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是他用心血凝结出的艺术珍品,在现代散文诗中独树一帜,开一代先河,成为现代散文诗成熟的标志和一座光辉的里程碑。它所收录的23篇寓意深刻,新颖独创的散文诗似一束绚丽璀烂的鲜花,而《风筝》一篇,则是其中一朵清新淡稚的奇葩。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著作中 ,再没有比《野草》引起当时和后世的那么多人不同的理解和争议了。仅就文体而言 ,鲁迅本人有过只言片语 ,“夸大点说 ,就是散文诗”。后人有的从大散文观念出发 ,将《野草》列入散文〔1〕。有的虽然在总体上承认是散文诗集 ,但认为“探索当然也就是创新。同时也会带来不利因素 (如不定型、不稳定性 ) ,也是自然的”〔2〕。本文作者的观点是 :《野草》虽不是篇篇为散文诗 ,但除了《我的失恋》是新体自由诗、《风筝》接近散文外 ,其余包括序言在内的 2 2篇作品 ,都可说是地道的散文诗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多方面探索不仅不能否定它…  相似文献   

3.
"散文诗"的文体视角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野草》研究的理论视野,无法对《野草》的"人学"内涵作更为深广的发掘。细读《野草》文本,可以感到《野草》在本质上是人格化的寓言诗,而不是单纯托物言志的散文诗。《野草》中的人物并不是单纯的人物形象,而主要是一种人格符号。这些人格符号指向全民族的"国民性",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性格的全面的显现或某一侧面的显现。在符号学视角下观照《野草》的人物性格,其中蕴含正面人格、中性人格、负面人格。《野草》整体上完全是一部宏大的寓言诗剧,作为寓言诗的《野草》,不仅是鲁迅人生哲学的精髓,也是鲁迅创作的"纲领性"文本。  相似文献   

4.
《野草》别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野草>英文译本序》仅解释八篇针对现实的散文诗之写作背景和寓意,而回避了与当时现实无直接关联的另一半内容。由《野草·题辞》可知,这另一半重点是作者忏悔其"过去的生命"。"过去的生命"之必须忏悔,不仅因它是期以"乔木"而终得"野草"的"失败",而且因为作者通过对失败的长期反思,悟出那其实是一种"罪过"。于是,现在之"我"在继续挑战现实的同时又不断为过去之"我"所纠缠,由此深切地忏悔其早期"立人"(即立人之"心")主张。但这种反思也无结果,于是《野草》实际的精神主体("游魂")破裂为三,一归于曾经轻视的身体,强调一切都须亲身承受,"心"之所思须与肉身体验相合;一变为天地间虚妄的"求乞者";一化为渴望融入客观强力的战士。如此复杂的精神架构遂使《野草》既显示为一个战士的挑战,也显示为一个失败者的求乞与忏悔。但最后仍然"争天拒俗"并"指归在行动",故无论其反思、忏悔与求乞,都未能彻底。  相似文献   

5.
《野草》的生命意识新探庞沁文《野草》是现代散文诗史上的奠基之作,也是至今散文诗创作未能逾越的高峰。六十多年来《野草》之所以能以其独特的魅力振撼无数读者的心灵,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野草》的整个脉络中激荡着一股浓郁的生命意识。鲁迅先...  相似文献   

6.
<野草>是鲁迅思想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野草>中鲁迅以"梦"为独特方式、以"死"为起点来诠释其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在其对死亡意识与生命意义的深思中,最终确证了人从生到死这个必然性选择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走.鲁迅以其坚定的"走"的姿态和保全个体生命的"走"的前提归结出了人的生命意义与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7.
<边城>是沈从文散文诗化小说中的代表作.有人赞誉<边城>是"长诗",是"小说中飘逸不穷的仙女".它的浓郁的抒情性,它对乡土人情的描写都是非常成功的.尤其是小说中所表现的人性美,是其思想倾向的积极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为<社会科学研究>30华诞写一篇小文,就我个人来说,的确是有感而发. 在拙著<中国文言小说流派研究>的"后记"中,我曾发自内心地向为数不多的几家刊物致谢;其中一家是<社会科学研究>,同时也感谢了几位从未谋面的编辑,其中一位是<社会科学研究>编辑部的李琏生先生.如此认真地致谢,表明我只是一个寻常人,因为真正的"人物"通常是受恩不谢的.之所以不谢,意在暗示自己发迹后将有以重报,其中包含着不同寻常的自负意味.但也正因为我只是一个寻常人,也就更能见出<社会科学研究>在我的学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在学术上的些许成绩是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提携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9.
钱仲联论清诗(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中林 《学术研究》2004,(2):128-134
吴梅村.<章太炎文录别录>有评梅村的话,谓其"辞特深隐,其言近诚";林庚白<丽白楼诗话>亦有"梅村以亡国大夫而委蛇于两朝,其境遇甚苦,情感甚真,心迹甚哀"之评.<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表达了一种爱国主义思想,但十分隐曲宛转.<后东皋草堂歌>写瞿式耜,亦有爱国主义.七绝<赠寇白门>,写得较好.<松山哀>最明显,写洪承畴事,有强烈爱国思想.<园园曲>与爱国搭界.<勾章井>写王妃事,亦有牵涉爱国处.  相似文献   

