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民族论坛》2007,(7):I0007-I0007
<正>藏族,约有人口5416021人(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  相似文献   

2.
达村人口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西藏自治区在社会经济结构上一直以农牧业为大头,1990年全区社会总产值中,农牧业占43.54%,国民收入中农牧业占63.57%。与此相应,在人口构成上,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6.31%,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3.6%。因而,研究西藏农村人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西藏的农村人口,目前大多是根据第三次和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作宏观分析,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个农村社区人口历史和现状的调查,对西藏农村的人口规律作一次微  相似文献   

3.
西藏人口与经济发展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个大题目,内容纷繁复杂,绝非一篇文章所能说清楚的。这里,仅以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并结合其他人口与经济统计文献资料,就西藏人口与经济发展中人口与劳动就业、人口与经济结构,人口与经济发展中人口与劳动就业、人口与经济结构、人口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战略思考三个问题,作一非常宏观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工作之后,我国不少人口研究工作者,以这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为准,进行实地调查并结合经济文献资料,对包括西藏在内的藏区的人口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撰写了一批理论联系实际的论文,推动了我国藏族人口学的研究。这是很有意义的。对藏族人口进行研究,这是中国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一个时期以来,藏族人口问题为许多人所关注。流亡国外的西藏分裂主义集团和反华势力以所谓西藏人口问题为幌子,妄图干涉我国内政.这是绝对不能容许的。本刊发表的这组论文以大量精确翔实的资料和科学的方法,从不同的侧面和层次论证了藏族人口的历史和现状的真实情况.毫无疑问,那些诽谤与谎言将不攻自破。本刊一向关注包括西藏在内的藏族人口问题,希望专家学者对藏族人口予以更多的关注,促进藏族人口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第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为依据,对未来30年西藏自治区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动作了预测。基于预测数据的分析显示,近年来随着妇女总和生育率的下降,西藏正处在人口快速转变之中。本研究表明,2010~2030年间西藏将会出现劳动力适龄人口比例最大、社会总负担比最轻的“人口红利”期。为此,西藏需以新的改革、发展思路迅速提高人口,特别是农牧区人口的教育文化素质,从而促进人口向人力资源的转化。文章针对西藏当前教育性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是:(1)通过人口的适度集中,提高西藏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2)面对未来25年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对西藏各地区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学校布局、经费投入、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资源配置作相应的调整以提高教育性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第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为依据,对未来30年西藏自治区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动作了预测。基于预测数据的分析显示,近年来随着妇女总和生育率的下降,西藏正处在人口快速转变之中。本研究表明,2010~2030年间西藏将会出现劳动力适龄人口比例最大、社会总负担比最轻的“人口红利”期。为此,西藏需以新的改革、发展思路迅速提高人口,特别是农牧区人口的教育文化素质,从而促进人口向人力资源的转化。作者针对西藏当前教育性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是:(1)通过人口的适度集中,提高西藏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2)面对未来25年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对西藏各地区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学校布局、经费投入、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资源配置作相应的调整以提高教育性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7.
西藏教育与人口文化素质发展问题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海生 《西藏研究》2005,(1):114-118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教育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深入研究西藏教育与人口文化素质之间的关系,对于科学制定西藏教育发展战略,保持西藏教育健康协调发展,保障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相关数据,对西藏教育与人口文化素质发展状况进行宏观分析与评价,为进一步制定好西藏教育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1982—2010年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人口变迁和结构差异为视角,对我国壮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藏族和蒙古族这六个人口较多少数民族进行描述和分析,主要关注人口数量和结构特征以及30年来人口变迁的特点。研究发现,六民族中,除满族出现人口负增长外,其他五个民族都处于人口缓慢增长阶段。无论是人口的自然结构,还是社会结构,这六个民族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人口的地域分布方面,维吾尔族和藏族城镇化水平较低,人口以聚居为主,集中分布在农村地区,并倾向于在省内迁移,而其他民族则具有较高的城镇化水平,人口较为分散。以上六个民族在人口发展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对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关注有助于促进各民族的和谐稳定和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格勒  郭建勋 《中国藏学》2015,(2):192-193
2014年11月21日到23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办与西藏和四省藏区文化保护与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联合举办的"西藏和四省藏区文化保护与现代化战略"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来自中央统战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西藏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四川省委党校、重庆文理  相似文献   

