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学批評是无产阶級革命文学事业的一个重要組成部分,是无产阶級在思想战线上的哨兵,是实现党的文艺政策的有力工具。伟大的革命导师馬克思、恩格斯异常重视文学批評的战斗作用,他們在許多經典性的論著中,常常通过文学批評給各种反动的資产阶級文艺思想以毁灭性的打击。列宁曾經教导我們,要“把文学批評也同党的工作,同領导全党的工作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毛泽东同志还进一步指出“文艺界的主要斗爭方法之一,是文艺批評。”革命导师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根据格·弗里德林捷尔《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世界文学》(莫斯科·文学艺术出版社1979年版)一书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美学》一文编译的。作者系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又是新版《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主编。《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世界文学》一书,看似系列论文集,实际上堪称一部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美学与比较文学专著,在苏联乃至国外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界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癫痫病患者 ,其创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复杂的现象之一。他生活在俄国 19世纪末期 ,激情动荡的时代特征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癫痫症有某种默契 ,这使陀思妥耶夫斯基比同时代的其它作家 ,更善于表现生活在这种时代里人们的精神分裂和迷惘 ,揭示他们悖论的生存状态。这种默契还造就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现象。  相似文献   

4.
曾艳兵 《东方论坛》2007,6(6):27-33,52
卡夫卡的思想和创作明显地受到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卡夫卡声称自己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有某种血亲关系.卡夫卡的作品弥漫着一种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或"死屋"的气息,而他笔下的"弱的形象"也颇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小人物"的精神和特征,至于他的怀疑、迷惘、焦虑和探索等,也都能从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找到某种精神渊源.陀思妥耶夫斯基无疑是卡夫卡的先行者,但卡夫卡跟随这位先行者,却走出了完全属于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下半叶,世界小说界出现了两座比肩而立的高峰——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两位作家笔下的人物,性格都十分丰富、复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物尤其复杂。从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到他的创作思想,以至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评论界褒贬不一,莫衷一是。他的许多作品,一直被视为难以解开的谜。苏联文艺理论家米·巴赫金长期潜心于研究陀思耶妥夫斯基的创作,在1929年出版了一部颇有特色的专著《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诸问题》,这本书于1963年修订再版,改名为《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诸问题》,1972年印行第三版,1979年出到第四版,成为苏联文艺理论著作中印数最大的一本书。  相似文献   

6.
复调小说是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1929年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问题》一书(此书1963年经过修改更名为《陀思妥耶夫基诗学问题》)中提出的一个文艺理论概念。由于这一理论深刻地剖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根本艺术特征,确切地概括了小说艺术发展的某些实质性问题,对现代小说创作实践具有深远影响,引起苏联国内外许多文学理论家、批评家作家的广泛兴趣,大大地提高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巴赫金因而享有世界声誉。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对小说结构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哪些历史性贡献,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对现代小说诗学又有何意义,本文拟对此作点美学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写一个杀人者的故事。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关注的更多的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罪”,而是思想之“罪”、人性之“罪”,因而“惩罚”也就不仅限于法庭中的“判决”。 作为作家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关心的是罪人是否意识到了自己有罪。因为如果没有悔罪之心,即使法律正确地判了他有罪,服完刑之后,他依旧会去从事他认为“正当”“正义”的事业。因而,《罪与罚》中的“罚”更多地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惩罚”,而是来自“爱”、来自“神恩”的救赎。法律的空白地带常常就是文学的用武之地,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一个杀人者如何悔罪、如何在精神上获得救赎的故事,典型地体现了何为文学视野中的法律。  相似文献   

8.
日本著名短篇小说家芥川龙之介曾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作品非常感兴趣。芥川在描写圣愚式人物时,有意识地吸收借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无根性、苦难性、启示性等方面的描写特点,以表达他对“善”的思考、对完美人性的赞颂。对芥川龙之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体验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芥川龙之介作品的艺术特色及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被称为中国資产阶級“末代詩人”的徐志摩,在文学史上并不占什么重要的地位,但他的詩歌却最清淅的記录了20——30年代中国資产阶級的声音笑貌,揭开了资产阶級精神世界的一角。正如他在《猛虎集》自序中說的:“它的詩歌里有它独自知道的另一个世界的愉快,也有它独自知道的悲哀与伤痛……”在他同时代的許多資产阶級作家中,我們的确很难找到象徐志摩的詩那样,如此显明地表現着阶級堕落的色彩的。  相似文献   

