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危机情境下的政府决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危机是政府或组织在未预警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的情境或事件。本文认为 ,危机的威胁性、紧迫性、双重性、不确定性、阶段性 ,要求政府决策具有干预性、果断性、科学性、权变性和战略性。决策者素质与“群体盲思”、信息、决策执行系统、社会现象的随机性与社会认识的模糊性是影响危机情境下政府决策的主要因素。可以从提高决策者素质 ,加快信息系统的现代化 ,充分发挥智囊机构的作用 ,运用科学的决策理论与方法 ,权变的模式选择 ,进行跟踪决策等方面入手改善危机情境下的政府决策。  相似文献   

2.
危机是一种决策的情势,危机状态下运用公共政策是化解危机的重要途径.危机的突发性、紧迫性、危害性等特征.往往造成政策制定、执行的困难.甚至导致政策"无能",加强对危机状态下公共政策运行特殊性的认识,提高危机状态下公共政策的效力,可以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化解险情.  相似文献   

3.
危机决策:一个基于信息流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机决策是危机管理的核心。信息是危机决策的重要基础和核心要素,危机决策是一个信息处理和交流的系统,也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本文根据危机信息来源的不同,将导致危机决策过程中信息发生偏差的原因归纳为垂直历时性传递过程中地方封锁信息、水平共时性传递过程中部门隔离信息以及社会信息渠道无法进入决策系统从而导致系统封闭信息三个方面。因此,改进政府危机决策,必须克服信息封锁、信息隔离、信息封闭三方面的障碍,建立健全覆盖全面、公开透明、高效便捷的信息处理和交流系统,为危机决策奠定坚实的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4.
网络治理结构:我国公共危机决策系统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危机已成了政府行政环境的常态,这对其危机决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应对公共危机所采用的单一政府决策主体,由于其自身能力与资源的限制而往往导致决策失效或供给不足。尽快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多元主体但却运作联动的网络治理结构,是我国公共危机决策系统的现实选择。这种以高新电子技术为现实支撑的统分结合的网络结构,也必将以其独有的竞争优势而成为我国公共危机决策系统的必然选择。这对于推动我国政府公共危机决策多元民主进程以及我国公共危机决策系统的科学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公共危机治理决策是典型的非常态非程序化决策,是检验现代政府决策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尺.基于对公共危机治理决策之特性及其对政府决策能力之挑战性的研究,审视共和国建立以来公共危机治理政府决策能力嬗变与重构所经历的三个阶段的历史进程,剖析其变迁之得失因由及影响,反思其经验教训,进而探讨改善中国公共危机治理政府决策能力,提升公共危机治理决策效度之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危机管理的本质是危机决策.危机情境中,决策机制不健全、决策者的主体盲思、信息不完全、媒体及相关法规缺失、利益集团等因素制约了危机决策的制定.健全决策机制、提高决策者素质、加快信息系统建设、正确引导舆论、完善法规建设、规范利益集团行为是优化危机决策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王海义 《理论界》2005,(5):120-121
随着社会的发展,任何的局部危机都有可能造成整个社会的危机。危机的处理不当,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如何对危机情境下的社会进行管理并做出科学而有效的决策,是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经济危机形势下,考查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危机、应对方式和职业决策困难现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文科生较理科生更多地体验到同一性危机,更多地感受到职业决策困难,更多地采用自责、退避、合理化等的应对方式;乡村生源地的学生较城市学生遇到更多的职业探索困难;自我同一性危机对职业决策困难有非常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对职业决策困难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对职业决策困难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同一性危机在应对方式和职业决定困难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正处于突发事件的多发期,突发事件的频频发生对身临其境的受众个体心理与行为决策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危机决策与常规决策有着不同的特征,危机情境中的受众心理与认知偏差对行为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危机决策的优化有着多条途径,但都必须基于对危机决策赖以成立的前提因素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0.
危机事件的频频发生对领导的危机决策能力提出了挑战.在危机决策中,领导的认知模式、风险承受能力、认知策略和认知水平差异对危机决策起关键作用,从众心理、顾虑心理、侥幸心理和悲观心理等消极认知心理构成了危机决策的主要认知障碍.本文据此提出了优化领导认知心理素质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如何平衡好行政权威与知识权威的关系,充分发挥专家在危机决策中的作用,是危机管理的重要命题。已有研究形成了专家功能的类型论、约束论和路径论等范式,但对专家参与危机决策何以可能的问题还缺乏深刻的回答。基于经验认识和理论研究,构建出专家参与危机决策的能力落差框架。研究发现:专家参与危机决策集中体现出三种功能机制,表征了专家在危机决策中的重要价值。一是基于程序性落差的政策阐释功能,体现出正当化与民主化的双重机制,阐释决策举措必要性的同时,保证了危机决策过程的合法性;二是基于科学性落差的决策优化功能,促进决策内容从模糊走向清晰、决策方案从错位到匹配;三是基于共识性落差的舆论引导功能,发挥了舆论缓冲和宣传动员的机制,引导理性沟通氛围,促进危机防范意识的提升。聚焦专家功能及机制的研究,为理解专家与政府的互动图景提供了逻辑指向,丰富了专家参与和危机管理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微博数据的实时性和大数据特征使得微博成为企业决策的一种新数据源.有必要着重研究微博数据应用中的一个新问题——基于微博的企业危机预警.基于微博的企业危机预警可以在突发性事件发生之前为企业提供危机预警,因此对于信息化时代的企业决策具有着重要的价值.首先通过SWOT方法分析企业利用微博进行危机预警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总结企业利用微博进行危机预警的问题和启示,最后给出基于微博的企业危机预警的未来发展建议,从而为社会化媒体时代下企业危机预警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风险社会是近些年来西方社会科学界比较流行的一种理论。风险固然可怕,但更为可怕的是缺乏应对风险的社会机制。在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政府危机管理面临许多困境,需要在各个方面不断完善危机管理机制:构建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机制;构建强有力的危机决策指挥机制;健全危机管理法规政策管理机制;建立规范的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危机状态下,各国政府经常通过政策制定与执行来进行危机控制与管理.议程设置作为政策制定的第一个阶段,对政策的出台具有重大影响,而在此阶段经常出现的"不决定"或"不决策"现象,往往导致危机处理政策的延误.危机问题能否进入政策议程,成为政府应该解决的问题,对于危机控制政策的出台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当前,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还存在对群众的危机教育缺乏、社会资源整合不足、信息通报不及时不全面等问题。群众路线视阈下,政府应在危机爆发前的预防预警中提高群众的危机意识,建立以群众为基础的情报信息网;在危机爆发后的决策应对中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危机治理,及时向群众公开信息;在危机消退后的管理中迅速展开群众安抚工作,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危机之后的恢复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行为决策理论,以框架效应为切入点,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了框架效应对政府危机决策质量的影响问题。结果表明,框架效应对政府危机决策质量的过程维度和结果维度存在显著影响,对效率维度不存在显著影响。性别和职位级别变量对决策质量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效应,从均值上看,男性被试的决策质量要好于女性,领导被试的决策质量要好于非领导。  相似文献   

