百姓生活》2010,(4):48-48
近段时间,一种宣称能防治多种疾病的“养生杯”非常流行,关于此类产品的广告也铺天盖地。广告宣称,70%的中国人都属于酸性体质,酸性体质是易生病体质,而“养生杯”能将水变为弱碱性,长期饮用这种“健康活水”,可以延缓衰老,还对便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控制作用。就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
预防疾病,除重视养生保健外,还要经常根据一些生理特征来预测自己是否患了疾病,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疾病消灭于萌芽之中。  相似文献   

6.
上古传承养生会堂是一家专业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养生的机构。汇集了中央保健局国家领导人(现任及退休)的私人保健医生,及佛、道、儒、墨等掌门级大师。亲自与您面对面的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您日常养生规律及简单而有效的养生方法。使您可以提前预防影响您健康的疾病的发生,让中央保健局的医生真正成为您  相似文献   

7.
回族传统养生文化的研究,能够为现代养生与保健科学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价值,有利于减少和预防现代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从而提高大众健康水平。在初步分析回族传统养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宗教文化、尚武民风和民族习俗等方面探讨了其传统养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提出并剖析了心理养生文化、身体养生文化与民俗养生文化等构成要素,为进一步开展回族传统养生文化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旺新 《老友》2012,(3):66-66
一、重视自我保健,储蓄健康。做到大病懂预防,小病懂自治,无病会养生。实事求是地进行保健活动。二、做到劳逸结合。如果只会工作而不会休息,身体健康就很难保证。  相似文献   

9.
叶人嘉 《华人时刊》2009,(12):91-91
养生,即保养生命,它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益寿延年的实用科学。中医养生的方法较多,主要有精神养生、饮食养生、起居作息养生等。精神养生精神养生是通过调节人体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以保持身心健康的一种养生方法。具体做法主要有清心静神、颐养情志和顺应四时。清心静神清心静神就是保持心神清净,合理用神。具体做法是要做到清心寡欲。中医认为,妄思嗜欲出于心,嗜欲不止,将会扰动神气。降低嗜欲,可减轻思想上不必要的负担,使心胸开阔,襟怀坦荡,有助于神气的清静内守,保持身心康健。所以…  相似文献   

11.
饶先华 《社区》2009,(9):37-37
春天,是指从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期间包括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共6个节气。春季来临,生机盎然,人体为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也开始活跃起来。中医认为,春气通于肝,天人相应,故春季养生重在养肝,方能预防疾病保健康。肝脏与草木相似,草木在春季萌发、生长;肝脏在春季时功能也更活跃。因此,初春养生以养肝护肝为先。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养肝护肝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人作为研究对象,节律包括人类自身的生物节律和人类以外的外部节律(自然节律)。运动生物节律是生物节律和自然节律对人体共同产生影响的综合表现。据对国内外优秀田径运动员的多年运动生物节律研究表明,运动成绩所表现的运动竞技状态呈现出一定的节律性。  相似文献   

13.
老子的养生理论核心是“尊道贵德”。在他看来,道是养生的根本依据,德是养生的基本落脚点,而生道合一则是养生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4.
上古传承养生会堂是一家专业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养生的机构。汇集了中央保健局国家领导人(现任及退休)的私人保健医生,及佛、道、儒、墨等掌门级大师。亲自与您面对面的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您日常养生规律及简单而有效的养生方法。使您可以提前预防影响您健康的疾病的发生,让中央保健局的医生真正成为您的私人保健医生,各大门派的掌门人随时为您提供专业的保健服务。上古传承养生会堂特开设十大养生模块,并秉承着让我们帮您将健康延续的宗旨,将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将您和您身边人的健康延续。  相似文献   

15.
客观存在着的种种现象都有自身的序列,并且有着自身的节律.无论是人的生物存在,还是动物的生物存在,以及环境中的事件,都表现出不少的节律现象.一方面,人周围自然界的节律因素,如昼、夜、季节等,成为人的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人的日常生活和艺术活动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人的躯体存在也和某种节律现象有关,如呼吸,心跳等,人的行为受其影响很大.这一事实绝不限于人类.巴甫洛夫通过狗的实验,反复强调了节律的轻松化作用.他指出:“众所周知,节律被用来使所有的运动简化,并使整个生活简化,因此节律是生物生理存…  相似文献   

16.
三元是道教的一个重要术语和思想概念。道教三元思想渊源于周易的天、地、人三才说,三元并列是道教构建其庞大教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对道教养生思想与理论的建构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富有道教特色的“三元延寿”养生思想。“三元延寿”养生思想集中体现在元代道教养生著作《三元延寿参赞书》中。“三元延寿”养生思想和理法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不但将天元房中养生、地元起居养生、人元饮食养生紧密结合起来,而且强调养生从日常生活入手,注重以德养生,具有很强的实用操作性,有积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商标在命名活动中显现了汉语两个主要的节律特点:一是在音节数目上倾向于2~4音节,以彰显交响的节奏美;二是在声调调类上倾向于平声,以追求高扬的声律美。  相似文献   

18.
在界定养生和科学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养生类图书存在的局限性以及现行监管制度的漏洞两方面的问题,除了加强出版社自我审查、政府机构监督外,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也是重要的环节。并据此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公众自身要提高科学素养水平,树立正确的养生理念,能分辨真伪养生;政府主管部门和传播媒体应担负起向公众普及养生基本知识的责任,纠正错误的养生观念;学校应向学生传播正确的养生知识及其在生活中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韵文韵之源起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韵文之韵,源起于古人所处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这两方面促成古人解决了与韵密切相关的三个最重要问题:一是实现从“自然之韵”的原始启迪到”社会之韵”的成形诞生,从而解决怎样才能押韵的问题;二是实现由“自然之韵”的高频短促节律到“社会之韵”的低频舒缓节律.从而解决按怎样的节律来押韵的问题;三是实现从对韵质的直接感知到自觉地选取恰当的质表达情感美感,从而解决选择什么字眼来押韵的问题。这三者的有机结合,促成了中国韵文之韵及与之相关的各质素的孕育、成形和诞生。  相似文献   

20.
康德将养生学视为与治疗学相对的、预防疾病的艺术,其与中医在养生学的原则方面有三大相似相通之处:强调以德养生、养性,注重以理性克制感性,倡导符合中道的养生之道。对康德养生观与中医养生思想进行比较分析,既可完善对康德思想的探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中西医药文化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