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20-40年代的旗袍时装美女,开创了月份牌画的鼎盛时代,因而月份牌又俗称美女月份牌。月份牌画中人物比例有所夸张,类似今天时装画的某些表现技法,多用八头身、八头半身与九头身,使旗袍女郎更显得长身玉立,姿秀不凡。在月份牌发祥地上海,其美女月份牌素有甜、糯、嗲、嫩之标榜。  相似文献   

2.
美好生活作为人所达到的幸福状态,必然是促进人性发展的。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选择了“社会人”路径,个体被淹没于“单位”和“集体”中,人的社会性被突显而自然属性被压抑,美好生活成了一个抽象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人民选择了“经济人”路径,个体被突显出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多地是基于物质的富裕生活,人的自然属性得以复归;十八大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着更为多元的需要,并在党的领导下,努力探寻促进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更好结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曹植妇女题材诗歌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植妇女题材的诗歌清丽华美,“情兼雅怨”,真切动情地写出当时妇女的痛苦、怨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借助弃妇、思妇、盛年不嫁的美女的形象来寄抒自己被猜忌、被迫害、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孤独怨念悲凉的情绪。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叙事具有深刻的当代中国语境。“美好生活”是一个总体性范畴,既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又有现实的实践指向,同时具有高远的超越性向度。美好物质生活、美好政治生活、美好精神生活、美好社会生活、美好生态生活等有机地构成“美好生活”的基本内容和价值诉求。“美好生活”的成就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在根本上有赖于坚实的物质基础、充分的民主保障、丰厚的文化滋养、良善的秩序基础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美好生活”的构建有赖于大力发展先进经济、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深度阐扬优秀文化、切实建构公正制度和着力实现人地和解。同时,“美好生活”不是一个静态的实体性存在,而是一个不断超越现存生活状况的社会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5.
“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生活审美理想,对新时代青年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导向意义。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浪潮的兴起,青年群体的生活审美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对于“美好生活”的审美认知也逐渐从“脸谱化”走向“具象化”。从社会认知角度来讲,新时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社会发展需要与国民审美现状之间的矛盾,需要生活美育的介入。“美好生活”的审美阐释为新时代青年生活美育的出场提供了可能,而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基于美好生活视域,从美好生活的主体、美好生活的创造以及美好生活的价值维度,剖析美好生活场域中青年生活美育的在场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和现实看,人们普遍憧憬“美好生活”,没有例外。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是“过上好日子”的应然状态,这种状态由人民来“定义”,并通过人民的社会实践来体验。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实然行动实际上就是不断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过程。应然状态与实然行动之自然契合,架构了“美好生活”的内在意蕴,即什么是美好生活与美好生活实现条件——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人类美好生活的真正本质在于社会实践——过程性与结果性的统一;实现什么样的美好生活与怎样评判美好生活——目标性与价值性的统一;谁的美好生活与谁来创造美好生活——目的性与手段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随着物质条件的丰盛,为了休闲而展开的一系列消费活动成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空间。但因人们对美好生活科学意涵认知的不足,致使休闲消费受控于西方话语体系之下,局限于少数有闲群体之中,被困于休闲与生态博弈之内。[JP2]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休闲消费应以美好生活创新、全面和可持续的“三维”解析作为其价值引领的逻辑前提,通过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机构,以社会效益为工作重点的政府部门和以绿色休闲为发展理念的休闲企业的“三方”联动,引导休闲主体主动承担其自我、社会和生态“三责”。从而使人们在休闲消费层级的跃升中体悟美好生活本质,使人们在复归个体与类关系,并确立绿色消费理念的过程中推动休闲消费平衡与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8.
美好生活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生活理想,新时代美好生活展现着丰厚的意蕴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创造性发展的独特主题,构筑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之上。就逻辑起点而言,新时代美好生活深植于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过程之中,内嵌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不断深化拓延的结构之内;就价值旨归而言,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的需求主体、创造主体和享受主体,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及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主体”的根本政治立场成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价值旨归。立足新时代,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引,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一前提条件与第一要义,方能确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展现人的解放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深入美好生活的内在本质,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9.
开心一刻     
《百姓生活》2012,(11):67-67
有一次坐在公交车上玩手机,居然发现斜对面一漂亮女生手里的手机和我的一样,这不是缘分吗?到站下车路过那美女,我拿手机朝那美女摆了一下并示以微笑,意思是:看,咱俩手机一样。那美女愣了一下,接着大叫:“抓小偷啊!”可怜我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人们按倒在地。  相似文献   

