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90后"大学生具有明显的嫉妒心理,其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的社会原因。如果能正确地引导,嫉妒就能转化为动力,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如果嫉妒心理过重,又不能自我转化、调节,嫉妒就会转向怨恨而给他人和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因而必须分析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特别是"90后"大学生嫉妒心理产生的特殊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矫正。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普遍存在嫉妒,嫉妒水平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采用布伦格尔自我报告嫉妒量表对75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性别、来源、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大学生嫉妒水平差异显著,不同专业大学生之间嫉妒不存在差异。通过了解大学生嫉妒的一般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学生心理辅导与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奥赛罗》嫉妒心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心理动力学嫉妒理论,分析<奥赛罗>以嫉妒为主线的心理线索及其剧中主要人物的嫉妒心理类型.  相似文献   

4.
王符的嫉妒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符《潜夫论》中的嫉妒论,是继王充之后最为完整的嫉妒论,它们是人类思想史上专题研究嫉妒问题的开山之作。王符的嫉妒论基本内容包括:嫉妒的一般特征及其规律、嫉妒的祸败、嫉妒的救治等,对这些问题王符作了比较系统、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社会心理学嫉妒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社会心理学关于嫉妒的研究,应用文献分析等方法,评析社会心理学嫉妒研究现状。结果表明,社会心理学嫉妒理论认为,社会文化对人类嫉妒的产生起着主导作用。该理论将嫉妒分为怀疑性嫉妒和反应性嫉妒,但这种分类未能清晰划分出嫉妒的类型。西方社会心理学常将嫉妒和不公平感笼统地放在一起讨论。在人际关系嫉妒研究中,西方的研究较少涉及社会人际关系嫉妒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嫉妒的起源     
人的嫉妒既有动物习性的生物学基础,也有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作用。观察表明,动物群中就存在嫉妒。未开化民族普遍表现出嫉妒。个人成长的环境会激发嫉妒。甚至个体心理发育的过程也就是嫉妒成长的过程。安全感的缺乏、自尊的损失、病态的爱等都会成为嫉妒的温床。  相似文献   

7.
"文人相轻"的实质并非"各以所长,相轻所短",而是文人之间的相互嫉妒.所谓"贵古贱今"、"贱同思古",也是"文人相轻"的表现,实质上也是文人的嫉妒心理的反映."文人相轻"作为文人嫉妒心理的表现形式,与竞争心理相联系,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作为社会主义时代的文人,应该抛弃"文人相轻"的陋习,提倡"文人相亲"的新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源氏物语》出版之前文学作品中描写的女性嫉妒心理,这些描写大都被看成优秀女性的正当行为和应有品质。分析了与此完全不同的《源氏物语》中嫉妒观的独特性,指出其源于中国的儒家伦理思想,属于男性所构建的价值观念体系。对《源氏物语》中紫姬的三个嫉妒故事进行了分析,指出紫姬优雅的嫉妒之态,正是以这种嫉妒观为标尺站在男性的立场上来描写的,而此后她的嫉妒心越来越强烈,最后自己终于无法驾驭,酿成悲剧。紫姬的嫉妒心理描写,揭露了在一夫多妻制的社会背景下,要求女性表现出优雅嫉妒之态的荒谬性,批判了男性以自我为中心的嫉妒观。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上,不仅存在着城乡之间的较大差异,而且也存在着同一区域内部农村之间的较大差距,这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社会的不公平程度,而且还会导致落后地区居民嫉妒心理的产生。要提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公平程度,相对于其它的公平观念来说,最理想的目标应该以免于嫉妒或无嫉妒公平为特征。为此,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地降低嫉妒指数或实现无嫉妒改进。在政策选择上,中央政府在地区间要加大横向转移支付的力度,而地方政府对居民的公共产品收费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0.
]“东方式嫉妒”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描述我国国民性的概念。除了极个别文化 ,绝大多数文化都存在嫉妒 ,而且 ,嫉妒导致的结果也是相似的。中国人与外国人嫉妒的差异主要在于对付或处理嫉妒的方式上有不同的侧重点 ,而不是只有中国人善妒 ,或中国人的嫉妒才产生仇恨  相似文献   

11.
公私物品的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公私物品的逻辑体系应建立以资源稀缺性为基础的新框架.资源稀缺性要求明确界定在消费博弈中人与人之间权利的关系,公私品就是这种权利关系的契约.以"排除他人不支付市场价格行使消费权利"定义排他性,将有无排他性作为区别公私品的单一标准,公私品就分别是具有非排他性、排他性契约的物品.公私品的性质是主客观、供求等的逻辑统一,是连续动态变化的量,一般物品都是不同程度公私混合的物品.也可从组织内外和供求关系两个新视角对公私品进行分类.公私品相互转化的实质是排他性价格的变化,取决于必要和充分条件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条件的共同作用,这主要是供求关系变化和产权界定成本收益之间的函数,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三种转化路径.  相似文献   

