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语文教科书设置的“综合性学习”单元,在语文教材改革发展史上是突破性的进展。它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了问题情境和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正是语文教学创造性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园地。  相似文献   

2.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是语文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是“新课标”精神的体现,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对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必要的反思,将有助于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进一步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具有"自主性"、"群体性"和"探究性"的学习方法,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宏观指导、精心组织、目标明确、评价及时。  相似文献   

4.
课程综合化已成为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综合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已提上议事日程,基于这种学科教学综合化的理念,“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运而生。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我国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背景及内容,并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要求、内容、形式以及评价方法,以人教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为例,尝试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加以界定。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研究的效果。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语文课程标准》开篇便指出了“现代社会需要公民具有合作意识”,“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这告诉我们,合作不仅是有效的学习手段,它本身也是一种目的,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以课题探究为形式,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各种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式进行整合,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过程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语文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7.
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崭新内容,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把这一最能体现语文特色、体现“课程标准”精神的课程利用好.这是我们语文教学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既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通过探析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概念特征,深入研究和分析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产生的问题,采取相应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不断提升开展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学习习惯的培养,绝不是单纯地记忆几个字词,生硬地熟记几位作家的生平,干瘪地背诵几篇课文,应付几次考试;语文又是一门极具人文色彩的实践性学科,语言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的运用能力有联系,但又有本质的不同。当前,大多语文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忽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虽暂时有利于学生语文考试,但却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写作、讲话需要一定的技巧.但能熟练背诵这些技巧并不一定能写出优秀的文章,讲出动听的话语。  相似文献   

10.
哈拂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把人们的智能分为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八种智能。他以全新的智能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评价学生的多元视角。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建构在多元智能平台上的一种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1.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之一 ,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鲜明的特征。它要求教师转变传统角色 ,寻求开放的教学范式 ,并善于整合课程资源 ;教师指导要通过教学对话引发学生回归性反思行动 ,形成其关于语文能力的自组织和转变框架。教师要强化目标、过程和评价 3种意识 ,并讲求小组、情境和对话 3种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把小学语文内容分五大部分,其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虽然在语文教材中占的比例很小,但它已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全新课程。它摆脱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以灵活开放的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个体为活动主体,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能力为中心内容,以学生个体的相关探究行为为载体来获取、掌握和运用知识。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同学们在学习语文时普遍感到挠头的一个话题,很多同学学习语文十几年,却没能写出一篇好文章,不仅老师不满意,自己也甚是遗憾。如今,虽不像古人一篇八股定前程,但作文无论在考试还是在评定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教师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好语文,只靠阅读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社会处处皆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加工、挑选作为教学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考点阐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目标由五部分组成,既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后两种是和前三种并列的,可见它不是语文教学的填头和点缀,而是语文教学的常规内容,是每个学生必修的课程内容。对于考试而言,直接出现的试题所占分数的比重不大,但往往是最容易丢分的,同时它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或者直接说对作文所起到的帮助作用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6.
消防犬     
《献给母亲的歌》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语文学习总目标第三条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础的语文学习方法”,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可以这样说,  相似文献   

18.
我国语文教学在政治思想、人文素质和知识结构上陷入了难以自拨的误区.首先应适当调整教学指导思想和考试目标;其次应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第三,应将语文的实践主体让位于学生;最后,教师还应十分注意学习主体的非智力结构,语文的"奥秘"是不可能由教师传导的,教师的作用只是引路和点拨.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式,更好地实行"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本文试图探究在语文教学(阅读和写作)中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语文知识的综合性教学。也就是要在语段的读写教学中进行字、词、短语、句子等基础知识的综合性教学;在语段的读写教学中进行语段、段落、篇章等知识的综合性教学;在语段的读写教学中进行语法、修辞、逻辑、篇章等知识的综合性教学。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必须在语文实践中才能学好语文。具体地说 :在识字与写字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汉字 ;在阅读实践中丰富知识、感悟语文的魅力 ;在写作和口语交际实践中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 ;在综合性学习实践中掌握语文的学习规律 ,提高综合应用语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