10.
费多尔·米哈依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12—1881)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的俄国文学史上,和列·托尔斯泰一起被并称为两座丰碑。在他一系列不朽的长篇小说中,《罪与罚》是最有代表性的名著。它通过性格矛盾复杂的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形象塑造,深刻地揭露了当时俄国的黑暗现实,而且鲜明地反映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世界观的主要方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和创作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复杂现象。他所处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馬克思的《哥达綱領批判》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綱領性文献。在这一伟大文献中,他以鮮明的无产阶級立场和辯証唯物主义观点,彻底批判了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綱領中的拉薩尔的小資产阶級机会主义錯誤,同时科学地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政治、經济的輪廓及其一般的发展規律。其中关于从資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过渡时期的理論,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理論,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理論等,一直成为各国无产阶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的指針。  相似文献   

12.
作为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一座丰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在一些重要方面与传统现实主义“离经叛道”,却与西方现代派血脉相通。他反映了那么多现实,却又偏执于表现主观精神,渲泄病态心理和神秘的宗教意识。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现代派史前内容,应该从他所处的矛盾交错的时代、特殊的个人境遇和精神气质中去寻找造因。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现代派的关系,揭示了一种复杂的精神和文化现象;其创作艺术的现代性与开放性,对研究现代派文学的艺术渊源和现当代西方文学的演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陀思妥耶夫斯基根本不是一位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根本不是小说。此言乃出自六十多年前英国评论家马利之口。论断之大胆足以令人望而生畏。众所周知,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复杂的现象之一,他被称之是“最难于理解的”小说家。小说自近代以来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文学领域里占据压倒优势的样式,而小说理论和历史的研究却没有象史诗、抒情诗和戏剧那样的深厚根基,文学理论家和文学史家们都体会到描述小说历史的困难。再者,要确定一位艺术家和他所从事的那门艺术的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更是一项困难的任务。因此,本文所作的探讨恐怕是一种带有几分冒险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癫痫病患者。他生活在俄国 19世纪中后期 ,那是个激情动荡的年代。时代的特性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癫痫症有某种默契。这使陀思妥耶夫斯基比同时代的其他作家 ,更善于表现生活在这种时代里的人们的精神分裂和迷惘 ,揭示他们悖谬性的生存状态。这种默契还造就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复调现象  相似文献   

15.
启蒙精神和宗教信仰决定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的写作。在《白痴》中,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方面肯定理性精神,否定违反自然律的肉身复活的基督教信仰;另一方面,陀思妥耶夫斯基基本的情感形式来自基督教信仰。梅什金公爵是一位苦弱的、品德高尚的人,原型明显来自耶稣基督。梅什金公爵持有的是一种弱小者的哲学,他对人性的恶充满理解和怜悯。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他提出了社会公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心理表现艺术大师 ,他以伟大的激情和巨大的震憾力征服了全世界的读者。他笔下那精妙的瞬间在作品中闪耀着神秘的光芒 ,这一瞬间具有浓缩性、爆炸性、戏剧性和可表现性。陀思妥耶夫斯基借助这样的瞬间非常细腻地表现了人物的复杂内心  相似文献   

17.
对于曾經在旧社会生活得較久、受資产阶級及其文艺思想毒害较深的人来說,要彻底地擯弃资产阶級立場和資产阶級文艺思想,确立无产阶級世界現和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这却是任何  相似文献   

18.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十九世纪后半叶俄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以他的天才创作震惊了整个人类社会,为俄罗斯文学跻身于世界优秀的文学之林作出不可抹灭的功绩。一个世纪以来,尽管陀氏的创作一度因其世界观的矛盾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然而其艺术才华则得到人们的一致称道。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虽曾指责陀氏的某些作品对俄国解放运动起到不良的影  相似文献   

19.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随着新文学运动的发展而为中国所接受的。伴随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变化,陀思妥耶夫斯基显示出三副不同的面孔:民国时代,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一个“为人生”的进步作家,受到左翼文艺界的欢迎。50年代之后,陀氏被革命洪流淹没,成为艺术上有可取之处,但思想反动的“两面人”。90年代以来,陀氏作为一座灿烂的文学丰碑,不断刺激中国读者的审美想象,并成为中国学者心目中的“先知”。  相似文献   

20.
还在一九六二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写道:“未来俄罗斯的进步命运……取决于如何解决人民问题”(Ⅷ,235页。文中所引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的言论均见于三十卷本《陀思耶夫斯基全集》,或从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作品全集》,或《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信集》——译者)。一九七六年的《作家日记》中他又重复地讲道:“人民,或者对人民的看法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