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力图通过将社会性别与国际关系研究结合起来,改变传统从男性角度来认识与理解国际政治的视角,推动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国际关系学的发展。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对于国际关系研究的具体贡献主要可分为两点:实践层面,它揭示了被传统研究忽视的女性在国际政治中的角色与作用;理论层面,它揭露了传统理论中所暗含的性别偏见。  相似文献   

2.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妇女与艾滋病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艾滋病研究与社会性别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其研究过程可以分为1998—2002年的起步阶段和2003年以来的发展阶段。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艾滋病研究突出了作为主体的女性,认为社会性别不平等是艾滋病流行特别是在女性中流行的深层原因,主张在艾滋病防治与研究中实行社会性别主流化。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女性学学科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女性学的学科化对构建人类社会更加全面、科学的知识体系 ,对全民尤其是青少年树行性别意识、促进性别平等意义重大而深远。因此 ,迫切需要扫清学科化道路上的诸多障碍 ,设置专门机构 ,争取人力、财力支持 ,将女性学纳入我国教育体制 ,清理和总结以往女性研究成果 ,吸收、借鉴西方女性学优秀成果 ,将理论研究与妇女运动实际相结合 ,构建我国女性学科学体系 ,加快学科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的现代发展提出了研究和解决女性教育问题的历史性任务。性别差异、性别平等和个人发展是女性教育和社会性别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也由此规定了女性教育的内容。我们应当在此原则下,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如何从根本上保障女性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整体提高女性的科学文化素质;如何消除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为女性成长成才扫清障碍;如何把握建立在性别差异基础上的性别平等;如何重新定位男女性别角色,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建立一些新的社会准则和规范;以及如何通过提高女性教育质量,从根本上改变女性社会参与度不高的状况等。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议题. 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退化对女性生存与发展的消极影响,同时也意识到女性参与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以及女性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充分探讨了环境问题与性别问题之间的深层次联系,研究了国际社会性别主流化政策的制定及应用现状,并就如何在环境保护类项目中推进性别主流化提出了具体建议. 鉴于环境问题与性别问题的本质联系,只有将性别主流化充分纳入环境保护项目的各个环节,才能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进程中消除性别歧视,推进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进而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性别回归”背景下,以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恋悲剧为个案,反思了当前的女性学教育:不可以按照推崇传统性别文化的标准来建设女性学,而应当从社会性别视角切入使女性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并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缩小妇女的社会性别角色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距离,促成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性别教育进入高校课堂的点滴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学是一门关注女性生存与发展的学科,它的理论支点在于,女性是什么?女性什么样?女性怎么生存?女性如何发展?广西大学首次开设社会性别教育特色课程——《女性学概论》,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将社会性别教育引进高校课堂,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两性观,增强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树立“四自”精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提高女性素质,促进两性和谐发展,实现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8.
社会资本是人际交往、组织建设以及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在网络游戏空间,社会资本的积累与转化直接影响着玩家的游戏进程和游戏体验.在众多因素中,性别是玩家获取社会资本的重要来源.然而,现有研究对于玩家如何利用性别优势获取社会资本的关注较少.在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指出:男性玩家通过性别转换扮演女性角色,借助女性角色的外形特征、游戏中的弱者形象以及和其他男性玩家建立亲密关系实现社会资本的积累与转化;女性玩家则借助自己的高颜值在直播平台进行直播、发挥女性的性别特质以及用语音和视频等强化自己性别特征的方式实现社会资本的积累与转化.  相似文献   

9.
女性/社会性别学;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西方女性主义第二波;女性/社会性别学方法论;女性主义历史的“三波论”  相似文献   

