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雨王汉德森》反映了存在主义关于世界是荒诞的、人和人的关系是不可能沟通的这一命题。汉德森认为"在这个疯狂的时代里,想要不受疯狂的影响,这想法本身就是一种疯狂。然而,要想有个清醒的头脑,可能也会是一种疯狂。"汉德森不论做什么事,到头来他总发现自己所做成的每一件事都沾满了他人的鲜血。然而,小说并未走向理性的劝教或者消极的感性演绎。汉德森心里始终洋溢着对现有生存方式和社会的反抗精神,最终通过一系列的蜕变、毁灭与追求从而走向新生的历程,向人们表明可以用积极的生活态度去对抗和摆脱荒诞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汉德森逃离现实社会、到非洲寻找人生真谛的描写,揭露了20世纪中叶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危机,作者谴责颓废和空虚的物质主义。  相似文献   

3.
运用基尔凯戈尔的宗教存在主义解读《雨王汉德森》的人物塑造、结构和情节。在人物塑造上,汉德森的内心体验再现了该哲学个体存在的定义;在结构上,汉德森在美国和非洲的三段生活经历象征了该哲学所描述的美学的、伦理的和宗教的三种生活方式;在情节上,汉德森顺应内心“我要”的呼唤远赴非洲探寻“爱”的真谛,体现了基尔凯戈尔宗教存在主义的精髓。汉德森的个人追求实乃贝娄为全人类设计的宗教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4.
5.
成年礼是世界上很多民族史前时期都普遍存在过的习俗,受礼者要在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接受肉体和精神的各种严格考验,然后才能被接纳为民族的正式成员。索尔.贝娄的小说《雨王汉德森》可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运用原型批评方法进行解读。主人公汉德森从美国到非洲再重返美国的经历构成了一个“儿童———严峻考验———成年人”的情节框架,可被视作一个成年礼的原型模式。  相似文献   

6.
7.
8.
两汉时期,国家统一的时期较长,社会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已成为主导的统治的所有制形式。构成和体现这一制度的一切必备条件和基本特征已大致具备。绝大部分田地为私人所有,称作“民田”或“私田”,很少一部分属于国家,称作“官田”或“公田”。这时“公田”、“私田”的概念已与《夏小正》、《诗经》、《管  相似文献   

9.
王德森(1855—?),号严士,江苏昆山人。早年当过垫师,辛亥革命时任教于省立优等师范学堂,晚年定居苏州大新桥巷“市隐庐刀,开业行医。著述甚多,大都未刊,1928年自刻《岁寒文稿》八卷,书中记载不少地方史事,有关太平天国的除卷三的《先世遗闻》外,还有卷四的《记程忠烈公计诛苏城降酋遗闻》。后者记李鸿章、程学启杀戮太平军叛将郜永宽等八人的经过很详,也有史料价值。《先世遗闻》(以下简称《遗闻》)记述王氏世代产业及生老病死情况,共八节,  相似文献   

10.
汉闽越王无诸所都冶城,于秦为闽中郡治。关于其地所在,这是研究闽浙地区的开发和古代海上交通的发展必然涉及的问题,但是由于史籍记载的混乱和过于简略,却一直存在着争议长期未能得到完满解决。早在1934年叶国庆先生于《燕京学报》第15期发表《古闽地考》一文,认为汉闽越王冶都不在今福建福州市,而在今浙江境内;继又于1936年在《禹贡》半月刊6卷2期发表《冶不在今福州市辨》,再次申述前说。最近李祖弼同志亦于《厦门大学学报》1980年1期发表《闽中疆域考》,更确认汉闽越王冶都原在今浙江临海县东南章安镇,名为“故冶”。只是至汉惠帝三年(前192年)  相似文献   

11.
歌德以浮士德在知识、爱情、政治、艺术、事业等领域的探索概括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西方知识分子追求生命意义的过程.《雨王亨德森》对浮士德精神进行了传承与发展:尽管亨德森沿袭了浮士德对人生意义的五条探索道路,但他为西方知识分子找到的人生价值并不雷同于浮士德的既有结论.通过将“观念小说”《雨王亨德森》与“哲理诗剧”《浮士德》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洞察西方知识分子几个世纪以来追求人生价值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2.
《雨王亨德森》是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的第五部长篇小说。死亡主题是贯穿小说始终的主线,死亡意识是主人公亨德森精神焦虑的根源,也是促使其踏上生命价值追问之旅的直接原因。死亡问题背后隐含着贝娄对现代人精神危机的思索,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肯定。小说展现了贝娄的乐观主义生命观。  相似文献   

13.
海明威以简约、洗练、内涵深刻的独特文风雄踞美国文坛。《雨中的猫》是一篇体现这一风格的短篇小说。从叙述角度、违背“合作原则”的人物对话、重复、象征四个方面对《雨中的猫》进行分析 ,可说明其表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及对“冰山原则”恰到好处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 ,明恩溥以其《中国人气质》一书而占有独特的地位 ,他是第一个用实证主义方法研究中国人国民性的西方人 ,但是 ,明恩溥的中国观的基调是阴冷的 ,有着浓厚的“西方中心主义”的气息  相似文献   

15.
赵建忠 《南都学坛》2006,26(3):43-44
《红学风雨》迥异于作者以前红学著作的模式,角度新颖且颇具思辨色彩。这部著作将红学放在了更广阔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上进行总体考察,其视野的宏阔、理论的深度和对以往不同红学流派评价上的中肯到位,都能给读者很多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雨容易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也是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雨意象是古代诗歌中频繁出现的一种艺术意象.古代诗歌中的雨意象多用以表现江南的特定环境,表现春天这一特定季节及寒食、清明等特定时令.雨意象还容易使人产生某种特定情感和美感,雨意象还有多种比兴特征.  相似文献   

17.
“冰山移动的尊严在于它仅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海明威的作品始终贯穿着这一理论。他的语言质朴 ,但耐人寻味 ,同时又含蓄深厚 ,具有多重寓意和象征色彩。由海明威引起的“文体革命”对后世影响深远。海明威擅长使用名词性词组结构、动词结构、自由间接引语、象征、重复与含蓄等手法 ,使整篇故事凝合一体 ,产生了特殊的文体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