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美国建国以来移民政策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是个由外来移民及其后裔组成的国家。根据美国建国以来移民政策的演变,它接纳外来移民的历程可划分为两个时期:(一)自由移民时期,即从建国起到1882年排华法的实施。在这个时期,由于美国迫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它奉行来者不拒的政策。(二)限制和选择移民时期,即从1882年排华法的实施到当前。在这个时期,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斗争的需要出发,多少放宽了对移民的限制,与战前阶段相比,战后可称为移民政策有限松动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美国移民政策面临两个突出问题,即难民问题和非法移民问题,尽管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但都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20余年来我国学者对美国移民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余年来我国学者在美国移民史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美国对华人移民政策的演变及美国近代排华问题、移民对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华人移民对美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移民与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等方面.但研究尚有不深入或未涉足之处,还有待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
美国化运动是美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对移民的同化运动。一战后,它由自然同化的社会运动转变为由联邦政府直接干预的强制性同化的政治运动,它是美国第一次对外来移民实行强制同化政策,也是美国种族关系发生变化的重要转折点,体现了美国移民政策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4.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及其后裔组成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不同的移民政策。犹太移民作为美国移民的一份子,不同时期曾不同程度地遭到排斥,尤其是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至20世纪20年代的40年里,300万犹太人的拥入,引起美国各阶层的重视。由于他们自身较强的民族性和事业上的成功引起美国人的嫉恨,以及此期间复杂的美国国内形势和动荡的国际局势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在20世纪20年代使反犹在美国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5.
美国1952年移民法对亚洲移民和亚裔集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1952年移民法,亦即《麦卡伦———沃尔特法》的颁布和实施,是二战以来美国移民政策的继续调整,它体现了美国亚洲移民政策的两重性:一方面它仍然坚持民族来源限额体制,对亚洲移民具有明显歧视性和限制性;另一方面,它肯定了自二战以来亚洲移民政策调整的成果,并有所发展,因而标志着美国亚洲移民政策的进一步松动。它对美国亚洲移民和亚裔集团产生了一系列影响:亚洲移民数量增多;大量亚洲妇女进入美国,使亚裔集团人口率明显上升;大量亚洲专业技术人员进入美国,使亚裔集团职业结构发生变化,为其参与和影响美国政治铺平了道路;亚裔居住模式在地域分布上由聚居转向分散,从而加快了亚裔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其移民政策的变迁经历了"开放-收紧-松动"的历史过程,并在近年出现了再次收紧的趋势.移民政策的变迁背后的动因是美国"实用主义"的政治逻辑,符合利益则允许进入,不符合利益则拒之门外,这一逻辑贯穿移民政策变迁的始终,并将影响未来美国的移民政策.移民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并不仅是移民问题本身,而涉及到...  相似文献   

7.
《21世纪》2002,(12)
在许多人心目中,合法地移民美国好像比登天还难。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觉,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对美国的移民法律和移民历史缺乏了解。美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种族构成的移民大国,自1776年建国以来就以开明的态度鼓励国外的优秀人才移民美国。实际上,只要对美国移民历史和移民法律有充分的了解,并在经验丰富的美国移民律师和移民机构的协助下,就可以以合法的方式顺利移民美国,最终成为美国永久居民。美国的移民法诞生得最早,历经二百多年,最终形成目前世界上最为复杂、最为缜密的移民法规。1990年,美国移民法再次发生重要变更…  相似文献   

