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大”的移民国家提到“移民国家”,不少人首先想到的便是美澳英加等国。其实,如果就移民在人口中所占比重而言,法国也许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历史原因:据法国历史学家统计,每三个法国人中必有一人的祖辈是外国人。自19世纪以来,法国的外来人口比例远甚于欧洲其他国家。移民到法国的人主要来自欧洲其他国家,而非前法属殖民地。19世纪末、20世纪二、三十年代和二战以后,法国先后经历了三次大的移民潮。以北部加莱省为例,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大批波兰移民到那里投入煤矿开采工作,加莱省约30%的人口是波兰后裔。…  相似文献   

2.
外来移民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它的整个历史进程都受着连续不断的外来移民极大的影响。本文简要考察了美国民族构成及其移民政策的演变,把外来移民对美国的巨大作用概括为四个方面:(一)外来移民增加了美国的人口,增强了美国人的活力;(二)他们不仅给美国社会注入了富有朝气的活力,而且也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了美国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力的提高;(三)他们扩大了美国的市场,体现了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人力投资;(四)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保持各自群体的传统和文化,从而丰富了美国的文化,使它更加丰富多采。  相似文献   

3.
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是一个“生态脆弱-人口超载-资源匮乏—经济贫困—教育落后”共生的区域.经过相关的试点工作以及与其他移民方式相比较,开展生态移民教育进而推动该区域的人口“出山入城”是一种可行的移民工作方式,也是实现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应该对生态教育模式加以完善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现树木与树人的生态效应与社会效果,提升执政的绩效合法性.  相似文献   

4.
小浪底水库淹没区人口中多数为农业人口 ,根据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移民安置方针以大农业为主。为使水库淹没区在人口、资源环境容量减少的情况下 ,使移民“安得下、富起来” ,如何通过制度创新使移民真正做到生活水平不低于迁移前。通过对山西垣曲县小浪底移民安置区的实地考察、调研 ,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移民安置区创新的经营模式作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一) 马克思的“全面地发展生产力”思想,是在批判古典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对生产力片面理解和吸收他们思想中某些合理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生产力”概念的是魁奈。他说:“大人口和大财富,则可以使生产力得到更高的发挥。”其基本思想是强调人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人是财富的第一创造性因素。亚当·斯密专门研究了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由于他生活在以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末期,所以特别重视分工在生产力中的作用,认为“在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战后,苏浙皖交界地区的许多地方出现人口的“真空”、“半真空”状态,从而引发了战后大规模的移民浪潮,湖北、湖南两省是这场移民运动的重要迁出地。两湖移民的迁移活动从战后初期一直持续到清末,大量两湖移民的迁入,对本区的经济、文化和风俗习尚各个层面都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战后美国人口流动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人口流动的地域结构方面,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国家取代欧洲和非洲国家成为重要的移民流出地,南部、西部取代东北部、中西部成为主要的人口流入地;美国移民政策的重心由面向合法移民转为面向非法移民;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由“城市老板”管理转为政府主导下的松散管理。美国政府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适应工业化进程的需要,调整人口流动政策及管理方式,对于我国调整、制定新的流动人口政策及管理方式,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焦红霞 《社区》2005,(21):34-35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城市化水平较高,现有人口1800多万人,大约70%的人口集中在十几个大城市。澳大利亚在州和地区以下设立的地方政府,有的叫市,有的叫镇,还有直接叫社区的,在全国约有900个左右。澳大利亚没有“外来人口”一说1988底,联邦移民部宣布了新的移民改革条例,坚持“无歧视成分的移民政策”和推行多元文化主义,侧重吸引年轻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有技术的人才,或者是能够拉动经济发展的商业移民。移民政策的导向提高了近10年来移民的质量,提供了具有良好素质的劳动后备军。澳大利亚每5年统计一次人口,作为制定计划、财政分配和城市管理…  相似文献   

9.
<正> 一、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人口再生产经历了原始的、传统的和现代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原始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指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民率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它具有“高高低”的特点,主要存在于前资本主义社会。传统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移民在澳大得亚人口中一直占相当大的比例。19世纪70年代期间,移民为来自英国的囚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移民则为饱受战争创伤的欧洲人,如今,许多人则是为了追求更加幸福的生活或合家团聚,移民澳洲。澳大利亚政府很希望新移民能为澳洲的发展作出贡献。 现在,一些新的政策与措施已经出台。为了吸引更多有一技之长者移居到人烟稀少的地区,联邦政府正实施一项建立在“技术过硬”基础上的新移民计划。这项计划要求新移民除符合通常要求的年龄、教育、语言水平等条件外,还必须掌握澳方需要的一些技能,如计算  相似文献   

