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网络集群行为是网络环境下的一种特有的群体性行为.网络集群行为具有超越时空性、规模无限性和年龄特殊性等重要特征,其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框架效应、事件类型、匿名性、回应策略和社会认同等.文章通过对网络集群行为的发生过程和影响因素分析,提出网络集群行为发生理论模型,为引导和控制网络集群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无标度网络的发现,为人类认识复杂网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而BA模型的建立为研究复杂网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在BA模型的择优连接机制中加入适应度和度饱和值来模拟集群创新网络演进过程,进而对此类集群创新网络的无标度性特征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得出,基于焦点企业成长的集群创新网络是一类异质性的网络,并具有集聚性、稳定性和脆弱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网络舆情事件频频发生,同时伴随着网络集群行为的产生,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发生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产生于高校这个特殊环境中的网络集群行为,有着和社会群体事件显著不同的特征,基于系统动力学思想,准确地分析影响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的因素,能有效地预防和引导网络集群行为,为高校的舆情管理和决策提供较为合理的依据,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网络行为:一个网络社会学概念的简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当今的信息网络时代,互联网络为人们的行为活动构建出了一个新的“场域”。网络行为就是人们依托于这一新的“场域”所作出的一种全新形态的现实行为活动。本文结合互联网络发展和“新场域”建构的现实背景,对网络行为这一网络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从其内涵、类型、特征和社会本质等方面,展开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背景下创业者社会网络构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创业研究领域,强调从外部社会环境来研究创业现象和创业问题的"社会学"视角正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而目前以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的产业集群现象为背景的创业过程和创业行为方面的实证研究还很少见.以国内7个产业集群中的146位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组织心理研究领域中的行动理论等观点的研究,证实了创业者个人主动性(PI)、社会技能、成就动机和内控源是影响创业者社会网络构建关键因素的假设.此结论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证基础,为创业者在实践中扩展社会网络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舆论的广泛传播,网络舆论集群行为呈愈演愈烈之势。构建了网络舆论集群行为的动态仿真模型,并进行系统可视化仿真,以期为形成有效的网络舆论集群行为调控机制指明方向。该研究对于正确理解网络舆论集群行为的发生、演变规律和传导路径,为管理层进行合适的时机和防控策略选择提供直观和有价值的参考,对网络社会舆论的良性运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力量的不断介入,公民参与的内涵和形式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本文以大学生网民为例,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定量分析了社会信任对网络公民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为公民参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有助于扩展大学生的公民参与。在网络空间,大学生的公民参与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其中参与程度最高的是网络信息获取行为,其次是网络信息表达与讨论行为,而网络行动的参与程度最低。研究还发现,社会信任对网络公民参与有显著影响,其中网络人际信任和政治信任对网络公民参与的影响是正向的,但现实人际信任对网络公民行动的影响则为负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正经历全面转型阶段,社会利益主体的阶层分化和利益冲突使阶层关系日趋复杂,由此引发的集群行为对中国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针对不同社会情景下集群行为演化逻辑进行科学分析,进而为有效控制和预防恶性集群事件(行为)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集群行为是公共管理经典研究问题,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难以从微观视角属性理解集群行为的涌现特征以及整体结构,进而难以对机制进行精确剖析。在已有集群行为理论与研究基础上,创新性地构建了“理性与非理性动因—影响与独立场域”的综合解释框架,结合信息接收与处理机制的探讨对集群行为的演化逻辑进行理论上的再构建,形成了全局完备、局部完备、全局不完备与局部不完备信息传播机制下的演化链条;进一步引入社会计算领域中的复杂网络理论与信息传播模型,对集群行为演化传递过程建模。在总体框架指导下,依据不同情景与传播机制下的分析框架与演化模型对演化过程进行数学分析,发现集群行为的演化存在自校正性,较大的社会影响以及有限的时间是阻止集群行为自校正的环境制约,导致系统不可预测性与路径依赖性。在结构化的人群中,发现稀疏网络有利于集群行为的消散,但无标度网络增强了系统中社会影响的自...  相似文献   

9.