10.
滨海新区的和谐发展与女性创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女性创业对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传统社会性别文化仍然影响着女性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以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契机,从社会性别视角研究女性创业问题,分析了女性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深层文化障碍,最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促进女性创业和滨海新区建设和谐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性别研究中的缺陷论、支配论和差异论的两性对立本质主义观忽略了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社会建构论则强调性别和性别关系在语言、社会实践和社会身份中的表现,认为性别和如阶层、种族等其他因素交集,是多层面的和变化的。在语言和性别研究中,社会建构论关注性别身份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语言建构,将语言、文本或各种形式的语言产出看作是性别建构的主要场所,并对“女性语言优势”观和黑人女性语言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一个学科的建立和完善,首先应该扫清前进路途中的障碍。自20世纪80年代女性学传入中国后,以其独特的性别视角和质疑批判理念赢得了广大中国高校师生的青睐。但是,与此同时,它也面临着来自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挑战,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等方方面面的反思与追问。针对女性学学科理论建设中存在的困惑及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女性主义理念为依托,结合多年女性学教学实践与学生困惑,试图对女性学走向主流化和学科化的障碍及原因进行探寻,希望对女性学理论构建及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消除性别歧视 促进女性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生存与发展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严重阻碍着女性的发展,如男女就业机会的不均等束缚着女性主体性的发挥、生理特殊性未得到应有保护、特有的家庭价值未被社会认可等。剖析其根源,既有“三从四德”的传统性别观念与传统教育的性别偏见,又存在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效应与大众传媒所传播的性别歧视的文化观等因素,阐述了公正的社会性别关系是女性得以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女性的政治参与程度是衡量新时期社会政治民主化程度和女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性别意识是基于女性主体性地位与反思传统的性别秩序并强调男性女性具有相似的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种性别平等意识,性别意识是建构平等的性别秩序的重要基础。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运用多元线性模型对性别意识视角下的中国女性政治参与意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治参与意识存在性别差异,女性的政治参与意识较弱;性别意识对女性的政治参与意识有显著影响,即性别意识越强的女性其政治参与意识越强,性别意识越弱的女性其政治参与意识越低;年龄、政治面貌、自评社会等级均对女性政治参与意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受教育年限则对女性的政治参与意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5本在性别与传播领域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期刊近十年发表的相关论文进行文本分析,发现主要议题为三种类型:一是立足性别与新闻业的关系,将性别作为报道主体或报道对象来展开研究;二是考察媒介实践、话语文本中的性别如何被建构;三是关注技术、平台等带来的性别传播新议题。该研究领域的重心从早期研究较多集中于媒介中的性别呈现、女性的媒介经验探讨转向更为关注性别角色的媒介实践及文本话语生成,发现性别权力与媒介、社会、技术的互动关系,呈现出从“媒介研究”到“媒介化研究”的变化。社会发展及性别观念进步带给性别传播研究更丰富的研究议题,但也存在一定的研究局限。  相似文献   

16.
高校知识女性社会性别意识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性别意识研究是对女性问题深层次的文化思考。文章通过对高校知识女性社会性别意识现状的调查,认为性别不平等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资源的分配与享用不平等;社会平等机制不健全;父权制文化影响深远,对此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改进。我们应进行深层次的文化批判,加强社会性别研究;开辟新途径,传播新现念;努力建立和健全社会性别平等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6所高校2323份问卷的统计与分析,发现女性学课程受众的主要特征为:在不同教育层次学生中,女性学课程受众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研究生、专科生、本科二三年级学生、本科一年级学生以及本科毕业年级学生;女性学课程受众涵盖不同性别和专业,但女生高于男生,人文社科专业学生高于理工科专业学生;女性学课程受众社会性别意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鉴于女性学课程受众所具备的上述特征,女性学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应采取相应举措,以保障该课程的受众规模,满足受众的学习需求,并促进女性学课程教育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当代女性主义教育研究范式主要包括元分析、文本重构及现实批判。元分析是对主流文化高度认可的教育理论或原理予以重新分析和反思;文本重构主要体现为对教育史、教育思想的重构及女性社会性别意义的重新解读;现实批判即以女性主义尤其是以社会性别为视角,检视教育领域存在的性别差异、性别歧视以及女性的生存与发展等问题。女性主义在教育研究范式上的探索与积累,有助于教育研究视角和教育理论体系的丰富,促进教育领域性别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社会性别”作为一个四字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是随着西方女性主义关键词gender在中国的翻译、使用而出现的,其概念界定与使用的众说纷纭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学研究界对这一问题理解上的差异性与驳杂性。从复原生理、心理层面上的传统性别差异到批判性别生成中的男权文化机制,从执着于提升被压抑的个人、身体价值到强调公共领域中的女性参与,从建构多重主体的性别维度到解构生理性别与文化性别的二元对立,从注重精英叙事中的女性话语到开始与大众文化结缘,社会性别研究在新时期文学中经历了繁富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在这其中叙事形式的社会性别研究一直较为薄弱,形式研究关注叙事人、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修辞等形式要素体现的性别权力关系,能够丰富和发展尚嫌薄弱的新世纪文学叙事学研究,为私人化写作落潮后的女性文学开拓新的话语空间,增强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理性、专业性、国际性等。  相似文献   

20.
浅析“社会性别意识”观与“男女平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男女平等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体现。男女平等的基本点就是要实现男女两性在人格尊严、价值、权利、机会和责任上的平等。用“社会性别意识”观分析“男女平等”问题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男女平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男女平等”激发了人们尤其是女性的主体意识 ,但因政策、法规和社会行为的滞后性 ,而导致了男女平等问题上的“性别亏损”问题 (女性发展滞后于男性 )。“社会性别意识”观要求将性别意识纳入政府决策主流 ,为解决”性别亏损”问题提供了前提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