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依托于互联网络而由人的行为活动构织而成的网络社会,已成为信息网络时代的人们展开行为活动的重要场域。在其中,人们一方面享受着网络化生存的便利,而另一方面,却也在承受各类网络行为失范带来的后果。青少年群体在所有网络行为主体当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其网络行为失范问题尤其值得关注。在剖析网络世界及网络行为之社会本质的基础上,分析了作为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主要原因的主体性缺位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应对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关键在于主体性建构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2.
7·23温州动车事故的发生催生了大量的网络谣言,网络谣言的传播过程实际上是谣言场域建构的过程,政府、媒体、受众在这一场域中展开话语协商.大众媒介尤其是网络媒介既是网络谣言传播的渠道,同时也是网络谣言的“介入者”,其介入行为对网络谣言产生了相反的双重作用,这是大众媒介扮演的多重角色导致的结果;网络谣言的受众参与行为包括了传谣和辟谣行为,其共同点在于试图以谣言为话语来解答问题争取权利;政府在事故解决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成了网络谣言爆发的导火索,然而,政府又针对网络谣言给民众进行了“预防接种”,并成功设置了“安全阀”,维护了整体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网络数字空间成为当前关注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不可逾越的重要场域。它具有承载和传播政治信息的先天优势,引发了大学生闲暇时间的私有化,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在数字空间的政治参与行为。网络数字空间通过延展政治生活场域来淡化现实政治自上而下的权威体系,通过自发、分散的同辈群体规模来化解现实政治压力,对大学生更具政治亲和力。适度规制网络数字空间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培育理性平和的大学生网络文化,是当前在大学生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路向。  相似文献   

4.
关于网络的场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是一个争夺权力资本的场域,它与权力场域紧密相连,却又想摆脱传统的权力场域,将权力转移到自身的空间中;它仍将权力资本作为运动的核心,但却给予传统资本以相反的地位;它拥有自身自由、平等、民主的游戏规则,却无法摆脱与现实社会的联系;虽然受到现实社会其他场域的制约,但在广大行动者的活动中或许可以逐步完善为一个自由、平等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从互联网络与网络主体的关系看网络主体的理性和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络与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体相比有不同的技术特点;互联网络已对现实社会中人们新思想的产生、创造精神的发挥和自由人生的实现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我们不应只致力于网络信息的自律和他律工作,而也应引导人们在网络实践过程中培养其网络理性,在技术善用的基础上重塑其作为网络主体的自由。  相似文献   

6.
本文由网络环境下失范行为的表现形式出发,结合网络环境的特点分析人的某些性格缺陷,得出失范网络行为的原因。即失范网络行为出现的成因是人的某些性格特点借助网络这一场域的挥洒,是缺陷的人格在网络环境特点的掩护下,大放异彩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的快速崛起和普及,对人类的社会行为、日常生活、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由于网络空间具有一种全新的社会特性,因而人们的网络行为,亦相应地呈现出若干全新的社会特征,迫切需要社会科学作出新的解释.深入研究网络行为,对于了解和把握网络空间这一全新的社会变量对人类日常社会生活及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网络--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是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网络媒介上的过量信息、不良信息和殖民信息 ,以及大学生在使用媒介时的偏离行为和依赖行为 ,都是互联网络的负面影响。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应从网络建设、软件开发、心理辅导等多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9.
网络的诞生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言语交际空间,同时也使语言环境走向了多元化——现实语境、网络虚拟语境共存。多元语境,尤其是网络语境的生成时人们的言语活动是直接的冲击便是对现实语境中以听、说为核心的言语交流的削弱,并对学生的写作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就对语文教学中的听说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惯习:对教育行为的另一种解释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学校场域中,有一种行为并不为常人所关注,也不为自身所关注,这就是惯习所导致的行为。惯习,作为“体现在人身上的历史”,其烙印深深铭刻在每个场域之人的身上,平添了场域关系与场域行为的复杂性。作者以独特的社会学视角,借助于布迪厄的惯习理论,对学校场域中的一些教育行为作出了另一番解释,提供了另一种看问题的方法,并对弱势群体寄予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
网络行为研究现状: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国内外学界对网络行为的研究,涉及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化研究等诸多学科.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简要梳理和介绍了国内外学界在网络空间作为社会行为场域、网络行为特征与行为类型、网络行为影响因素、网络行为后果等网络行为研究基本议题上的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2.
网络商行为是一种全新的贸易方式和商业模式。近年来,网购侵权案件在我国持续发生,并逐渐成为我国行为主体维权的一个全新领域。但我国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立法对网络商行为进行调整,法律体系中亦缺乏相关制度。对网络商行为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现存网络商事交易行为制度的疏漏之处及其法律规范,从而有针对性地对网络商行为进行规制,净化网络交易市场,保障商行为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建设网络文化,开拓高校思想教育的新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对高等学校来说已不是新概念,但如何利用这个新阵地在学生中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仍值得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广泛深入地探索,以期开拓高校思想教育新领域,建设健康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4.
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 1世纪 ,信息产业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信息活动和网络安全问题上不断遇到许多新的挑战 ,伴之而来的网络道德随之产生。除技术规范、法律规范对网络安全的影响外 ,网络道德在信息活动中对网络安全的保护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有效地发挥网络道德对网络安全的作用 ,本着“谁主管 ,谁负责”的原则 ,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 ,有的放矢地开展全民网络道德教育 ,规范网络行为是行之有效而又简便易行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网络成瘾的心理根源及其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成瘾问题是当前网络普及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类新的社会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有多个方面,但其最根本的心理根源是人类本身存在着“去个性化”的特征,而网络的“去抑制性”正好迎合了人们这一心理特征并使其在网络使用的行为过程中表现出来。成功应对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综合运用精神分析法、认知行为疗法以及家庭疗法等多种方法,帮助当事人减少并最终消除自己的不适当或病态使用网络的行为,成功达到心理干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计算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 ,使当代大学生们尽情地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 ,但同时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黑客的攻击、黄色信息的传播和西方文化的渗透对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采取关注网络、正确引导学生心理和制定规范、约束学生网络行为等系列措施加以控制和打击 ,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信息安全传输。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网络成瘾原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过度沉溺于网络而引发的各种问题日益增多,其中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原因的研究从网络、个体、家庭和社会四个方面进行回顾和评价。网络的特点具有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倾向;个体消极的人格特征和非适应性认知等容易发展出病态网络使用行为;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社会支持、社会交往的缺乏和社会生活事件的打击会促使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研究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方法上的缺陷,基础理论的薄弱,本土化研究匮乏等。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上特有的仿冒行为不同于自然延伸到网络世界中的传统仿冒行为。互联网上特有的仿冒行为在现实世界中很难找到直接对应的相关权利及载体。其内容主要包括:域名对域名的仿冒行为,网页对网页的仿冒行为,链接中的仿冒行为以及与搜索有关的仿冒行为。  相似文献   

19.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版权法上的地位是由其在网络上所发挥的功能决定的。当网络服务提供者作为信息内容的提供者直接参与信息交流时,即其在充当网络内容提供者的角色时,其实际在版权法中居于信息"发布者"的地位;当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用户提供电子邮件账号而充当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时,其仅起到一个"传输管道"的作用;当网络服务提供者作为主机服务提供者的法律地位是介于发布者和传播者之间的一种新型信息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