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甘青藏族妇女社会地位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甘青藏族妇女的传统社会地位、在家庭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在藏区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和贡献等三方面作了分析,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当代甘青藏族妇女的真实生活状况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改革的浪潮把保安族妇女推向了发展保安族各项社会事业的前沿阵地,她们勇敢地接受挑战,积极投身于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文化建设的大潮中,成为振兴发展保安族各项社会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与男子汉们并驾齐驱,凭借保安族妇女传统的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以辛勤的汗水谱写着保安族妇女新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3.
略述藏族妇女传统的婚育习俗和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述藏族妇女传统的婚育习俗和存在的问题巴桑卓玛藏族妇女是青藏高原迎风斗雪、傲然怒放的雪莲花。受藏族古老传统文化的熏陶,藏族妇女既有东方女性温柔、淳朴、勤劳之美德,又有高原女性特有的粗犷、坚韧、洒脱之个性。在整个藏族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藏族妇女对改善藏...  相似文献   

4.
王万宏 《民族学刊》2015,6(1):80-84,121-123
藏族女性形象大量出现于网络,使得其从现实到网络中发生了巨大的社会角色与地位变迁。她们的角色地位确立过程得益于网络社会的崛起和网络文化的发展,得益于藏族文化的独特性,得益于藏区旅游热和"美女热"。她们通过中青年女性形象所代表的地方文化、明星形象获得了关于对"藏族人"及其文化的认同。这也使得她们从传统社会的家庭角色演变为更为广阔空间的网络社会角色,"藏族人"的形象代表、文化传承的角色、旅游大使的形象都使得她们超越了藏族男性在互联网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为<东干--人和命运>专著的一章,以整个东干社会为背景,通过对几代东干妇女个人生活史的研究,展示了东干妇女社会生活变迁场景,赞美了她们对民族社会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6.
朋友,你如果到藏区,见到热情、大方的藏族妇女,该如何称呼她们呢?从年龄上分辨她们的身份,有时不太准确,往往容易闹出笑话来,最简单的办法是观察一下她们的服饰,一切就都明白了。  相似文献   

7.
藏族妇女教育和社会化发展水平不高,其制约因素主要是西藏长期传统社会消极女性观的普遍存在及特有禁忌和习俗的束缚,使得许多农牧区妇女文化程度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妇女对教育已有了新的认识.从西藏农牧区妇女接受教育培训需求的现状来看,尽管政府在这方面先后做了许多工作,但是仍存在西藏农牧区妇女对接受教育培训的认识不足、不求上进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科学的建议,可以鼓励农牧区妇女提高自身素质,切实保障西藏农牧区妇女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平等地位和各项权利,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发展和建设各方面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8.
壮族地区与客家地区类似的生活环境,使壮族与客家的妇女具有许多共同特性,如不缠足、善唱山歌、能吃苦耐劳、勇于斗争,在生产和生活中承担了比男子更多的劳动等,但由于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她们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都比较低.  相似文献   

9.
藏族史研究是我国历史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藏族研究开展得早,特别是近年来,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迄今,在藏族史研究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空白,还有许多尚待开拓的领域.《安多藏族史略》是解放后第一部系统研究安多地区藏族历史的专著,作者通过对历史资料进行严肃认真的审视,基于历史的自身逻辑和安多藏族社会历史的具体内容,认定安多藏族社会一直至解放,仍处于封建农(牧)奴社会末期,发前人之未发,以还历史的本来面貌,认识较为深刻、全面,具有新意.该书凡八章,第一章“绪论”,主要是说研究藏族史是研究藏族社会的发展阶段,是研究藏族人民生活的发展阶段.同样,研究安多藏族史亦然.第二章“安多藏族的来源”,主要个鉴于学界对本地区藏族的来源众说纷纭,各持一端,故根据藏、汉两种文字的记载和解  相似文献   

