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绿色的祈愿     
绿色是大自然的主色调,是我们这个星球生命和生机的征象.然而,却因了这个星球的"最灿烂的生命之花"--人类对生态谱系的僭越、对自然的狂妄以及无度的生活索求,绿色渐渐地枯萎、凋衰,如今竞稀缺了起来,反而成为人类渴慕和需要保护的色彩.……  相似文献   

2.
一、美是主客体之间的生命存在状态,美感是生命存在状态的价值感觉从鸿濛之初宇宙深处走来的人类凭借自身巨大的生命理性力量驾驭着物质世界并正在重新走向宇宙,而人类的精神生命却守着一个多少世纪前的古老的生命之梦:对于和谐、圆融的生命状态的深切  相似文献   

3.
追求人文与生态的和谐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精神内核,意味着人类社会对人、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架构的一种方向性调整;其精神价值特质体现为将人类关爱自身的思维推及到自然界其它一切物种的一种内在自觉和精神,是在承认“人是自然一部分”基础上所确立的一种自由理念,是认可“万物有灵”的一种人性善良;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社会目标,正在演绎着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人文精神的建构逻辑。  相似文献   

4.
问:近几年,你大力倡导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据我所知,一般人对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都甚感陌生,你是不是可以讲一下到底什么是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呢? 答:在我看来,绿色象征着蓬勃的生机、旺盛的活力与绵延的生命,象征着理解、宽容、善意、友爱、和平与美好,文化是人类为求愈来愈好地生存和发展的一切设想、设  相似文献   

5.
廖建平 《江汉论坛》2003,(11):65-67
钱穆的人类生命观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探讨了人类生命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类生命是从宇宙大生命中分得的小生命,这种生命虽然相对于自然来说很渺小,但他可以用从自己生命活动中产生出来的人文对抗自然;探讨了个体生命与人类生命、他人生命的关系,认为人类生命寄托在个体生命中,要通过个体生命表现出来,人类生命是个体生命有价值的依据,个体生命之间应该保持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精神属性是人类生命的最高本质。钱穆的人类生命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如果以现代化进程为轨迹,以环境行为为评价标准,目前人类至少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田园生活、竞生生活、物欲生活和绿色生活四种生活方式,四种生活方式具有截然不同的特征。在现代化的背景下,人类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某种生活方式,也存在主动选择某种生活方式的可能。现代化赋予了人们在价值塑造、信息传播、行为选择等方面的主动性,因此,人们有条件在实践中不断构建绿色生活方式。同时,绿色生活方式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新技术的应用还需要一系列子系统的支持才能不断推动公众绿色生活方式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邱承海 《南方论刊》2005,(10):53-54
随着社会的发展,深受环境影响的现代人愈加渴望能生活在自然的环境中,因而具有绿地景观生态系统的居住区便成为人们择居的首选地。植物造景作为小区绿化美化的主要手段,就要充分实现它的多种功能,以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需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象征生命。缺乏绿色,意味着生命缺少了活力。然而,现实的城市化步伐似乎踏进了一个怪圈:只盖楼房不建绿。缺绿现象随处可见,毁绿事件时有发生,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面临着严竣的挑战。自古以来,人类就存在着依恋绿色的原始情结,越是在难见绿色的地方,人们对绿的渴望就越发强烈。绿色植物是氧气的…  相似文献   

8.
人类具有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文化生命,但每个人所拥有的这三重生命并非均衡对称的。古往今来人类就追求延长生命乃至于让生命不朽,然而能够不朽的生命不可能是自然生命,而只可能是社会生命和文化生命。一个人对人类社会与文化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给后人留下不可磨灭的效用与记忆,则其有限的个体生命就跨越了时空融入到了无限的人类生命,这也就意味着个体超越了自然死亡而达到了不朽的境界。人的生命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要延长乃至创造不朽社会生命需要做出有效社会贡献以及相应地提高社会地位、拓展社会网络和增强社会传播;而延长乃至创造不朽文化生命则须在技术工具、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诸方面做出足够重要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事物的必死性和瞬时性使得人类的生命变成了“不可承受之轻”。为了把人的生命从这种“轻飘飘”的虚无中拯救出来 ,尼采提出了永恒轮回的学说。这一学说要求每一个人对自己正在或即将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问一句 :“我是否希望它再来一遍 ,乃至千百遍 ?”并且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 ,都要把这种行为看作是好像它会永远重复一样。这样 ,就能极大程度激发自己对生命的责任感 ,从而在主体层面赋予瞬时性的生命以无限的意义和重量  相似文献   