10.
<腊叶>所呈现的鲁迅心境是沉静的,这一点与<野草>其他诗篇不同."病叶"是鲁迅身体境况的自喻,它使鲁迅再一次真切地目睹了"死";然而,面对着"死"的却是一颗平和的、充盈着爱的心.  相似文献   

11.
我在写了<乱世逸民--记"文革"中的康同璧母女>(2004年4月发表于<温故><同舟共进>)之后不久,又与从加拿大来北京探亲的康氏世交张沧江教授重逢.2004年3月21日我去宾馆看望他,话题自然是康同璧母女故事.  相似文献   

12.
一看到那些村干部、乡干部胡作非为,我心里就冒火,忍不住要写些<严管"村官">、<乡里的干部是关键>之类的文章"激浊扬清".这样的文章写多了,有人就嘀咕,说我只敢批评基层的那些毛毛官,专拣软柿子捏.我这人没啥大优点,就有一条:不怕别人嘀咕.你越嘀咕,我"走自己的路"的意志就越坚定.说我爱捏软柿子,还是真是让他们说着了,我就是喜欢照软柿子下手.顺便告诉大家,没人逼着我这样做,完全是出于我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学观,讲的是"写什么"与"怎么写".其框架基本上是以牛顿等物理学家为代表所构建的经典物理大厦.我在<我对小说的一些看法><小说笔记>等文论中做过一些陈述.它们并非我的发现,而是写作者们谙熟的常识.我不过是用了一些比较好看的手法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4.
作为学者,我见证了"学术史"从一个简单的"随想"走向拟想中的"学科"这一全过程.我说的"随想",是指我1991年6月写的那篇<学术史研究随想>,更指诸多友人发表在<学人>第一辑上的那组"学术史研究笔谈".从那以后,我和我的同仁一起,积极推动学术史的研究.当初的"随想",十五年后,竟然变成了声势浩大的"课题",甚至有了今天相当夸张的说法,叫"学科建设",这让我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刊登时任该校校长袁宝华写的<延安整风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思想革命运动>一文.文中这样写道:"通过整风,大大提高了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就我自己来说,入党前,读过<共产党宣言>,当时读起来,很多不懂,不甚了了.在延安学习,那是非常认真,从<共产党宣言>学起,硬是一字一句地学.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人以自嘲方式写的诙谐俗赋,我们现在见到最早的当推东方朔的<答客难>,它是在荀子<为说者日>和宋玉<对楚王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荀子和宋玉的作品以庄重的回答为主,而<答客难>则夹杂着深刻的嘲谑,这些嘲谑又是通过一种"豁达"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正>"客观性"与"整体性"是汪卫东《探寻"诗心":<野草>整体研究》试图推进《野草》研究的突破点。汪卫东对《野草》整体性的论述,基于对鲁迅生平与思想历程的一个重要发现,即对以1923年的沉默为标志的"第二次绝望"的发现。在该书的第一章"1923年的鲁迅"中,通过对鲁迅日记、文本和生平细节的翔实考察尤其是对其心路历程的深入梳理,汪卫东揭示了1923年的沉默对于鲁迅的意义,将其视为"第二次绝望"的标志。这一发现的意义是重大的,它涉及到对于鲁迅生平与思想的重新划分与评价。汪卫东认为:"《彷徨》和《野草》既标志着他打破了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描写沦陷区男女情的小说<色·戒>和法国作家韦科尔的抵抗名作<海的沉默>,都是以男女之爱写人性人情的文学,但因作家人生态度及审美理想的异趣.张爱玲的<色·戒>在乱世奇情中难免有借情性文饰妥协的嫌疑;而韦科尔则力求曲折地表达不屈的人性和抵抗的意志.但两者都是"人的文学",区别只在于如何写和怎样写,对于"人的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应当破除对它们笼统的盲目的执迷,代之以历史的、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偶然在北京一个小书店发现了一本书,它时髦的书名让我的眼睛为之一亮.这本书名为<共和主义之宪政解读>①(以下简称<解读>),封面上还写着"法学名家经典系列丛书"的字样,作者是周叶中、戴激涛,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共和主义是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的一个较热门的话题,此书应该是国内作者撰写的第一本关于共和主义的专著.然而,令我吃惊的是,这一"名家经典"竟然大量抄袭了我数年前发表的两篇论文.  相似文献   

20.
<正> 鲁迅先生的《野草·题辞》,写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广州发生“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之后不久。它以散文诗这种独特的文艺形式,反映了作者在险恶环境下极其悲愤的心情和坚强的革命信念。这自然难容于反动当局,以致在《野草》印行了最初几版之后,终于被抽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