网络行为自由不是摆脱目前网络行为所受到的各种技术、政治、法律等限制而为所欲为,而是在认识这些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尊重人们已经形成的网络行为共识,不断为人们的网络行为创造各种实现其行为自由的条件。网络只是在人们实现自由的过程中为其提供达到自由目标的一种工具或平台。因此只有现实的、历史的网络行为自由,没有无条件的、绝对的网络行为自由。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为我们充分认识网络行为自由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快速崛起和普及,对人类的社会行为、日常生活、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由于网络空间具有一种全新的社会特性,因而人们的网络行为,亦相应地呈现出若干全新的社会特征,迫切需要社会科学作出新的解释.深入研究网络行为,对于了解和把握网络空间这一全新的社会变量对人类日常社会生活及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化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眼于高等院校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整体目标,在网络文化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从提升教师队伍的信息素质、打造精湛的校园网络平台、营造书香校园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的思想教育大系统等方面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网络伦理的本土化与全球性之间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我国的网络伦理研究应当立足独特的国情,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可用的伦理资源,以使其成为能真正影响我国网民心理的价值体系.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无国界性,又应当在全球性的网络活动中谋求一种普遍的道德共识,参与整合出不同国家的网民所应共同遵循的基本网络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网络新词日益更新,在社会发展中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认知语境帮助解释网络新词在社会中的接受性,在网络新词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从认知角度的语境出发,结合网络中出现的新词,从语言符号、词义发展、语境推理以及隐喻角度对网络新词进行了举例、分类和理解。我们对不同类型网络新词的理解应该置于认知环境中,结合具体的语境和文化氛围来认识、了解网络新词,从词义、文化、语境的推理以及隐喻的角度理解新词、掌握新词,让其完成其特定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4.
网络传播的特点是高度的综合性、充分的交互性 ,其与传统传媒由点及面 ,主动权掌握在传媒手中 ,受众被动接受不同 ,它使人类传播真正进入了一个双方互动、平衡互换的理想型态 ,使信息资源为全社会所共享。这种传播使人们参与的广度、深度和范围都大大扩大和增加了。但是 ,这种新型的传播型态 ,在为人类描绘了美好前景的同时 ,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其积极影响表现为 :人们迎接和适应变化的心理加快 ;扩展了人们心理的时空范围 ;成为人们情感交流的特殊形式 ;促进了人们需要层次的上升和多样化。其负面影响表现为 :使人们对网络产生过度的依赖和迷恋 ,形成新的心理疾病———网络成瘾症 ;容易产生虚伪的人格品性 ;容易助长逆反心理和从众心理 ;引起道德的心理丧失。对此 ,必须从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两个维度采取消除负面影响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化环境下的语言特点和交际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技术发展至今,已经不仅满足了人们联接和沟通的需要,更是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化、在多方面影响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网络文化,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本文探讨网络文化情景中的语言和交际模式,试图解析网络文化这个独特的场景载体如何以其自身特质影响网络语言的形成和交际模式,以及网络交际语言的特点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形式,正从一个微平台迅速变成大众传媒平台。由于微博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基于微博传播的网络舆情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公众从信息获得转向互动参与,网络舆情对公共事务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日渐深入。大学生是微博的主体,微博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平等交流和彰显个性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成为不良情绪和非理性表达的放大器。因此,高校要积极应对,做好微博时代的稳定工作:要理性面对,建立高校官方微博;认真维护,用好高校官方微博;积极引导,培养高校"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主要类型有网络成瘾、网络侵权、网络犯罪,其原因主要为:网络环境的开放虚拟、行为主体的道德偏差、高校德育的薄弱滞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对策有加强网络法制、深化网络德育、引导主体自律。  相似文献   

18.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为现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传输的平台,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逐步普及,网络犯罪的种类和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并且在网络上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严重危害了社会环境。然而我国刑法学界对计算机犯罪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在新刑法中也规定了计算机犯罪的条款,但是由于刑法规范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使得完善网络犯罪立法成为当下刑事立法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9.
网络集群行为与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借用集群行为理论,对网络集群行为的特征、发生要素和作用机制进行理论探讨,并从社会工作视角对网络集群行为暴力倾向提出一些干预设想.文章认为,网络集群行为的发生,从微观层面看,是信息刺激(外因)和网民认知(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加强网络立法和监督、规范人们的网络言论是对外因的干预,而对内因的干预需要引进社会工作的认知一行为疗法,通过改变网民的认知去改变他们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自杀现象日益突出,其频繁发生也引起社会各界对与之相关的网络杀人行为的关注。为探析对网络杀人进行刑事规制的理论基础,本文在对其犯罪性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并参考国外经验,论述了对网络杀人的刑事规制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并提出充分利用现有法律资源对其进行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