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费孝民 《现代妇女》2014,(5):293-293
同声传译,顾名思义,是一种译文产出和原文表达几乎同时进行的翻译形式。它以其迅速、省时、可多种语言同时进行的特点越来越受到现代社会的青睐。同传具有报酬高、专业要求高、压力大等特点。"苛刻"的条件形成道道"门槛",因此国内同声传译人才总的来说是供不应求。为了胜任同传工作,接受正规培训是重要和必须的一步。但是,掌握良好的口译技巧也能在做同声传译的时候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将在这里探讨顺句驱动和预测信息两种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袁畅  张强 《现代妇女》2014,(5):297-297
本文首先对国际会议中的同声传译做出介绍,继而提出相比交替传译,同传所需要额外克服的若干困难;最后,针对同传的特质,提出一些同传过程中可能用到的相应技巧,帮助口译员更好的完成同声传译,提高口译质量,促进人与人间的沟通。  相似文献   

3.
刘颖 《现代交际》2015,(2):176-177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和国际交往的日渐频繁,特别是对俄交流的不断推进,社会对俄语翻译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其翻译技能的期望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通过同声传译的方式来应对各类大型国际会议和国际交流活动是当今国际交往的潮流。我国对于同声传译人才的培养一直十分重视,但俄语同声传译的教学活动却没有完全满足社会需要,因此,针对俄语设计同声传译的课程流程非常重要,本文重点讨论了俄语同声传译课堂的流程设计。  相似文献   

4.
交替传译是口译中的一项重要模式,在交替传译实践中译员也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释意理论是上个世纪60年代由塞莱斯科维奇和勒代雷通过大量的会议口译实践观察而得出的一个理论,对口译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笔者一次"美国大学展"的交传片段为例,探讨口译三角模型的性质与特征,总结了作者在现场口译时遇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5.
交替传译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思维和认知过程,解析这一复杂过程有利于口译学者更好地把握语言转换实质,提高翻译质量和效果。本文阐述了在交替传译过程,影响思维的思维元素,对比了英美人和汉民族的思维模式,解析了思维和认知过程意义产生的过程,并用实例加以说明。明确交替传译中概念整合的过程和意义在于提高对口译理论的理解,并能够据此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口译实训方案,有利于口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也叫同声翻译,简称“同传”。这一职业的起源可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结束之后,在德国纽伦堡的国际法庭审判法西斯战犯时首次采用了同声翻译。虽然同声传译职业面向市场的时间已经不短, 但在很多人眼中还是一份充满神秘色彩的职业。目前,全球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传译人数合计不过2600名。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是会议口译这一专门职业惟一的全球性专业协会, AIIC的会员身份被广泛认为是会议口译员的最高专业认证。在我国,对该职业的需求更是如此。随着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对外语及翻译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平也越来越高。当前,世界上95%的国际会议采用的都是同声传译的方式,如在上海举办的亚太经合(APEC)组织会议等都是采用了同声传译。随着中国成为wTO 的正式成员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中国与国际接轨的速度日益加快,这一职业在市场上的需求与日俱增,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该行业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金婷婷 《现代妇女》2014,(5):285-28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当今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翻译人员,这对于口译理论与技巧的需求也有所提升。交替传译是口译的类型之一,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翻译形式。除了要求译员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同时还需要进行多任务处理的能力,其中记笔记就是其中的一项,笔记起到了辅助记忆的作用,错误的笔记方法和失败的笔记将极大的影响译员的口译质量。本文以巴黎释意理论为基础性译学参考理论,探讨交替口译教学中的笔记教学法,以期为口译教师及广大口译学习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口译笔记训练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同声传译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其及时性、连贯性、精确性,是保证其翻译质量的重要条件。研究影响同声传译质量的认知能力因素,从信息处理能力、记忆能力、信息辨识力三方面探讨认知能力在同声传译中的重要性,分析认知能力对同声传译质量的影响,并对当代同声传译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塔天娜教学视频中的同声传译分析"三词一译"在同传中运用及其所呈现的翻译效果。由于分脑很不容易,所以初学者要尽量减少大脑同时处理的信息量。三词一译就是减少分脑量的一个有效技能。笔者通过对所选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了口译时译员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0.
顺译法是英汉交替传译中经常采用的口译方法。英语因其信息为叠加式排列而形成信息密集,容易给译员造成精力分配方面的困难。顺译法具有简捷方便、便于应变等特点。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指出了顺译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翻译共性的视角出发,对汉英同声传译中的主语转换现象进行了研究。为实现研究目的,本文选取了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三场双语会议视频作为研究语料。研究发现,汉英同声传译中,英语译语和原创英语在主语使用上无显著性差异,英语译语的主语选择呈现出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管玉华老师编著的《英语同声传译点指津》中的比尔·盖茨在清华演讲为例,从原文和译文对比研究、译文价值判断、译文翻译理论启迪等角度进行了翻译批评。  相似文献   

