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后宫”游戏是一款利用QQ群模拟清朝后宫生活的文字游戏。参与者多为90后,每天向“皇帝”、“皇后”请安能加分,会创作宫怨诗可以升级。本文主人公也和其他玩家一样,  相似文献   

2.
后宫女性是封建时代为最高统治者生活服务的一个特殊群体,数以千百计.五代是一个分裂割据、战争连绵的时代,后宫女性与一统、太平时代不同,她们的来源庞杂,除选美、将臣之女外,还有来自劫掠、寡妇、亲属、别国等;她们的命运极其不幸或乱后离散,或被君主遣返;被杀或被迫自杀;被迫迁徙他乡;被君主当作礼物赏赐将领、大臣.战争、动乱在她们内心刻下了永生难忘的痛苦,她们的际遇是封建时代妇女悲惨命运的缩影.  相似文献   

3.
郑玄改"逑"为"仇"、改"逑,匹"(《毛传》)为"怨耦曰仇",实现了对"《毛诗·关雎》"后妃之德"的转换。前人多认为是郑依刘向《列女传》改毛或郑误读《诗序》,但误读与选择的背后都存有价值判断。笔者尝试从郑玄所处时代的后妃观念、从东汉后宫的妃嫔伦理等方面探讨郑玄改动经传的缘由及注经时的现实关照与理想寄托。  相似文献   

4.
唐玄宗即位后就确定了对后宫严密防范的政策,并没有因为纳杨玉环为贵妃而变得昏庸,他对于后宫的驾驭始终得心应手;史实表明,唐玄宗所确定的后宫政策,被其后的诸帝所继承,而这也正是唐玄宗以后诸朝基本不再出现后宫干政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唐三百年间,高昌女服深受唐后宫女服影响,但影响的深度一定程度上与唐政治上对其的管辖有关。在唐伊始,即麹氏王国末期,后宫女服开始向高昌渗透。618年,唐灭麹氏,太宗以其地设西州,这一政权转变促使高昌女服迅速且完全向后宫靠拢,发饰、半臂到披帛、长裙几乎类同后宫。安史之乱后,唐逐渐退出此地,随即吐蕃、回鹘控制高昌,并于840年建立回鹘高昌王国。此后唐后宫女服虽仍对高昌服饰有一定影响,但高昌女服已明显回鹘化。  相似文献   

6.
陈金花 《南都学坛》2009,29(2):8-11
西汉后妃是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女性群体。在后宫争宠争权的残酷角逐中,失败的后妃往往是被废、被杀或自杀;有些后妃虽然一时成功,但是随着政权的变更,同样是下场凄凉;还有一些后妃则完全成为政治牺牲品。作为帝王的妻妾,那些无宠和失宠的后妃在情爱方面都有太多的缺憾和痛苦,有些后妃即便是地位尊崇,大权在握,可是她们的内心深处仍然有难以愈合的创伤。  相似文献   

7.
我国近几年涌现出的后宫剧,对电视剧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作为一种收视类型,影响观众收视习惯和心理;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其创作、营销具有自身特性。从中国后宫剧现状、创作特点、营销方式等方面出发,剖析后宫剧对大众文化消费的影响,进而提出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写作出现过三次高潮,进入二十一世纪亦发生了许多变化。尤其是网络小说盛行的今天,后宫题材的网络小说日渐流行,女性话语亦掺杂其中。网络小说《后宫甄嬛传》含蕴了女性建构的独特性,在女性形象、小说话语建构等方面充分展现了对当前女性精神的真实关怀与虚拟表达,古典意味中现代意识的呈现,是女性主义在小说文学中出现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9.
村上春树的《寻羊冒险记》以普通人生活中的日常事物作为描写对象。作品以琐碎见长,通过对事物细致的描摹来展现主人公复杂的心理状态。主人公对物质生活的迷恋、对外部世界的冷漠的情绪均从作品中弥漫出来。作者通过对时间的准确把握来显示主人公内在的清醒,通过对物品的详细罗列昭显主人公外在的迷醉,借以展现作品中人性的物化。  相似文献   

10.
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一直是电视编导所热衷的。来自韩国的《大长今》,以宫廷环境为依托,将宫廷女人的争斗作为主要的线索贯穿剧终。因为《大长今》的收视率影响,带动了宫廷斗争题材的剧作此起彼伏,港剧《宫心计》、大陆剧《美人心计》都是围绕后宫女人斗争的题材而展开拍摄。此类电视剧制作精良,故事情节紧凑,戏剧冲突强,这都是赢取收视率的看点。  相似文献   