10.
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是目前人工智能研究最主要的分类之一。在存在论层面,弱人工智能是人类生存的技术手段,而强人工智能则是如同其他生命一样,可在真实世界中生存的人工的智能生命。按照生命演化史上其他生命,特别是人类的进化模式,作为生命的人工智能的演变不应是奇点式突变,而应是渐进式进化。如果说弱人工智能的威胁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次新的技术威胁,那么人工智能生命的威胁则在于生命演化史上首次可能出现类人类和后人类生命,这改变了人类在生命演化史上的价值和意义。后人类生命的出现,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类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在人类视角和生命共同体视角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11.
信仰起源的心理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存与发展是宇宙中所有生命的内在本质。这一本质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生命形式。人类生命是这种内在本质的完满体现和实现,是宇宙物质演化和生命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与宇宙万物相对立的独特存在。这一独特存在的本质在于人类生命对客观外界和人类自身具有主体意识。在人类历史的初期,由于人类力量的弱小和自然力量的强大,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求生成了人的第一需要和第一任务,他不得不把几乎所有的体力和精力直接地用以实现这一目的。正是在这种艰难复杂的求生活动中,人的意识得到了锻炼和发展,成了人的目的和行为之间的中间环节,并最终把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因此可以说,求生,是世间一切生命的本能;而求生的意识,则是人所独有的。正是这种源于人类本能的求生意识,开启了人类信仰之门,成为人类信仰产生的最深刻的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12.
人的发展是人类的理念支柱,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动力.生活和生存两种生命状态是人和动物生命内容的不同写照.当人类以实践和意识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由生存转变为生活的时候,实践和意识就成为人和动物分道扬镳的界碑,同时也成为人们进行生活、创造生活的根本前提和手段.人类生命的存在方式在于:实践性和意识性使人类产生了新的本能需要的追求,这种需要的发展性不仅使人类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而且使人类类生命的追求有了递进性,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类生命追求的最终状态.  相似文献   

13.
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环境特性评价方法和环境管理工具。将这种系统评价工具应用于河流开发的行为分析,针对河流生存危机,站在新的自然伦理高度,把河流与人类对等考虑,提出河流生命权利概念。将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引入河流管理中,树立河流伦理意识,提出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新治水理念,对我国正在探索的建设维系人水和谐的生态与环境具有积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军 《理论界》2010,(7):10-12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最近50年的气候变化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它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方式。因此,为了自然和人类自身的双重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寻找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目前正在悄然兴起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是实现经济发展和遏制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它使未来更加可持续。利用碳交易的市场机制,并借助绿色利益驱动,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要在未来的国际碳交易市场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必须要积极构建多极的碳交易市场,并最终要链接成统一的国内碳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5.
反思工业文明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唤起人对自然的具有诗性的乡愁意蕴的人文情怀,在价值理念上超越对自然在满足人的自然生命意义上的纯粹物质功利的工具价值运思,从人文价值意义上彰显人与自然之间趋于真善美圣的价值诉求。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在荒芜的土地上撒下绿色的种子,更要在人类心灵中播种这种绿色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6.
生命之网与生态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生命与所有非人类生命物种组成的生命共同体是一个道德共同体和正义共同体。在生命共同体中,人类存在着公正地对待非人类生命及其生存环境的生态正义之责任。由所有生物共生形成的生命之网则是产生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环境利益的根源。在生命之网因人类各种活动的破坏而面临瓦解的危机情势下,人类如何与非人类生命实现共生,是维护生命之网的完整,从而保障生命共同体整体利益的一种首要的和最根本的生态正义。以共生为基础的生态正义对人类环境正义的实现也具有根本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诗与生命     
本文从生命科学和生命哲学这个新角度看待诗与生命的关系 ,提出了“诗是人类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的观点 ,认为人类生命的存在具有双重性 ,即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存在形式 ,也即肉体与心灵。诗是人类精神生命的存在形式 ,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性需要 ,是人类生命超越肉体的独白和对话 ,诗就是人类生命的表现 ,生命形式是诗的本质存在形式。本文提出 ,用“生命的眼光”来读诗评诗 ,就可以进入诗的生命结构 ,全方位地解读诗歌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上环境意识的增强 ,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乃至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也发生了变化 ,他们对不污染环境的产品的需求和期望日益增长 ,甚至有些团体提出了“绿色消费主义” ,即动员消费者不购买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生态平衡造成过多危害或在消费时会造成危害的产品 ,从而为国际市场带来一股新的潜流———绿色消费热。对于企业来言 ,如果没有绿色需求 ,就没有绿色产品 ,也没有绿色营销的产品。绿色需求是人类自身内在的生态需要转化而来的 ,而生态需要是人类客观存在的 ,人类本身就是生态圈中的一部分 ,本身就是一种生物 ,其生存发…  相似文献   

19.
王巍 《北方论丛》2006,(1):110-113
生物技术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全新纪元的开端。它给人类展示了一个光明的充满希望的未来,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生物技术将压倒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所有其他技术。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了一种新资源———基因,一整套改造人类和自然的新技术,通过重组DNA和其他的生物技术,科学家和生物技术公司能够操纵和开发遗传资源。生物技术刺激了贸易的商业保护形式,全球生命科学产业已经开始对地球上许多的生物资源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生物技术世纪人类将体验新的生存方式、新的自然观、新的文化思潮,它为人类创造了新的遗传进化方式。总之,基因、生物技术、生命专利、全球生命科学产业、……正在重塑我们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张淼 《学术论坛》2006,(2):12-15
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传统中,儒家孝道思想不仅体现出一种家庭伦理思想,同时也体现出人类对于自身生命的关怀,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人类追求生命永恒的一种体现。祭祀祖先是对生命的追思意识,孝养父母是对生命的爱敬意识,生儿育女、以期传宗接代是对生命的延伸意识,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正是通过这三个层面展示出来,这也是儒家孝道文化独特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