10.
郑洲 《民族学刊》2012,3(4):21-32,92
目前,学术界对西藏自治区来自内地的外来流动人口这一现象比较关注,但对西藏自治区自身的藏族人口向内地流动这一现象尚未引起应有重视。本文以此为研究切入点,首先分析了西藏人口东向流动具有内在合理性与历史必然性,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西藏人口东向流动的特征与类型,然后重点分析了西藏人口东向流动的实际效应。西藏人口东向流动具有明显的积极效应,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地方各级政府应该为西藏人口东向流动积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西藏妇女的生育水平与生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的生育水平与生育模式是影响人口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相比,对西藏妇女生育行为的分析研究,实在是太少了。鉴于获取资料的困难,以往只能从青甘川滇的藏族妇女生育状况或西藏区内个别地区的资料来间接推测西藏妇女的生育参数。 1990年的人口普查第一次直接地获得了全西藏自治区妇女的生育数据,1988年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资料还提供了西藏妇女生育的历史资料,这使我们直接分析研究西藏妇女生育水平及生育模式的愿望得以实现。这里我们依据这些第一手资料,从时期和队列两方面来分析1989年西藏妇女的生育水平,将1989年西藏妇女生育模式与全国妇女生育模式相对比以显示其特点。这里还第一次系统地给出了西藏妇女四十年来总和生育率的变化过程和趋势。  相似文献   

12.
40年前的西藏,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广大劳动人民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保障。40年后的西藏,在中央政府和各兄弟省市的支持和援助下,西藏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自治区成立的40周年真实纪录着西藏人民当家作主、过上幸福生活的发展变迁。经济快速发展:GDP连续四年实现12%以上的增速西藏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说:“目前,西藏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连续10年保持12%以上的强劲势头,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0亿大关,印证了向巴平措主席的一席话。1965年,西藏自治区…  相似文献   

13.
四川藏区"跳锅庄"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瑾 《中国藏学》2002,(4):79-84
"锅庄"是藏族民间歌舞,它流行于四川、云南等省的藏族地区及西藏昌都一带.本文通过对四川藏区传统民间歌舞娱乐方式--"跳锅庄"的探析,试图探讨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藏区的传统民间娱乐活动的发展演变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族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适应过程和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人口普查相关统计资料,从人口数量、分布、受教育水平及行业水平等四个层面对维吾尔族人口在2000-2010年期间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并试图探讨人口发展变迁与维吾尔族族群发展的内在联系.十年间,维吾尔族人口素质通过上述四个指标显现出一定程度的提高,而社会经济发展的欠缺又制约了维吾尔族族群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三、藏传佛教对西藏及其“一江两河”流域人口的影响1、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研究一个民族的人口分布,首先要弄清该民族的一个固定的地理范围。对于藏民族来说,在历届赞普统辖下的吐着王朝的版图内不仅包括西藏自治区,而且还包括现在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和雅安地区以及青海省的西南部。这些地区传统上分为上中下三部。即上部为阿里“三围”、中部为卫藏“四如”、下部为朵康“六岗”。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藏族聚居的三大藏区,即:西藏(今西藏自治区之前后藏和阿里地区)、康区(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  相似文献   

16.
根植于本土特性的现代化建设,才会孕育人们期待的结果。西藏人口状况直观地体现了西藏区域的本土特性,而人口的健康与教育素质,是西藏现代化进程中滋长内生生产力的源泉。以往对西藏人口素质的相关研究,大多强调了人口文化素质在西藏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而忽略了健康因素。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内蒙、广西、新疆、宁夏四大自治区及全国平均水平为参照,再对西藏人口的健康与教育素质现状进行纵横双向比较的同时,对人口的健康和教育素质在年龄结构和城乡结构上的分布进行分析,可以使我们对西藏的现代化进程中人口素质现实状况进行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作为首都,是各民族人民十分向往的地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市政府有关部门不断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维护民族团结、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政策和法规,使居住在北京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展现出一派民族大团结的繁荣景象。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表明,在全市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58.5万人,占4.3%。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7.2万人,增长41.4%。与十年间全市总人口增长率相比高出1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市人口。在两次普查期间,在京居住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幅…  相似文献   

18.
论西藏自治区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对人口问题的关注,从根本上说,是对人口与发展关系的关注。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其独特的高寒气候,复杂多变的地形制约着西藏人口变动。西藏自治区是藏族人口最主要最集中的分布区,过去长期处于封建农奴制社会,政教合一的僧侣、贵族统治达数百年之久。特殊的高原自然环境及社会人文与经济环境制约着西藏人口变动。根据西藏自治区区情特征,本文在论述西藏人口总量增  相似文献   

19.
丁辛  文雄 《中国藏学》2004,(1):108-109
<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的整理出版,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藏学家的重要科研成果之一,也是学苑出版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经数年努力编辑成书的,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科研价值.是有史以来第一部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地方志和涉藏志乘文献总汇,全面系统的反映了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地方志文献的收藏状况,囊括了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地方志文献的基本内容.这部文献汇编是继<清朝治藏法规全编>之后,学苑出版社正式推出的"中国藏学汉文历史文献集成"系列中的又一部大型丛书.  相似文献   

20.
唐朝中期,吐蕃以其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等制度治理华锐藏区,西藏本土文化在此地有广泛遗存,故其他藏区看不到的藏族传统文化在这里得以保存.又由于华锐藏区处于古"丝绸之路"与"河西走廊"这一特殊位置,并长期与其他民族频繁交往,使之文化既具有浓厚的地域特性,又表现为多元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