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849年德国人雷发巽(1818-1888年)创建第一家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来,经过150多年的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事业已经遍及全世界,成为各国合作金融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国外,农村合作金融法制建设的规范和发展极大地推进了其农村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进步.在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国外农村合作金融法制及其相关建设的发展趋势,对推进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法制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华洋义赈会与民国合作事业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洋义赈会是民国时期由中外人士联合组成的以从事经济活动和社会公共事务为主要工作的社会团体。从 2 0世纪 2 0年代开始 ,该会比较成功地将西方合作制度引入中国农村 ,通过开展信用合作和金融合作 ,为把农民组织起来 ,吸引城市资金流向农村 ,促进一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该会在中国广大农村倡导并推动成立了成千上万的农村合作社 ,成为近代中国农村经济组织转型与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合作农场的出现,提示了一条改造农业经营的新的路径——农村合作运动与家庭农场经营改良相结合——成为近代农业经营模式变迁中的独特现象。在土地权属、小农角色、经营方式、分配方式等各个方面,合作农场经营不同于家庭农场。由于近代中国乡村经济环境的恶化、合作运动推展缺乏制度、经济、技术层面的有效支撑、乡村民众的私有观念以及传统农业经营与土地私有制度的强大惯性等因素的影响,合作运动在改变当时农业经营方面的意义并不明显。探求合作运动与家庭经营的互动,而非取代家庭经营,应是近代合作运动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4.
构建农村信用系统工程、健全农村信用制度对发展农村市场经济、规范农村经营制度和金融制度意义重大,势在必行.农村信用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战略目标工程、主导工程、主体工程、基础工程和战术工程等在内的农村信用系统工程,必须经过长期的、大量的工作才能构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赵泉民 《东方论坛》2008,(4):105-112
20世纪后,为挽救行将崩溃农村经济,在各种行政力量裹胁下,中国乡村掀起了以信用合作社“异常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合作化运动。而合理合作金融制度与健全合作金融体系,是为各类合作社融通资金、减少对金融资本依赖以促进合作效能充分发挥之必须。基于此,人们在反思检讨合作运动缺憾与不足基础上,对中国合作金融制度与体系建设的学理探讨:包括合作金融内涵;体系建设路径、组织体系层级、与农业金融区别和联系、中央合作金库地位及目标等。其中不少论点极富建设性,它对于我们今天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完善乃至于新农村建设仍不失其借鉴意义。这也就是笔者费力将此爬梳出来的原由所在。  相似文献   

6.
金融业开放是一把"双刃剑",我国近代金融业开放的历史告诉我们,虽然近代金融业开放对现代金融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与演进、中国的金融思想、金融制度的转化与质变以及促进中国近代金融市场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加剧了近代中国金融体系风险、迫使中国政府丧失了部分金融主权、影响到了中国的政局变化。以史为鉴,当前中国金融业开放尤其应该注意加强政府在金融业开放中的作用,维护我国金融主权和金融安全,避免金融自由化。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至30年代华洋义赈会农村合作运动的实质,是通过合作社把农民集结为信用团体单位,减少借贷的交易费用,从而把现代银行和国家金融机构吸引到农村的金融活动中来,形成以金融为切入点改良农民经济的模式。这场运动对农村经济起到了有益的作用。但由于借贷的条件所限,义赈会的资金主要为条件相对优越的农民所利用,导致了合作贷款的中农化。当合作社模式被国家政权推广为主要的农业政策时,现代农业金融制度产生了根本的困窘:国家有责任却没有能力向全部农民放贷,无法避免贷款的广义中农化,导致了合作运动最终在中国消失。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形成,农民必然对合作金融制度产生强烈的需求,迫切要求打破原有均衡状态的利益机制而寻求新的制度突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的核心是产权制度创新,改革现行的不合理的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取决于法律制度的保障.文章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存在的法律问题入手,通过分析法律保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的法律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尚缺乏真正面向农户的合作金融.农村合作金融是农户金融合作的结果.农户金融合作是农户在金融市场中为节约交易成本的制度选择,它对农村金融体系具有广泛的基础效应.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必须全面优化农户金融合作的制度环境,为农户金融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农村合作运动是国民政府运用国家权力控制和整合乡村社会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在国家权力的"下沉"过程中,农村合作运动不再是单纯的经济运动,而是国家权力的一种政治体现。农村合作事业从"自下而上"的民间自发倡导演变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国家运动的过程也是国家权力逐渐渗入乡村社会的过程;在四川推行新县制以后,保甲制度逐渐与川省农村合作制度融合在一起,政治目的优先于经济政策,"控制"取代了"自治",国民政府利用农村合作运动来控制川省乡村社会的政治意图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1.
合作金融与农村金融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时期,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之一.就目前我国农村的现状来看,合作金融以其独有的特点,是较为适合的一种制度安排.但在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仅有合作金融之名,却无合作金融之实.农村的经济发展呼唤合作金融,走合作金融的道路,可以更好地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2.
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大力推动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核心是产权制度创新,改革现行不合理的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本文提出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设计了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短期和长期模式。  相似文献   

