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撒拉族女童教育状况的人类学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撒拉族青少年的教育状况,尤其女童教育状况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一直不容乐观,备受关注。本文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参考先前学者的调查结果,结合当地实际,对新世纪撒拉族女童的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在分析了影响撒拉族女童教育的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后,作者提出少数民族女童的教育状况,不能仅仅凭借学校教育为本来做结论,与家庭教育有关的少数民族"本土文化"教育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特点,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行为管理工作,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根本途径,也是关系到能否贯彻好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方针的大事.对于高校而言,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既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有不可回避的工作难题.本文从认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当前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提高我省少数民族女童教育质量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青海少数民族女童教育质量研究背景的分析 ,提出了青海省女童教育质量研究过程中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回顾和总结近十年来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既有许多成功经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内容的创新研究,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探索,加强对一般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努力构建具有自身特点的、完善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准确把握新时期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工作,是关系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有的放矢地探索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方法和新途径,乃是当前OT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少数民族教育应有多元的发展目标.但现行教育评价标准存在着诸多弊端,背离了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目标.在分析民族心理、民族自身发展和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只有评价标准多元化,才是符合少数民族自身的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7.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多民族聚居,多种经济类型并存,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教育既有一般教育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殊性.解放前新疆少数民族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新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新疆实际,采取各种特殊政策和措施,使新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新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在新疆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女性,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潜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教育,尤其取决于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所受的学校教育,因为这一时期将会为其一生打下基础。然而,在当今世界,女童教育问题远未解决。目前,女童教育是全球发展中国家普及初等教育的主要困难...  相似文献   

9.
方涛  顾玲  许乐  罗平 《民族学刊》2010,1(2):149-152,168
从文化的视野诠释民族地区女童辍学问题是女童教育研究领域的新尝试。笔者运用叙事研究方法,深入羌族地区一个村寨进行了田野考察,尝试从研究对象的生活经历中理解辍学问题,并从经济贫困、文化变迁、文化心理等层面解释民族地区女童辍学的原因。在民族地区社会转型期,我们有必要对包括女童辍学在内的多种教育问题做文化分析,这也是从根本上认识乃至解决当前诸多教育问题的新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少数民族妇女基础教育的重点问题──女童失学与辍学方素梅中国现有1.8亿文盲,70%以上为女性,①而1993年261万失学儿童中,三分之二以上仍为女性。②女童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普及初等教育的主要困难。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女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的现象更...  相似文献   

11.
海南经济特区建设面临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其中,民族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很有必要深化认识、正确处理的问题.其主要理由有如下五点. 第一,海南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在省内既有“人口众多”,又有“地大物博”的双重特点.据1988年底统计,有少数民族10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6.少数民族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第二,海南岛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区,是全省30  相似文献   

12.
试论提高女童教育科研成果普及工作的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童教育是国家“八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实验课题。四年来,在以宁夏教科所为牵头单位的总课题组的领导下,我省研究实验组在民族女童教育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得到了国家教委和社会各方面的高度评价。为使这一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教育实践,省教委作出了《关于推广少数民族女童教育科研成果的决定》,并将此项成果列为“青海省世界银行贷款第三个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主要科研推广项目,在全省20个县普及这一成果。为增强推广普及工作的实效性,这里谈一些粗浅的意见。一、充分认识女童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女童教育…  相似文献   

13.
切洛 《青海民族研究》2002,13(3):112-113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校中的违纪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也是高校学生教育中比较棘手的一个现实问题。作者凭着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认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应采取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心理教育,即“五教”并举的办法,多管齐下,使其违纪现象得到有效的扼止。  相似文献   

14.
10月下旬,本刊记者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采访,偶遇韦爱敬。这是一位刚刚从副县长岗位上退下来的壮族女干部。她曾长期分工主管龙胜的民族和教育工作,尤其对少数民族女童教育倾注了无数心血,其精神感人至深。本刊特约请韦爱敬同志撰写了这篇回顾龙胜开办女童班历程的文章,期望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并能对龙胜的女童教育予以支持。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我们相信各民族的女童会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她们也一定能够为民族地区的富裕文明,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伪满时期,统治者为了泯灭黑龙江省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巩固殖民统治秩序,极力灌输法西斯思想、大肆进行殖民教育.由于黑龙江省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日伪对各少数民族的教育政策也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就伪满时期日伪对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的殖民教育政策的实施及其对黑龙江少数民族的影响作一些梳理和探讨,旨在通过对殖民教育的一个层...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是国家对少数民族实施的教育优惠政策,加分政策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与繁荣,也关系到社会成员对整个教育的心态反映.本文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加分政策对社会心态的影响分析,提出了两点对策建议: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不能完全取决于族别身份,而要按照地域来划分加分对象,排除其他民族对少数民族智力因素的歧视;基于中国实施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有必要在未来的几年内逐步取消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建立形式与内容统一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7.
多元文化教育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公民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是由 5 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 ,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与宗教信仰 ,因此 ,少数民族人民的公民教育便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从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角度思考少数民族公民教育模式 ,探索多元文化基础上的公民培养机制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我国废除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不平等的民族压迫制度,进入了一个各民族平等团结、友爱合作、繁荣发展的新时代,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重大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全国人民中间,以社会主义教育为内容的群众运动正在开展,许多少数民族中也正在进行.我们认为,全国各民族,按照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条件和特点,采取各种形式有分别、有步骤地进行一次社会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和重要的.自从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到来以后,我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基本上实现了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些少数民族的社会政治面貌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另方面,一小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现在虽然还没有进行民主改革或刚完成了民主改革,但是也正在向着社会主义的方向迈进.由于汉族和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社会主义的胜利,民族间的团结获得了新的基础,各族人民间团结友爱和合作互助的关系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改进.  相似文献   

20.
在青海民族地区教育迈向21世纪的改革与发展中,其性别差异问题得以凸现。总体而言,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妇女教育呈极其落后态势,并强烈表现出区域性与民族性重叠交错的特征。以这一特征为切入点,深入认识青海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特有规律,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是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首先,青海民族地区妇女教育的落后,是在空间维度上与经济社会发达地区相比较而得出的结论。1993年,广东省适龄女童入学率为99.35%①。而1996年,青海省农村适龄女童入学率分别为:西宁市96.64%;海东地区94.5%,黄南州53.69%,海北州81.78%,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