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经济适用房政策自出台以来,就受到了社会各界和主流媒体的广泛批评,有的甚至提出停止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建议。厦门市作为较早实施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城市之一,在这项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先热后冷的局面。相关指标及数据表明,厦门市经济适用房目前尚存在供应量不足、设施不齐全、价格偏高等问题。今后对于经济适用房应当淡化其住房保障属性,实行共有产权制度,建立可租可买计划。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的公共住房制度和我国的经济适用房政策有相同之处。本文研究了新加坡住房保障方面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经济适用房在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新加坡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住房不仅是关乎国计民生的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保障性住房政策对于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我国历年出台的有关保障性住房政策,将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划分为六个重要阶段,研究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全面构建与快速发展阶段的轨迹和特征。结合1997—2012年国家及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投入以及建设数据,对保障性住房,即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组成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得出保障性住房存在资金、立法及监管机制等方面问题,并为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经济适用房制度作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经济形势好转后建设进度明显加快。为改善经济适用房发展中存在的供应不足、寻租行为和经济适用度低等问题,应尽快扭转地方政府的短视行为、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和政策性住宅金融制度。  相似文献   

5.
浅谈经济适用房的供给对象定位及供给模式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经济适用房实施效果不甚理想的根本原因是供给对象的定位不够准确 ,经济适用房的定位不宜过宽 ,应该集中针对收入下层。同时 ,经济适用房的供给模式可以考虑建立住房合作社制度 ,让福利住房的消费者直接获得住房政策的好处 ,提高它们的住房自我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6.
税收是调控住房需求的重要手段,从实践来看,我国现行税制在住房需求的调控方面,存在着重流转、轻保有以及同一化等问题,难以对住房的投机性需求进行抑制而对消费性需求予以鼓励。通过借鉴韩、法、美、日等国的相关经验,我国在住房需求的税收调控策略上,需要开征物业税并实行差别化征收,征收住房空置税,完善促进经济适用房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的城市经济适用房政策在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广泛争议。这些争议虽有益于社会关注城市弱势群体住房困难,但对问题根源的探讨不够。文章试从社会政策的视角对现行的城市经济适用房政策进行分析,提出现行政策实施的结果是“非弱势群体占有了公共财政补贴”,解决城市弱势群体住房困难,应明确政府角色,以促进社会公正、有利于社会整合为政策目标,构建以“廉租房”为首要资源配置方式的城市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国六条强调要有步骤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住房保障制度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回顾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研究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和发展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总结现阶段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基本模式入手,分析了经济适用房建设中住房成本控制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居民提供住房保障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能。经济适用房作为中国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城市经济适用房的存在合理性、建设方式的合理性以及管理方式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城市政府在这个领域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经济适用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成都市经济适用房经过八年的发展虽取得了不小的绩效,解决了十万多人的住房问题,但仍存在诸如审批疏漏、位置偏远、价格偏高等问题。本文通过运用房地产相关知识及成本加成法等数学方法对成都市经济适用房现状加以了分析,并从政策、发展模式等多方面提出了建议,使成都市经济适用房需通过改善开发和供给模式,严格审批制度等途径,来实现成都市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最终能真正有助于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发展离不开保障房建设,保障房建设成败的关键在融资。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保障房建设融资经验对当前中国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分析、比较英、美、德、日、新加坡及中国香港六个国家和地区保障房建设及融资经验,归纳、总结出各自的特点,就投资、融资、政策、法律层面提出对新时期中国保障房建设融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普通商品房开发与土地资源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宅消费的主要对象是占人口多数的中低收入阶层,他们构成未来住房购买的主流。我国目前商品房市 场疲软,是由商品房供给结构不符社会对它的需求引起的。普遍适用商品房供给不足,中低收入阶层对 大量滞销的高档住宅只能“望楼兴叹”。而商品房供给结构不当,价格过高,主要又是由于土地供给失误 造成。应通过改革土地供给制度,合理配置城市土地供给,促进普通商品房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调控房价滋生了一系列热点效应,问题的焦点越来越集聚在“标准住房面积”上。我们应当通过人口与住房面积相结合来制定“标准住房面积”,增加住房资源并节约土地资源,有效遏止投资、投机行为,降低住房的总价,使中低收入者直接受益,从而实现房价调控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住房保障作为国家向中低收入者提供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涉及复杂的权利归属和保障方式问题。作为住房保障制度之一,我国的经济适用房制度由于目标和定位模糊,现有规定亦囿于旧有理论难以突破,使得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得不到保障。因此,应当从理论上厘清经济适用房的权利归属和保障方式,明确其公私法上之属性,设计符合经济适用房的特殊规则,走公私法规则相结合的社会保障路径。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住房保障的实际,完善相关立法,构建多元、多层次、动态的住房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英国的“可负担住宅”是其保障性住房制度的主要内容,是该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研究和考察这一“可负担住宅”的运作机制与成功经验,将会对我们改进和完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制度产生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属于民生工程,故对其进行项目后评价的重点是其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社会效益。探讨了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程序、内容及方法,并以临安市第四期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为例,采用社会调查法、前后对比分析法、有无对比分析法及成功度评价法等对其进行项目后评价,结果表明:该项目达到预期目标,社会效益良好,同时因该项目的成功实施而使该地区的人文、自然环境得到了改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上海具有代表性的保障房建设基地的实地调研,分析目前上海市保障房的选址特征、居住区人口构成及其对区域人口发展影响。分析发现,上海市保障房选址主要集中在近郊区,对人口产生了较强的导入作用,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人口压力,但也造成了人口在近郊区过度集聚,且住房郊区化快于产业郊区化,对区域内人口合理分布、公共资源配置和人口管理等方面带来不良影响。据此提出,应通过优化保障房的选址及合理的规划建设,完善服务体系等,实现人口与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