10.
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不仅是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时代课题。在资本逻辑主导的全球化背景下,“美好生活”何以可能?这是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亟须解决的理论问题。将这一问题置于资本逻辑语境中进行检视,不难发现,“美好生活”与资本逻辑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资本逻辑的全球扩张引发现代社会生活危机蔓延是“美好生活”命题得以呈现的历史前提;资本逻辑自我扬弃的生活向度为新时代“美好生活”构建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动力支持;驾驭资本逻辑的生活回归是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辨析“美好生活”与资本逻辑之间的耦合关系,有助于阐明二者之间的辩证张力,从而为新时代“美好生活”构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炎陵民歌的情感美具有四种类型,即爱国美、亲情美、爱情美、友情美。炎陵民歌情感美的特点是抒发了炎陵人民在社会生活中所蕴含的各种复杂情感。炎陵人民抒发的各种复杂情感,其价值和作用主要表现在真挚感人和强烈动人这两个方面。挖掘炎陵民歌中真挚感人、强烈动人的情感美,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约瑟夫·康拉德的海洋短篇小说《青春》以富于激情的笔调描述了海洋梦幻般的美丽和凶险,准确地展示了航海者的各种真实体验.作品歌颂了人类面对自然环境依然保持高昂的士气和临危不惧的勇气,再现了自然的美好和壮丽,并在人和自然的积极互动中,进一步反思了人和自然的关系.这正是这部蓝色短篇经典的生态意蕴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意象美学认为,美在意象。但是严格说来,美与意象并非一回事。美是一种价值,它源于人对事物进行的趣味判断;而意象则是一种存在,它是事物对人而言的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意象并非美的本体,美并非只因意象产生。人对一个对象的鉴赏判断,或是针对于意象,或是针对于单纯的形式。所以,美学不能单纯将意象作为研究对象,还要积极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教师为引导,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以团队调查为主要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学习情境和评价倾向等方面都呈现出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特征。把握这些特征,对于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深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美的价值、美的特征、理论家心中的美、传统美的理论、当代美学的审美价值和审美对象等角度对崇高理论的起源和理解都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崇高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古典阶段,古罗马美学家朗吉弩斯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他认为崇高的根本特征是灵魂的"自我超越";第二是现代阶段,以艾迪生、博克和康德的理论最为著名.艾迪生的观点同朗吉弩斯一样.博克认为崇高就是被视觉认为恐惧的东西.康德则发展了合理的崇高理论,使"崇高"代替"优美"成为18、19世纪西方美学的主潮;第三是后现代阶段,以法国哲学家利奥塔的论述最为著名.  相似文献   

16.
美学这门学科的基本出发点,是审美活动,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美.这涉及到一个传统美学如何向现代美学转换的问题.美学研究不能停留在寻找一个好像永恒的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美的定义,而应把审美活动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这是美学学科现代转型的一个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运用音、诗、画等姊妹艺术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想象,从中感受到更多的音乐内涵。使学生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中提高感受、鉴赏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自19世纪以来,由审美向审丑的转向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在现代艺术中,丑不再是美的陪衬,也不再是为了被转化为崇高,而是一个被赋予了更高艺术价值和社会批判功能的艺术表现对象。尼采美学是这次审丑转向的直接理论源头,另外马尔库塞和阿多诺等现代先锋理论家也对它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支撑。现代艺术表现丑绝非出于以丑为美的病态嗜好,而是对艺术作为社会批判者角色的全新认识。关于审美还是审丑的问题,实际上已超出美学领域,成了现代社会的文化政治学。  相似文献   

19.
《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的根本意思是主张不知美之为美,防止由价值歧视导致价值反转。为此,老子重点指出了“美”之恶,庄子又在其基础上大谈“恶”之美,这类思想可称为“非美倾向”。老庄不预设美丑观念来判分万物,不以世人所美为美,反对把单一形态的美立为鹄的来加以追求或齐同天下。由此,他们否定哗嚣之美和齐一的美,肯定异量之美和本色之美,突出内在精神之崇高和人格性情之美。可见,老庄非“美”,是要成就大美之天下。这种思想体现出他们对宇宙全体生命的关怀和独特的审美情调,极大地拓展了中国人的审美视野和审美心胸,并在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领域全方位地奠定了中国美学与艺术的根本面目。  相似文献   

20.
传统人际德育本身存在的缺陷及其低效度,需要在德育过程中加强生态德育的渗透。它可以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忧患与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学会感受自然美、在自然中陶冶情操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提升人际道德境界,培养学生个体卓越精神与能力。生态德育要面向实际生活,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生态实践活动,使其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