12.
消费通常被理解为不同主体的物质交换,其出发点是主体的需求和劳动产品,其终端则是需求的满足和发展。然而,市场又不仅仅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也是一种足以激发出新的意识形态的社会环节。要理解消费与意识形态的关联,不能止步于对拜金主义的道德指控,而是要回到消费行为最初的主体性结构中。在消费的一般对象性结构中,主体既是购买者又是销售者。在交换中,商品作为具有有用性的物品,是意志和欲望投射的对象,契合了主体的需求。商品作为消费品,成为消费主体的有机或无机身体,实现了主体与对象的统一。在消费社会,由于一般等价物和商业的中介作用,作为劳动对象的商品与劳动主体相对立。等价原则的普遍化形成了资本逻辑,使得商品成了确认社会身份的符号载体,进而形成了个体化表象的生存经验。  相似文献   

13.
神话是人类文明的源头,它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成为中西方探究民族文化的精神遗产。通过对比中西方神话传说中女神形象和女性地位的悬殊差异,探究不同地域与社会制度下以及价值观差异所带来的现实世界中中西方女性地位的差距,并对中西方神话女性原型背后展现的文化进行历史性透视。神话传说中的女性原型均具有鲜明的时代文化烙印,是女性主义研究照古通今的一面镜子,也为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指向。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共同富裕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要求我们更加完整准确地理解共同富裕内质意蕴。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发展历程的考察,厘清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来龙去脉、发展创新,从而丰富和发展共同富裕思想,启发和指导实践政策的制定。研究认为,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对未来社会实现“所有的人富裕”的合规律性设计;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实质是社会财富共享,出发点是社会公平正义,前提是生产力不断提高,保障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对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遵循社会主义应有之义提出共同富裕理念,基于现实国情辩证把握共同富裕内涵特质,在不断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更加突出共享的特征;中国实践的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和适度差距的统一,是共创财富和共享财富的统一,是远景展望和分步实现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西方传统文学一直在理性主义的价值框架里,托庇神学、哲学实现其"认识必然"和"超越必然"的心灵自由象征.所以,西方传统意义里的"诗"与"思"总是同神和理性所保证的"逻辑"或者经验和生活所证实的"事实"密切交织一体.西方传统的"诗"总是运用透明、规整的语言话语传达清晰、明澈的思想意蕴.西方现代哲学价值论转向以及所引动的价值观转变和对语言符号的关注终于摇撼了理性主义的价值框架,使传统历史理性与价值理性通过相互的位移而推动了诗、文学与思、哲学在更深、更本真根源基础上的合二而一,并最终改变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自由象征意蕴.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性作为欧洲启蒙时代的文化成就与精神产物,在其自身的发展与演变中矛盾百出、危机四伏。尼采反对启蒙的设计,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现代性建构的两个支柱: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尼采揭示了理性的非逻辑来源,否定其独裁的权威,同时,谴责人道主义扭曲了人的形象,造成人性的固化与渺小。尼采为现代性提供的艺术式拯救方案虽以失败而告终,却为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7.
名词和术语是人类语言中的一个特殊部分,前者是事物的名称,表达事物的概念,后者是特定学科或领域的专门用语。名词和术语在文化交流和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回顾中国名词和术语工作的发展历程,对促进我国名词和术语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建筑真正永恒与内在的目标是:对生活意义与价值的追求在无形中引导着我们对建筑的探求,使我们在混乱和迷惘中尚有可能把握其发展的合理走向。当今建筑师和理论工作者正从人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和环境需要出发,通过建筑的物质创造与表现,恢复并强化那些正在失去的人校和文化相关性的观念。由此产生的建筑才是充满人文精神的,属人的生命世界,具有人情味;同时确立建筑为人服务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目的在于重建和发掘建筑的人文价值,为人类寻求、发现和设计出生活与生命精神的理想之境。  相似文献   

19.
管理伦理的逻辑中心在于道德主体的形成和建构。道德主体是道德内化与外化在管理活动中的枢纽,是“善”的本质的体现。管理伦理中道德主体的建构路径有三:道德认知形成,即对道德内涵和规则的学习、体认和理解,对道德善、恶的一种自我知觉和体认,对道德目标、责任和义务的理解和运用;道德情感建构,即主体对管理情境的情感直觉与体验,以及对管理角色的情感想象与理解;道德目标实现,即管理目标实现。其意义在于:重构管理者的道德精神本源,增强对管理道德情境的适应功能,实现管理过程中的道德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日本企业集团的董事会制度、层级制度、事业本部制度等组织机构及其经营特点 ,并在分析我国企业集团现状的基础上 ,通过对比研究 ,从组织结构、规模、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业务指导与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配置等方面对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集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