11.
灾后移民的社会适应涉及因灾人口迁移效果,直接影响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社会适应的自评问卷对北川等地灾后移民进行调查研究,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对移民社会适应状况进行了横向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查涉及的四个层面社会适应状况有所差异,生计发展适应状况相对最好,介于“很适应”和“比较适应”水平;基本生活适应和人际交往适应水平相对较好,介于“比较适应”和“适应一般”水平;在思乡情绪层面的心理适应水平相对最差,可近似认为在“不太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12.
英国“拓殖运动”是指发生在11~13世纪的大规模移民、拓边行为。它不仅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且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与城市的兴起构成了这一时期最为瞩目的经济活动,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拓殖运动”不仅推动了英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农奴解放运动的进行,也促使封建主对庄园内部的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稳定了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3.
开发性移民方针的提出与移民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移民经济是在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 ,中国提出“开发性移民方针” ,并开始在三峡库区移民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现象或经济模式。移民经济是以“开发性移民方针”为指导的经济 ,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吻合的经济。三峡库区移民迁建的实践证明 ,移民经济有利于市场对移民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和优化 ,有利于库区经济结构调整 ,是确保移民能够“搬得出 ,稳得住 ,逐渐能致富”的好形式 ,为最终解决三峡库区百万大移民这一世界性难题奠定了基础。展望移民经济的发展 ,可以预见 ,移民经济将逐渐成熟和规范 ,成为移民迁建的基本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4.
徽商是徽籍人商帮,唐宋以後,“黄巢之乱”和“靖康之乱”连续两度造成徽州移民的高峰,使徽州人口大增,以当时的徽州耕地状况和生产力水平,几是达到饱和,於是民众生存空间更小,徽民们“非经营四方,绝无生治策”。於是“天下之民寄命於农,徽民寄命於商”。正所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徽商遂在南宋时开始形成。但早期的徽商还是一种简单的以徽州山林盛产的茶、木、瓷土等换取徽州所需的粮、布、盐等的缺盈互补贸易,明以後徽商才得到大发展,不再局限於以徽州为中心的贩买贩卖,而是面向全国,经营规模也越…  相似文献   

15.
人口是区域文化特性形成的核心因素和基本要素。明清时期巴渝地区由于自然灾害、瘟疫、战乱等因素,人口锐减。元末明初、明末清初两次大移民成为该区域人口恢复和增长的主要因素。移民促成了“五方杂处,俗尚各从其乡”,各亚文化发展至清中后期逐渐融汇一体,对巴渝文化的序列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俄罗斯联邦的人口与移民问题非常突出,主要原因是俄罗斯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已成为制约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据俄罗斯改革时期远东联邦区人口发展状况和区域人口再生产的趋势,分析了远东联邦区移民产生的原因、移民方向及其影响.提出了解决俄远东联邦区人口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已成为水库移民社区发展和贫困移民脱贫致富的有效支撑,但在精准扶贫理念的审视下,项目供给偏差问题日渐突显,既表现为现有政策框架缺乏针对贫困移民的“特惠”安排,也表现为贫困移民在项目落实中的参与并不充分,致使后期扶持项目与水库移民社区及贫困移民之间较难实现精准对接。水库移民更多地是凭借“关系”获得发展机会和途径,与社区干部“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在项目落实中资源分配的多寡;又因政策缺乏对贫困移民“特殊关照”,使贫困移民在项目资源分配中陷入“被边缘化”的困境。最终导致当前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在落地中过于强调“看得见的”物质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了“看不见的”社会基础设施投入,社区发展存有幻象,贫困移民陷入难以脱贫的“泥沼”。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库移民人口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库移民是特殊的人口流动群体,它受到学术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就20年来水库移民人口问题研究的发展概况、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前景作一分析与评价,以期推动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进程中,人口频繁流动迁移造成语言生态的急剧变化。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究湖南郴州这个三线城市的新移民 对国家通用语(普通话)和区域通用语(家乡话)的语言态度问题,以弥补目前对中小城市新移民语言现状研究的不足。调查发 现:新移民对家乡话的评价在“情感”方面稍高于普通话,在“功能”和“地位”方面则远低于普通话,新移民对自身与子女的普通 话以及对子女说家乡话期望程度较高。调查结果显示出普通话的优势地位和方言的弱势地位及新移民对家乡话纠结矛盾的 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人口环境容量是库区移民安置的基础,农村移民安置规划的核心是按照土地等资源对人口的承载力来适量安置移民。三峡库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土地及其后备资源短缺,农村移民环境容量有限,影响库区移民的就近消化。环境移民是人口外迁的一种基本形式,起源于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活贫困等物质性原因。直接映示出移民与环境、资源、生产资料的对比关系和移民对客体的渴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