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历史上基督教曾四度传入中国,元代的基督教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其传播、 流传之广,是基督教在华史上都是较为少见的。其信徒遍及大江南北,给元代社会生活带来 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盐井天主教史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保罗  泽勇 《西藏研究》2000,(3):51-62
关于西藏的天主教教堂及其信徒鲜有详实的记载。即使论者有片鳞只爪的叙述,也往往与事实有较大出入。比如,1989年王永红先生在《略论天主教在西藏的早期活动》中断言:“天主教尽管在西藏活动了一百多年,但是既没有留下一所教堂,也没有发展起一户永久性的信徒。”①1990年,房建昌先生在《西藏基督教史》中进一步讲道:“目前,伊斯兰在西藏还有清真寺,基督教则完全绝迹了。”②显然,以上二位论者不知道具有百余年历史的盐井天主教堂不仅是目前西藏境内唯一的天主教教堂,而且还有740余人的信徒。本文试就天主教在盐井的传…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家庭教会这种非正式制度层面的宗教场所在广州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由此引发的文化冲突已引起广泛关注。教会内部的"文化调适"亦应得到社会关怀。广州某家庭教会在规劝中国女性维持中非婚姻关系时所做的经文释义,以及教堂内部高度一致的价值取向,重构了部分中国女性信徒男尊女卑的"从夫观"。个案的出现值得引起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4.
就各方面关注的宗教问题,《学习时报》2013年4月22日刊登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答记者问。王作安说,我们一直讲我国有一亿多人信教,这个数字是哪里来的呢?可以说是统计加估计的结果。因为有的统计。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一些,现有天主教信徒550万,教信徒2100万,加起来5000传统宗教,正式皈依的信徒好统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流动人口是基督教在全球传播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在基督教存在的前五个世纪,广泛的人口流动将基督教变成了全球化的信仰。广泛的人口流动在其它主要的世界宗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就基督教来说,流动可能是这种信仰固有的因素。基督教超越罗马帝国成为全球性信仰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含许多不同类型的人口流动。跨国界的领袖们、俘虏、难民和流浪者、商人是人口流动的四种主要类型。虽然,东部教会传教的成功是短暂的,但是东部教会在第一个千年形成的移民传教模式无疑为21世纪的基督教提供了典范。基督教在过去的两三个世纪里再次全球化,基督信仰作为新的中心在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某些地区出现,表明"人口流动"在基督教全球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比以前更加明显。当代基督教的全球化与早期基督教的全球化在发展道路上有很大不同,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即基督教的全球化仍将主要依靠流动者的行动和决策。  相似文献   

6.
世界三大一神教即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关系,构成了西方宗教史上的主线,对欧洲的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中古时期的欧洲为例,分析三大一神教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虽然同根同源,但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渐行渐远,在彼此的对立中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在中古欧洲的制度层面,这三大宗教之间彼此排斥,但由于它们之间有较多的相同之处,在具体的生活层面,又有较密切的接触,因此在信徒个体的层面,也不乏相互转信的个案。这三大宗教在中古欧洲的对立局面,彼此之间相互歧视,造成双方都形成了较深的历史伤痛,这也是今天这三大宗教之间仍然难以友好相处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基层特别是乡村基层的基督教信徒,其信教动机和行为表现经常被视为带有较强的功利性,而城市中文化程度较高的教徒,则被认为信仰素质较高,亦即较少功利性。本文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通过对城乡两地基督教徒群体的个案调查和访谈,从其入教动机和原因、体现信仰的行为方式以及其文化处境等几方面加以比较,在此基础上对该群体“功利性”的判断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秦和平 《民族学刊》2010,1(1):134-144,167-168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大量的资料,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基督教的发展及调适加以认识。文章列举了当时德宏基督教的发展及变化概况,揭示基督教主要在景颇、傈僳两族中传播,以及盈江县教徒最多这两大特点,分析了基督教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概括了基督教积极调适、适应社会主义的主要措施,阐述了政府有关部门从积极引导到依法管理,根据基督教的活动情况,指出以族群名义裂变三自爱国会等是当前德宏基督教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对广西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是一次重大的经济社会变革。它有利于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从整体上带动和提升民族地区发展水平,振兴民族经济,巩固民族团结,保障边疆稳定,同时对广西民族关系的发展也有着巨大影响。要建立和谐民族关系,必须在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时要特别注重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积极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营造民族团结氛围。  相似文献   

10.
藏区现代化过程中宗教世俗化的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现代化发展与宗教世俗化的关系角度,分析和探讨了藏区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宗教世俗化现象。目前,藏区宗教世俗化主要表现在:寺庙功能逐渐趋于多元化,其中一部分功能弱化;藏族信徒的宗教观念日渐淡化。这些变化对藏区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Brief Introduction of Members of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Ethnology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南京是东南沿海城市中回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早在明代就形成了回族伊斯兰文化社区。然而,近年来随着南京最大、最典型的“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拆迁,引起了人们对回族社区的消失与回族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消失,除外界因素外,其内部经济生活方式、社区组织形式、婚姻情况、受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也是其重要原因。实际上,回族社区的保存和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一方面需要政府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另一方面,更需要回族自身的“文化自觉”,通过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汲取优秀文化精华,并不断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而伊斯兰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极其有用的思想工具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重构社会控制体系,完善、加强对社会失范行为的社会控制,是建设当代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任务。壮族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先进理念,为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构建新的社会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以及国家赋予的自治权和立法权,注重从当前壮族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来制定适合壮族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为当代壮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8.
《格萨尔》史诗是藏族牧业文明的代表作,叙述的是关于部落的历史。本文认为,在《格萨尔》史诗产生的早期阶段,尚没有专司史诗演述活动的职业化艺人。作为一种集体记忆,其建构和传承由全体部落成员共同完成。职业或半职业化的《格萨尔》艺人的出现,当是后来藏族地区社会文化生态变迁的产物。集体记忆时代的《格萨尔》史诗,不仅呈现出从历史化向传说化和神话化过渡的文类特征,也具有集体记忆所承载的时空要素及其与群体传承的关联性等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9.
论锡伯族萨满神歌的心理医疗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漫长历史中 ,锡伯族创造了与自身的生产方式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相适应的萨满教 ,并不断发展丰富 ,萨满教成为锡伯族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萨满教延续千百年 ,其主要功能和价值之一是治疗疾病 ,保障氏族的生存繁衍。锡伯族萨满治疗患者是在歌、舞、乐三者浑然一体的场景中 ,即在“跳神”场景中进行的。歌、舞、乐三者是古老时代集体创作的产物。在萨满“跳神”过程中 ,他和助手及众人共同吟唱的神歌 ,对患者产生了心理医疗功能。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设立追诉时效超期适用程序的必要性,论证了该程序适用的条件,并就该程序的内容设计了相应的法律条文,供立法机关将来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