13.
国民政府基于摆脱经济困境、铲除中共革命根源和作为遗嘱执行人践诺的需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为农民提供一定数量的低息借贷,基本保证了抗战时期军民粮食供应。国民政府农村合作金融主要是通过农村信用社来实现的,并最终形成其在治理结构、业务组织和产权(资金)构成方面的内部治理特征。国民政府将合作运动奉为国策,制定一系列政策法律、成立相关管理机构、建立合作金融体系,促进合作运动的规范化发展。尽管和西方合作金融相比,国民政府时期农村合作金融存在为特权阶层所操控利用等诸多弊端,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借贷格局,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宁夏平罗县大胆开展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贷款,努力破解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民贷款抵押难问题,既拓宽了农村生产的融资渠道,又极大地发挥了土地资源的效益,为有效解决农村贷款融资抵押不足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推进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贷款工作中,应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法规制度框架、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和金融支农的制度安排.探索建立金融支持土地流转的避险屏障,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政策扶持,有效引导信贷资金向农村回流.  相似文献   

15.
目前,经济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研究十分薄弱,地方农村经济尤其如此.笔者对河北定县的近代农村经济进行了较全面、较系统的研究,本文仅是其中的一个侧面.二三十年代定县的农民生活,可视为全国尤其是华北地区农民生活的缩影,对增加人们、特别是青年人深入了解和认识过去的农民生活,是不无裨益的.一、口粮不足民以食为天,口粮是农民的命脉,是农民生活的最低指标.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底农村资金互助社合法化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农村合作金融改革正处于历史性突破的前夜.为更好推进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文章在对农村合作金融存量与增量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进行制度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陷入"存量改革难"①与"增量发展受阻"②的双重困境,并揭示其深层原因;接着,对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取得的基本经验进行总结,并进行理论归纳与梳理,然后把这些经验与理论迁移至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进而提出"农村合作金融增量渐进发展论"这一崭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最后对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1932年6月至1935年8月,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在无锡东部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农村实验,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在经济上,实验主要从指导农事、流通金融、推进合作、提倡副业四个方面着手.三年之内,北夏实验区内经历了一系列经济上的尝试,如推广优良稻麦种、组织农村手工艺传习所、组建生产合作社、进行金融借贷、开办农产品展览会等.实验的参与者们根据每一年的经验,不断调整,以望找出一条适合无锡农村的发展道路,并对近代中国农村社会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8.
“主义”话语与20世纪中国合作经济思潮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的合作经济理念在20世纪上半期以"主义"话语的形式来到中国,并与当时的和谐互助、自由、平等等价值诉求为核心的社会思想相交融,形成了近代中国的合作经济思潮,意欲促成一场社会化的合作运动,推行西方的合作经济制度,改善平民经济,并由此奠定了政府在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但是,经济制度的改变能力是文化信仰历史的一个函数,这一点也就内在地决定了植根于西方"个人主义"土壤当中的合作经济制度,不可能在笃信"集体主义"而个体成员又缺乏自主独立性的中国社会得到很好的生长.合作社组织在20世纪中国的"异化"或多舛命运也足以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和创新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农村金融制度尤其是农村合作金融——农村信用合作社(简称农村信用社或信用社)制度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缺少实质性的变革。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滞后以及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路径相悖,产生了对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及创新的强烈需求。本文拟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并提出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给农村民间金融适度的发展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正规金融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多元化的需要,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农村民间金融及合作基金会为代表的农村非正规金融迅速掘起,对农村弊端丛生的传统金融体系产生了重大的冲击。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在“治理整顿”的呼声中,国家于1999年关闭了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村民间金融受到了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