17.
《南方论刊》2009,(10):I0004-I0005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下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劳资纠纷错综复杂、居民就业形势严峻的实际情况,龙岗区劳动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重心,深入贯彻落实“三保两抓”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危机管理是对图书馆危机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面全程监控处理的连续链条,它是一种系统工程。它包括危机管理的组织、制度、流程、策略、计划、决策等,涉及培养危机意识、组建职能部门、侦测并处理危机因子、建立危机预案和预警系统、处理危机事件、危机恢复、事后总结经验并学习改进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我国日益发展起来的第三部门进行研究 ,对影响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的因素和前提分为客观实在形态的和社会意识形态的两部分分别加以讨论。在引入危机事件的前提下 ,指出危机事件引起的社会运动对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有着不同方面与程度的促进作用。此外 ,文章对第三部门组织自身的成熟基于资金充裕程度、决策独立程度和功能完善程度进行了界定 ,最后分析得出社会危机事件是第三部门组织自我完善的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造成了十分显著的影响.当前我国经济进入由危机到复苏的阶段.在宏观调控中需要通过提炼积极财政政策的业绩和问题,从完善公共财政的决策、实施、监管机制的角度,明确财政政策在我国当前形势下的功能定位,提出后危机时代我国财政政策的措施组合和制度性构想,以加速推动我国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