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旅游翻译作为一种实用文本翻译,应注重信息传递效果,即原文和译文间信息功能的对等,而非语言形式上的对应。从文化差异的角度不难理解英汉旅游文本的差异。因而翻译策略应着眼于英汉旅游文本风格上的差异,在译文表达上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译入语的优势,尽量减少文化信息交流中出现的障碍,实现旅游翻译的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2.
旅游翻译中,为有效传递信息,感染游客,译者必须顾及译文读者的欣赏习惯和心理感受,在译文中尽量使用他们所熟悉的语言表达形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旅游翻译注重的应是原文与译文间信息内容和文体功能的对等,而不是语言形式上的对应,更不是展示原语语言文化差异性的场所.  相似文献   

3.
德国翻译功能派代表人物之一Vermeer提出的目的论广泛应用于实用文体翻译。作为对传统"等值"观的一个重大突破和翻译理论的创新,目的论为实用文体,如旅游宣传资料等的翻译策略研究打开了新视角。该理论注重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译文所采取的翻译策略。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目的论三大法则为指导,以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互译为中心,分析其功能及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不同实现方式,探讨旅游宣传资料的具体翻译策略,以期指导相应的翻译实践,促进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功能翻译理论对汉英颜色词翻译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目的法则"可以使译者摆脱传统"对等"的束缚,积极发挥译者能动性;"连贯性法则"可以指导译者在充分理解原文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基础之上,根据译语读者文化,采取直译、转译或意译等不同的翻译策略,增加译文的表达效果和可读性;而"忠实性法则"则强调了不同的翻译策略都是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的,译文必须尽可能达到传达原文内涵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5.
功能翻译论强调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它的译文,也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新闻翻译注重信息性,通过实例分析,本文认为:功能翻译理论对新闻报道翻译有很强的解释力,为了实现新闻预期的交际效果,新闻报道的翻译应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以译文读者为中心,对译文做出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功能翻译理论对广告翻译具有极大的实践指导意义。"目的法则"可以使译者摆脱传统"对等"的束缚,积极发挥译者的能动性;"连贯性法则"可以指导译者在充分理解原广告的广告效应的基础上,根据广告译入语读者的审美价值而采取直译、转译、仿译或删减等不同的翻译策略,增加译文广告的表达效果和可读性;而"忠实性法则"则强调不同的翻译策略都是由译文广告目的和译者对原广告的理解决定的,译文必须尽可能达到传达原文广告效应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7.
结合对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原理的探讨,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从译语读者的角度出发,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汉译英的旅游资料翻译的实践活动,对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译者在把旅游资料从中文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英汉两种语言有娴熟的驾驭能力,而且要有认识和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译者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删减、改译、补充说明等翻译策略,使译文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起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应简明扼要,准确无误.漏洞百出的英文译文不仅无法传递准确信息,影响外国游客旅途中的食、宿、行、游、购等活动,而且会严重影响旅游景区形象.文章主要利用目的论功能翻译理论评析常州市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提出译文读者能接受的英文译文,并指出改善公示语翻译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为研究对象,从诺德提出的"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的角度,分析诗句和成语俗语的翻译特征。文献型翻译较多地保留了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特征;而工具型翻译以更易于译文读者理解的方式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译文中两种方法综合体现、相得益彰,在确保译文与英语读者的认知理念不相冲突的同时,较为有效地传播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0.
翻译行为理论是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翻译行为理论的出现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向,即由原先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以及侧重形式的翻译理论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理论。这使得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此理论不仅对国外翻译界产生巨大影响,也给我国翻译界许多启示。本文对翻译行为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其主要观点进行综述,以便我们进一步了解翻译行为的本质,促使翻译实践的衡量标准多元化,从而提高翻译水平和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1.
旅游文本自身特有的功能决定了旅游文本英译明显的目的性,使用传统翻译评价标准衡量旅游文本英译质量难免失之偏颇.翻译质量评价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必须考虑行为主体自身的需要.就旅游文本英译研究而言,只有从委托人与译文读者需求出发,才能有效探讨其质量评价体系,从而使译本最大限度地在译语环境中实现其主导功能.  相似文献   

12.
海洋文化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鉴于目前一些旅游景介资料英译质量堪忧的现象,需要针对其文本特点,分析翻译失误的原因,讲究翻译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3.
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着旅游目的地对外推介的效果、外国游客的信息需求和出游决策,进而关系到旅游业,尤其是入境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鉴于目前旅游文本的英译质量参差不齐,本文拟以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分析旅游文本的功能,结合平行文本从语言风格、信息内容和行文结构三个方面探讨汉英旅游文本存在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以辽宁旅游文本及其英译为研究语料,提出旅游文本英译时可以适当采用删减、增补和改写等策略,以期为提高该类文本的英译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从语篇及语篇功能分析入手,结合实例对汉、英旅游文本及其译文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旅游文本翻译不仅是两种文字的简单转换,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其中以译语读者为中心、文化信息的理解与处理值得引起大家注意,并就如何有效地传递旅游文本中的文化信息,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文本类型理论是对传统"等值观"翻译标准的一项重大突破和重要补充。根据该理论,作为应用翻译研究重要内容之一的旅游宣传文本具有特殊性,它集信息性和呼唤性于一体。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适时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尽量在译文中再现源语文本的这种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16.
旅游翻译属于应用翻译学范畴,在对旅游翻译的理论进行探索的基础上,得出景区景点、外宣材料的翻译应该依据目的论、功能对等、交际翻译等理论的"多元互补"标准,才能使英译更好地发挥信息传递、劝说等功能。通过分析景区景点名称和外宣材料的文本及功能特点,阐释英译中存在的诸如不统一性、误译等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对山西省景区景点、外宣材料的英译提出进一步规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活动。在旅游资料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其实是在从事一种再创作。要实现旅游资料翻译的目的,译者可以运用功能派翻译理论做指导,从文本特点、读者接受、文化背景3个方面考虑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把原文的意图及内容准确得体地再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