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科学发展的梯度理论与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发展的梯度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领域。研究这个新领域,有助于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一全景式观照。坚持科学发展的梯度性,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党的一个重要战略。坚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个性化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影响,揭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梯度性规律,是时代的选择。科学发展的梯度理论在于从发展梯度的角度阐述科学发展观,研究科学发展的规律,研究科学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问题,关注科学发展的中间过程状态,论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必然逻辑,探索科学发展过程的创造性和谐,为科学发展的未来阶段提供理论支持。我国梯度发展的战略决策是"三步走"与"台阶式",其划分阶段的方法论指导是借鉴非线性过程理论;其划分阶段的量化参照是借鉴经济发展短周期理论。科学发展的梯度理论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以"反贫困"为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初级阶段;以"重效益"为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跨越阶段;以"讲和谐"为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完善阶段。  相似文献   

2.
论邓小平的科学发展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发展观问题上的重大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些思想要素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已有萌芽.研究邓小平的科学发展思想,对于更好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共第十六大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取得了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开创了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新局面,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政治保证。这批政治文明建设的新成果,创新性强,理念先进,特点鲜明,贡献突出,是中共在新世纪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发展理论经历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树立科学发展观”三个阶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质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目标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  相似文献   

5.
正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铁路各项工作,着力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是促进铁路又好又快发展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南通铁路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正成为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新的世纪,我们党明确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突出“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地位;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既要满足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提高,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发展的历史辩证法,努力从制度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最新阐释。  相似文献   

7.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思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公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社会公平越来越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关注,过高的收入差距和社会公平问题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收入差距过大并进而影响社会公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缩小收入差距,彰显社会公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科技哲学视阈中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范式是针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而提出的,它是一种创新的发展理念,逐步成为统领社会科学中发展理论研究的新纲领和指导社会发展实践的新范式。从发展问题着手,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特征,分析了它的内在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价值取向,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吸纳全球发展理论、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谁发展、如何发展、靠谁发展等一系列发展的根本问题,创新了关于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动力的理论。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对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在完善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确立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坚持以人为本是核心,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前提,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目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上的一次大飞跃,是指导我们当前和今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对全球化发展理论积极借鉴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高瞻远瞩而又切合国情的发展方式。早在1979年,法国经济学和社会学家佩鲁提出了"新发展观",强调社会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人的发展。两者相比,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作为指导我国发展实践的科学发展观,毫无疑问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是对"新发展观"的一种扬弃。  相似文献   

12.
发展观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经济伦理思想的体现。经济活动的目的和社会伦理目标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一致性,经济伦理规则内生于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的交往之中。科学发展观中所蕴涵的经济伦理思想体现在发展的目的、过程、手段及结果等方面,它规定了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突出了发展的多维性,既以效率的标准实现了经济合理性的要求,又以人道的尺度丈量了伦理合理性的价值取向,将产生正义与分配正义有机结合,并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目的。这一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将经济原则与伦理原则完美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合理性与伦理合理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3.
因为发展观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是辩证统一的、科学发展观蕴含的发展理念和方法论具有引中性,所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个体发展是可行的,并由此获得其个体意义。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得出一些新的认知,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构、功能的重识和路径的重建。  相似文献   

14.
发展理论经历了从传统经济发展观到生态伦理发展观再到当代科学发展观依次递进的三个发展阶段, 相应地,遵循的是“人”-“非人”-“人”的人学演变逻辑。科学发展观既克服了传统经济发展观对人的片面理解,又克服了生态伦理发展观对人的“非人”理解,是真正的人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在经济法中的准确定位提供了新视角、新要求。经济法作为规范政府经济职能之法,它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经济法中实现政府的准确定位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寻求政府在经济法中的准确定位,必须贯彻法定原则、比例原则、绩效原则,实现控权与保权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学的一个基本观点,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和归宿点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深入研究分析科学发展观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观念、新目标、新要求,科学发展观就是一种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发展的理论,而其中所蕴涵的"一核心四维度(价值核心、内容维、空间维、时间维、方法维)"系统结构,就体现了经济社会学理论中系统观、时空观、进程观的有机统一,对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理论进行了重大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结合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新形势,提出省内高校应担负起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责任,并结合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概念,提出省内高校应按照开放办学、特色立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办学思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提供人才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以人为本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建议>通篇贯穿着科学发展观的精髓,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我国新时期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重大飞跃。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创新与拓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开发人力和人才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以科学发展观统筹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比较方法,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指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和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走内涵与外延协调发展之路,正确把握规模与质量的辩证关系,推进不同类型、层次、所有制和不同区域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