11.
北宋李觏所著《周礼致太平论》中的《内治》七篇,集中就《周礼》有关宫室职官及其职掌内容展开议论,从而引出李觏对历史上的帝王生活、宫廷政治及后妃伦理,乃至民间百姓的家庭伦理等方面的见解。这些内容可以概括为历史的记忆与后妃之德、宫禁制度复古主义的诉求、后妃之教与后宫生活的禁忌、后妃的礼仪角色、皇亲国戚之女的伦理规范、昏礼的意义等几个方面,既可见李觏从传统儒家的"齐家"思想出发,结合历史上成败得失的经验与教训,阐明和发挥"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和"家不齐则国不治"之道理的思想倾向,也可见李觏对礼学经典诠释的别样风格。字的训解有误。从甲骨、金文字形和相关的字音材料来看,它的正确训释应为“  相似文献   

12.
曹植《叙愁赋》“承师保之明训,诵六列之篇章”句中“六列”一词,赵幼文《曹植集校注》认为“于此不可解”,而校改为“列女”。清代孙星衍曾指出“六列”是指《列女传》中的六篇。此外,“六列”有时还是帝王后宫不同等级妇人的总称。  相似文献   

13.
唐代书法繁荣昌盛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书法教育的普及.唐代帝王本身就喜爱书法,对太子、诸王以及后宫的书法教育亦相当重视,这可以说直接促进了唐代书法的兴盛.唐代皇室的书法教育,不但是唐代书法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唐代教育兴盛的一个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4.
平安时代是日本女性文学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平安时代的女性文学在日本文学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描写贵族生活的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不仅在日本文学史上,即使在世界文学史上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它与描写宫廷生活的清少纳言的随笔文学《枕草子》堪称是日本古典文学的双璧。同时"日记文学"也风靡一时。女性作家以道长全盛时期奢华的后宫生活为背景,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创作,出现了女性假名文学的全盛时期。  相似文献   

15.
王昭君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日本古典文学史中也广为演绎和流传。成书于平安时代末期的《唐物语》第二十五篇就是王昭君故事在日本演变的产物。昭君故事中最核心的要素当属"画工曲笔",这一要素在《唐物语》中也有所体现。但是,在画工曲笔的契机和缘由,帝王与昭君及后宫嫔妃间感情纠葛的细腻描摹,以及昭君悲剧产生的根源等三个方面与中国原著的焦点截然不同。王昭君故事在日本的演变反映了日本天皇与后宫关系与中国的迥异。它融入了浓郁的日本本土文化色彩,为我们体悟两国风土人情的差异、把握日本文化提供了一种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写实小说的领军人物,方方总是能以寓意深刻生动感人的故事描述出现实生活的真实状态,呈现出一幕幕残酷的人生悲剧.她笔下的女主人公都勇敢顽强地和不幸的命运抗争,但是最终都摆脱不了悲剧的命运.她用独特的视角探求女性悲剧的缘由,并且努力探索着女性自由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小说家卡罗尔.希尔兹在她的小说《如果不》中以主人公的女儿辍学行乞这一主线情节牵出包括主人公在内的众多女性人前背后的故事,层层深入地展现了不同层面的两性世界中,女性在美德的神圣光环下,奉献自我、牺牲自我的失语生存状态。作品表现了女性受支配、受压抑这一主题,同时表现出女性失语对于作为女性的小说作者是怎样的一份难以承受之重。  相似文献   

18.
吕斌 《社区》2011,(15):12-13
在当今纷纷扰扰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体会着自己的幸福。就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人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们或是深谙夫妻相处之道,或是共同经历过风风雨雨,或是在柴米油盐的平淡中领悟到了幸福的含义。都说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其实幸福也各有不同。以下3位平凡的女人,她们的故事,或许可以带给我们许多启发。  相似文献   

19.
吕斌 《社区》2011,(10):12-13
在当今纷纷扰扰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体会着自己的幸福。就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人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们或是深谙夫妻相处之道,或是共同经历过风风雨雨,或是在柴米油盐的平淡中领悟到了幸福的含义。都说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其实幸福也各有不同。以下3位平凡的女人,她们的故事,或许可以带给我们许多启发。  相似文献   

20.
王安忆笔下的女性人物多是庸常之辈。她们精明世故,有小市民追逐物质利益的一面,但并不贪婪;她们地位卑微、生活艰辛,却能以顽强的毅力对抗生命的不幸和磨难,她们的身上跃动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柔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