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今中国社会道德文化精神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铸造。这主要是因为当今社会经济的市场化改革使得我们的道德精神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对人们的道德要求。保障并实现人们的基本平等权利是道德建设的前提,基于职业责任的伦理制度建设是道德建设的具体载体,培养理性的道德思维方式则是塑造我们的道德美德的基本维度,而培育公共伦理精神则是当今社会促使人们道德升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科学精神与道德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与道德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范畴。科学推动道德进步,道德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科学的发展离不开道德,科学需要与其相适应的道德。作为科学活动主体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追求真理的价值观、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统一体,科学精神应成为当前道德建设的基本精神。在建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时应整体溶吸科学精神,体现真理性、务实性、认知性和进取性。道德建设体现科学精神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而且也表现在道德建设的方法上。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精神包含着丰富的道德意蕴,其核心内容是“成人”精神。传统道德存在着一些自身的局限,而且到后来走向绝对化、极端化。在传统道德走向衰败的过程中,它迎来了历史性的新机遇,经过辛亥革命、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四大历史事件,传统道德正在从传统走向现代。在构建当代中国道德体系的过程中,要弘扬传统道德中诸多过去被忽视的有价值的内容,同时,在弘扬这些内容的过程中需要创新。要在弘扬中创新,在创新中弘扬,从而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高校班主任在实施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时,首先要明确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共产主义道德而不是资本主义道德或其他形形色色落后的道德。班主任在道德教育中要通过树立榜样,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以及批判反动、落后的道德观念等途径,使大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道德意识,并指导自己的行为,逐渐成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相似文献   

5.
从道德创新能力的意蕴、道德能力的耦合作用出发,论述了加强大学生道德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导向性.指出只有不断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道德创新能力,并有效地结合其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使之升华为一种新的道德精神,我们的德育才是有效的、成功的.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新型道德建设,不仅要宏扬社会主义道德精神的主旋律,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确立社会主义道德的主导地位,而且要倡导与杜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构建起多层次、多侧面的道德体系。这一道德体系既要充分体现向共产主义道德发展的趋势,又要在现实功能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和顺利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对传统道德中那些脱离实际的内容、阻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以及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内容进行修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具有全面性、创新性,要批判继承中国古代传统道德的精神文化成果,发扬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我党形成的优良道德传统,批判吸收外来文化中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协调好与其他类型道德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央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建设中央苏区时期,用客观方式展现出来的道德价值体系总和。中央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政治道德的基本结构;中央苏区精神的内核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政治道德本质;新时期中央苏区精神的弘扬,应与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建设相契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了道德规范从他律性转亿为自律性以及道德自律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具体表现,阐述了道德自律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出了在当前道德自律意识淡化的情况下,重振道德自律精神的出要性和重要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自人类产生以来,道德就是社会文明的主要内容,道德标准是法律推理的前提条件,是区分良法恶法的标准之一。道德精神在法律规则、法律原则中的适用,加强了道德在法律实现中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墨子伦理思想的功利特色与战国社会的祸乱不已相联系,是历史相对性存在的生活欲望的客观诉求。遵循"天人合一"的理路,以"天之欲"表达"人之欲",以道义制约功利,实现义利统一,造福天下百姓,体现了墨子伦理精神的平民气质和生活智慧。理解这一精神实质,对化解当今社会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困境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遵纪守法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通过学习和弘扬百色起义期间革命军民普及法纪教育、自觉遵守法纪、严格执行法纪等优良传统,把百色起义遵纪守法精神与道德修养相结合,自觉增强公德意识;与法纪学习相结合,自觉积累法纪知识;与日常行为相结合,自觉提高法律素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自觉培养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哲学的德本思想 ,决定了中国文学批评一开始就形成了以解决人生实践为宗旨和目标的价值批评 ,形成了文学批评的人伦理性、价值理性和社会本体论特征。先秦的德治观 ,直接转化为文学批评上道德形而上的内在含义 ,使中国文学批评具有了特殊的原型本体性质 ,也反映了文学接受处于实用阶段时人们的价值期待。德本精神派生出来的“比德说” ,使中国文学批评把文学提升到一种审美、道德一体的层面来观照和评价 ,因此形成了文学批评以德为本而物象比附的审美定势 ,而不会以类似西方文学批评的理性形态出现。这种德本批评 ,始终贯穿于整个中国文学批评 ,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主流和主体 ,并内化为中国文学批评的思维模式和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4.
论守法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守法是法治社会的基础。守法是一种法定的义务和道德要求。表现为遵守法律的行为,而从内在的角度看,守法更重要的表现为一种守法的精神。在现代法治社会,守法道德既表现为对法定义务的恪守,又同时是对自己合法权利的积极主张。  相似文献   

15.
两汉政府重视教化,隐士在其中扮演了独特角色。一方面政府有意识利用隐士来宣扬教化;另一方面隐士自觉或不自觉参与其中,方式包括因教化俗、道德感化等。隐士们大多幽居民间,他们或以身作则,或以善化恶、因德化民,对乡里民风的纯化起了积极作用。乡里民风的纯化,有利于基层组织的稳定,进而有利于整个国家的治理。两汉隐士的社会教化功能及隐士精神,对我国当下的道德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民族精神的经济价值存在的理论依据是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原理、经济与道德的协调发展原理及现代经济学视野中的人本理论,指出民族精神的经济价值的具体体现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为经济进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经济主体提供精神动力。新时期应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经济的有序和良性发展提供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先秦的阴阳之气论作为孟子的"浩然之气"论提出的基础,论述了"浩然之气"中蕴含的伦理精神孟子以人性本善作为道德的理论基础,以居仁由义作为道德的具体践履,其目的是追求天人合一的道德理想境界.作者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值得肯定的一面.  相似文献   

18.
先秦儒家气节观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节,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和道德生活中,是一个标识一类道德人格和精神气质的独特范畴。它体现着儒家的道德理想和人格境界。先秦儒家气节观的内涵主要包括:以尚志存性为心性和德性的前提和目标,以对道义的持守为核心和灵魂,以无惧的义理之勇为人格特质和最终体现。儒家气节观对个体道德人格塑造,对民族精神培育和当代社会道德建设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物质价值高扬了,而精神价值却在失落,人文精神的缺失导致了人的严重异化。对当今社会人文精神失落的基本现状和学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现象作了价值分析,从学校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角度出发,提出应把人文精神的修复和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重点从课程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德育理念、方法、内容的创新两个方面,并侧重从道德底线的构筑、从基本人格的培养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