8.
1965年移民法的颁布极大地改变了美国自有移民法以来的传统格局,亚洲和拉丁美洲取代欧洲成为主要移民地区。墨西哥移民因其不同于美国其它移民团体的鲜明特点在争议中逐渐突显出来。9·11事件以后,美国学术界对墨西哥移民问题讨论更是从以往社会经济层面上升到美国的国家安全层面。本文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墨西哥移民对美国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社会文化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战后美国人口流动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人口流动的地域结构方面,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国家取代欧洲和非洲国家成为重要的移民流出地,南部、西部取代东北部、中西部成为主要的人口流入地;美国移民政策的重心由面向合法移民转为面向非法移民;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由“城市老板”管理转为政府主导下的松散管理。美国政府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适应工业化进程的需要,调整人口流动政策及管理方式,对于我国调整、制定新的流动人口政策及管理方式,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试论美国建国以来移民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及其后裔所组成的国家。美国历史上 ,其移民政策的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 :其一是开放移民阶段 ,在这个阶段 ,美国政府奉行来者不拒的政策。其二是限制、排斥移民阶段 ;在这个阶段 ,美国政府不仅对移民在总量上限制 ,而且排斥来自于亚洲的移民 ;第三阶段是限制和选择阶段 ,这一阶段 ,美国政府不仅继续在总量上限制移民 ,并从中挑选对美国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各国经济体制的健全,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自由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实行的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利率管制体制和低利率政策。1978年虽然开始了经济市场化改革,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为了满足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稳定金融体系的需要,我国一直对利率予以严格的管制。目前,我国正在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其必然性,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问题进行讨论,首先讨论利率市场化在我国的实行的必要性,进而分析其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最后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方面,提出个人的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2.
美国一直致力于把竞争政策与贸易问题挂钩,近期大力推进的所谓“竞争中立”政策即是最新表现,其推进平台涵盖双边与诸边协定,已渗透到TPP、TTIP等区域贸易协定谈判当中。美式“竞争中立”政策具有标杆引领性、重视边界内措施、影响范围广、随意性大和经济问题政治化等特征,其战略意图在于保护国内市场与技术、扩大美国在新兴经济体的贸易与投资市场份额和争夺经济发展模式话语权。美国的“竞争中立”政策将对我国国企的“走出去”战略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需要尽早筹划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再工业化”是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经济重建的重要内容,是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转变和重要转向的标志。长期“去工业化”导致美国经济上的过度虚拟化、社会上的贫富分化对立、政治上的两极化和意识形态上的“美国梦”危机,对美国国家实力造成了系统性的损害,给美国国家安全带来了全局性、结构性的挑战,威胁到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从国家安全的高度来看待和处理制造业问题,这是奥巴马政府推动“再工业化”战略的深层次原因。“再工业化”远不止是一项经济战略,同时还是一项安全战略,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的具体体现,蕴含着对华战略冲突的性质和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增强的意味。“再工业化”也不仅仅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种权宜之计,还是一次兼具长远意义的战略转折。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国政府一定会实现美国的“再工业化”目标,是否去做与能否实现是两回事。  相似文献   

14.
各国在国际竞争中均有其必须维护且不可触动的核心经济利益。世界范围内的“美元霸权”,体现着美国的核心国家利益;为维护和深化其核心利益,美国在国际竞争中采取了各种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手段;不断累积的美国国际收支赤字,为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带来潜在危机。  相似文献   

15.
二战之后与种族、人权相关的伦理变化对加拿大和美国长期以来的移民歧视政策提出了挑战。反对移民歧视的人在新的伦理背景下批评两国政府的自由主义和人权承诺与歧视性移民政策间相互矛盾。这一压力推动了两国移民政策的逐步转变。两国不同的政治体制最终促成了互不相同、各有侧重的移民政策。  相似文献   

16.
在 2 0世纪 ,美国对中国西藏问题的政策大体经历了从追随英帝国主义“西藏宗主权”理论 ,到侧重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 ,再转变到支持西藏叛逃分裂势力分裂中国 ,炮制“西藏民族自决”论和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的过程。美国奉行的西藏政策是实用主义原则和双重标准。在其需要遏制和分裂中国时才利用“西藏问题”这一工具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区域发展政策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 ,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国家区域发展政策 ,对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但在区域经济协作中西部地区的地位、优惠政策的作用、资源的投入以及西部开发中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关系等方面 ,区域发展政策还不能充分满足西部大开发的迫切需要。这些问题与不足需要在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中逐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德国的绿卡政策、英国的新技术移民政策和法国的"优秀人才居留证"政策,被看作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的欧洲民族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实施国际人才战略、提高本国经济和技术创新活力的重要社会政策。欧洲国家的技术移民政策与以往的移民政策相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全球技术移民。但由于其固有的缺陷,若与作为传统移民国家美国的技术移民政策相比,其对全球技术移民的吸引力远逊于美国。作为亚洲传统的民族国家——中国,当借鉴欧洲国家和美国的技术移民政策的成功经验,制定、完善和实施中国的技术移民政策和国际人才战略。  相似文献   

19.
国家利益决定了一个国家居支配地位的价值与政策取向,反映国家的基本需求和具体的国家目标.由于中美两国国家利益的结构性矛盾,美国对我国采取"接触、遏制"的战略就成为必然,致使中美两国的关系总是在合作和对抗中摇摆,为此谋合作、避对抗应成为我国制定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这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与和平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