13.
在同声传译过程中,由于主客观等多方面的原因,译员需要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同时完成听说,从而出现瞬间理解和转换危机、信息流失的情况就不可避免。解决这一问题,译员一定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即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知识面和快速的反应能力,更应该掌握相应的策略以弥补流失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同传,即同声翻译(亦被称为同声传译或同步翻译)成为一个相当热门的词汇。同传被国内民众熟识纯属偶然:2002年美国突然发动伊拉克战争,由于事件过于突然,外电新闻无法被及时翻译,因此当时中央电视台使用了同传并进行直播。这可能是媒体第一次大规模地采用这种播报形式,一时之间,“同传”高频率地出现在各大媒体报道中,并被冠之以“金领”、“最昂贵的钟点工”、“本世纪最值得从事的职业”等等,疾呼“同传人才奇缺”。于是,英语专业的学生、高校英语教师以及一些本身已在从事翻译的人员都纷纷瞄准了同传。  相似文献   

15.
王虹 《职业时空》2010,6(8):150-152
使用观察性研究法,以首届国际金融征信会议同声传译录音材料为研究语料,对译员在同声传译中如何有效地翻译专业术语,专业术语的翻译如何影响其翻译质量的评估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了提高该研究的信度,对中国人民银行会议组织人员进行了采访,对译员的工作背景以及该翻译任务的准备情况都进行了了解。  相似文献   

16.
何妍 《现代交际》2013,(9):35-35
口译尤其是同声传译在电视媒体中的应用大大加快了新闻报道的速度,增强了新闻的实效性。但目前部分口译节目不能很好地完成传递信息的使命,口译标准急待确立。作者认为电视新闻口译是向观众传递信息的工具,其最终服务对象是观众,因此观众的期望应是作为在准确等其他标准之上的第一标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媒体上"口译"这个词语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交传口译、同传口译、会议口译、商务口译、政务口译等。表面看来,口译似乎是一种被动的、单一的、机械性的语言传达活动。其实不然,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接受和理解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形式转化成另一种语言形式,进而达到即时传递与交流信息的目的的交际行为,它是一种积极的、复杂的、具有一定创造性的意义再现活动。口译活动是一种综合能力,除了简单的言内意义,信息中所包含的言外含义、话语风格、文化特征、背景信息等等都是需要译员准确传达出去的。因此,作为一种集语言信息、语境信息、文化信息、认知信息等于一体的需要广博知识和扎实双语功底的交际活动,充足的译前准备对口译人员的翻译质量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造成口译表现差异的因素有很多。职业译员在口译中用到的知识组织能力、口译技巧和策略的选择应用能力、口译表现的监控能力、认知资源的分配能力及解决问题时的决策能力都与元认知能力密切相关。在总结口译研究中专家—新手范式的历史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和新手的对比发现,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同声传译的质量;因此,无论是口译学员还是职业译员都要重视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期间,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直播的《关注伊拉克战事报道》节目在把人们的目光聚焦到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战场的同时,有关专家对国外电视媒体报道内容的同步翻译也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同声传译这个新兴行业。  相似文献   

20.
观察     
《职业》2011,(16):4-4
01"最高薪" 什么职业薪水最高?律师、软件工程师、电子商务师还是理财师?一个在网上广泛流传的"中国当今十大最赚钱行业"帖子给出的答案是同声传译。天涯社区网友"哆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