10.
中越边境的跨国通婚十分普遍.本文以这些特殊家庭中嫁入中国的越南妇女为研究对象,她们没有中国国籍、户籍,作为中国家庭的重要成员,她们在国民身份认同方面出现危机,并导致婚姻关系不稳定,家庭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她们的处境给家庭成员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有必要用新的思维来解决这些越南妇女的国籍问题,并采取其他相应措施改善她们的生存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从公元七世纪初以降,吐蕃先后兼并了分布于青藏高原的羊同、苏毗、吐谷浑等族,与这些民族发生了密切的政治和文化交流.本文引用敦煌、新疆发现的古藏文文献,结合汉文文献,深入地讨论了吐蕃治下的吐谷浑小王和吐谷浑臣僚、民众的情况,力图揭示出吐谷浑被吐蕃征服以及逐步融合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地域特征,撒拉语既有古突厥语的特点,同时又因与周边语言的联系而有自己新的发展。它的突厥语特点代表了几种历史层面,这种层面反映出与不同突厥语群的联系。由于复杂的共时特征和与历史记载的差距,对于撒拉语进行分类是很困难的。根据如下两方面的论述:1和乌古斯语的发生学关系;2和南西伯利亚语和克普恰克语长久的联系,本文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同意撒拉语与现代维吾尔语有发生学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14.
噶当派是11—15世纪藏区影响较大的一个佛教教派,其兴起原因主要在于它适应了当时藏区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以及藏区佛教的发展方向。本文强调指出,噶当派在教理教义、寺院经济制度等诸多方面影响了其他教派的产生与发展;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的形成也与其作为藏区第一个佛教教派的历史地位密切相关。此外,噶当派对藏区社会的其他方面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世界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背景及其理论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冷战后,民族分离主义浪潮在世界各地迅速泛滥的背景错综复杂,包括民族怨仇、殖民统治及大国强权政治等历史根源;东、西方冷战终结和雅尔塔体制解体的国际大气候;某些国家政府民族政策的严重失误、西方世界有目的的推波助澜等内外缘由;以及世界现代化、全球一体化大潮所激发的各民族经济、文化权益之争等深层因素。民族自决权原则的真谛是遭受外国异族统治的殖民地附属国各民族的非殖民地化,它与国家主权原则、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紧密相联,不能不顾相应的历史条件,无限扩大民族自决权适用范围。倡导民族国家在民族结构上的纯粹性和单一性的“一国一族论”,以及主张每个民族都必须组成一个国家的“一族一国”论,在理论上是极端偏狭和荒谬的,在实践中也势必增强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非理性和破坏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建国后中央政府支持的边远地区经济项目的得与失出发,阐述了这些项目设计立项时应当考虑的各种因素及效益评估办法。  相似文献   

17.
严庆  孙铭晨  王跃 《民族学刊》2023,14(3):1-10, 142
历史观是记忆的出发点和认同的基石,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强调“四个与共”的结构一体性和“四个共同”的过程延续性,为中国历史政治基因的延续性、合法性提供了理念维护,为多民族国家整合、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意识形态素材,也是对外部挑战的理念回应。问题史观通过修改历史认知坐标系和思维方式,销蚀政治认同与意识形态合法性,而二元史观、多元文化主义史观等问题史观冲击了中国历史主流话语的延续性、一体性、主体性和本土性。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价值立场,以强化中华民族史观认知、凝聚“五个认同”历史情感、坚定历史自信为关切,引导受教育者形成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的历史认知和历史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8.
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法律地位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法规 )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一项自治权。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高于一般地方性法规而具有法律性质 ,但其适用范围仅限于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要尊重和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但自治法规不能规定和约束上级国家机关。制定机关和批准机关对于自治法规都享有“半个立法权”的说法 ,实际上是把报请批准自治法规视同提请审议自治法规案 ,把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法规制定权等同为拟定权。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法规报请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的规定 ,是一项宪法原则 ,这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的一大特点。在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和适用范围问题上的分歧 ,源于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9.
犹太人杰超常涌现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犹太民族以思想、文化上的成就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并为人类贡献了大量杰出人才。犹太人杰的超常涌现与犹太民族视学习为敬神的宗教观念和崇学尚智的文化传统有直接的关系 ,而以家庭、会堂、犹太中心为基础的教育实践 ,开放的民族心态 ,兼收并蓄的文化机制 ,备受迫害的民族流散经历所激发的民族意识 ,本民族杰出人物对民族精神的培育、激励作用 ,则共同形成了犹太人杰超常涌现的精神沃土  相似文献   

20.
人关前的满族正处在由一个生机勃勃的氏族社会末期向封建制度的转型时期,其文字、宗教、服饰、婚姻制度、社会组织形式都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满族上层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开明措施.使满族在大力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同时.又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从而成为社会转型时期民族文化发展的良好范例,对于新时期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